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交行資管部馬續田出走 僅存業績亮點能否持續待檢驗

  • 發佈時間:2016-03-14 13: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帶領交行資管業務突飛猛進的馬續田,將轉投其他銀行,這對交行整體業績來説是一大考驗

  這兩年, 交通銀行 (以下簡稱“交行”)在轉型財富管理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但就在資管業務蓬勃發展之際,其背後的靈魂人物馬續田卻轉身走了。

  有消息稱,他將前往 中信銀行 擔任資産管理業務中心總經理,其資産管理業務中心總裁的職務將由交行金融市場業務中心總裁涂宏兼任。對此消息交行方面沒有否認。

  馬續田在交行短短三年時間,在他的帶領下,交行資管業務快速發展。去年上半年,交行理財餘額超過1.3萬億元,理財業務規模較年初增長27.55%,增速在國有大行中處於領先位置。目前,交行理財業務規模位居五大行第二,理財數據報送品質在全國居第一。

  其實,交行的業績對於馬續田來説,只不過為其履歷表上添上了一筆亮麗的成績。而對於交行本身來説,這輛高速賓士的火車,如果沒有了駕馭者的領航,他是否會偏離原有的軌跡,甚至放緩發展的速度而停滯不前呢?

  對於上述疑問和擔憂,交行在截稿前尚未給《投資者報》記者相關回應。

   主管銀行資管成績靚麗

  馬續田在銀行資管行業大名鼎鼎。

  2009年7月, 工商銀行 正式成立資産管理部,成為境內首家設立專業化的待客資産管理業務運作機構的銀行,馬續田走馬上任成為副總經理。

  在他的推動下,工商銀行對資産管理的産品進行了大幅調整,體現銀行投資能力的凈值型産品比例開始慢慢提高,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得以持續增長。

  2013年10月,馬續田從工商銀行資産管理部離職,轉投交通銀行新設立的資産管理部(一級部門)出任總經理。隨後,時任工行資産管理部副總經理的羅金輝亦轉投交行,這次,羅金輝也隨馬續田離開了交行。

  2014年,交行開始在業內率先開展事業部制改革探索,原資産管理部改製成資産管理業務中心,馬續田擔任該中心總裁一職。新的交行資管業務中心下設固定收益部、資本市場部、專戶理財部、結構融資部、風險合規部、業務運營部、綜合管理部等。

  在2014年理財事業部改革中,交行建立資産管理業務利潤中心為導向,實行了業務集中化、管理歸口化、人員專業化、考核捆綁化等戰略,有效地推動了理財業務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014年5月,交行理財業務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元。另據2015年三季度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交行人民幣表內外理財産品規模達人民幣1.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8.39%。管理的個人金融資産達人民幣2.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1.75%。

  除了靚麗的數字外,交行在資管業務上也做了一些創新。譬如,交行創新股權投資模式,設立交銀文化基金並成功參與上海首單國企混改——上海文廣(SMG)定向增發項目;設立新型城鎮化發展基金,對接優質基礎設施建設及棚改項目,支援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各地政府改革項目,成功創設交行——匯垠廣州混改專項基金、 魯信創投 引導基金等等。

  還有在産品方面,交行也在推進産品由預期收益型向凈值型轉型,進一步豐富理財業務內涵,包括推出“開新添利”、“私銀睿行”等打新股産品。

  資管成交行的業績亮點

  實際上,相比其他國有銀行,交行的盈利增長狀況一直不佳。

  去年第三季度,交行和中行成為16家上市銀行中僅有的兩家盈利負增長的銀行。從前三季度的盈利來看,交行凈利潤增長也僅有1.01%,甚至有機構預測稱,2015年交行的盈利不足1%。

  交行盈利增長下滑主要源於降息和利率市場化帶來凈息差大幅下降,去年第三季度的凈息差降到2.24%,同比下降了0.16個百分點。

  相對於整體盈利能力的下滑,交行的資産管理業務成為財務報表中為數不多的亮點。

  據該行去年三季報數據顯示,交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274.28億元,同比增長19.34%,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同比達18.66%,同比提升1.73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交行資産託管規模達24050.65億元,較年初增長11.75%。人民幣表內外理財産品規模達1.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8.39%。

  另據Wind數據顯示,2015年,交行發行的銀行理財産品數量高達8104隻,市場佔比高達10.28%,遙遙領先於第二名的 建設銀行 ,建行發行了3886隻産品。而此前,我國銀行理財市場的龍頭老大長期以來都是被建設銀行所佔據。直到2015年,交行奮起直追。進入2016年,交行發行産品的數量仍然高居榜首,一直沒有放慢速度。

  交行在業績報告會上,也多次稱,該行確立了以資産管理業務為抓手的戰略,打造國內第一財富管理銀行的目標定位,加快業務創新和渠道優化,有效吸引行外客戶和資金,開闢銀行客戶、機構客戶、網際網路金融客戶和境外人民幣客戶四大新市場。

  其實,在馬續田一手打造下,相比眾多銀行的資産管理業務,交行的競爭力顯然更強,只不過,在馬續田離職後,交行資管能否繼續有條不紊地前行,能否繼續保持行業優勢,還有待時間檢驗。

   財富管理大有可為

  據説,馬續田新的一站是中信銀行資産管理業務中心總經理,對此,中信銀行對外沒有否認這個消息。

  據了解,中信銀行目前正在籌建資産管理業務中心,也要走事業部制的管理,包括實行公司化運作,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等。

  在馬續田看來,從銀行業發展趨勢看,隨著中國利率市場化的快速推進,資産管理業務有望成為商業銀行轉型的核心,並將成為推動銀行經營轉型的決定性力量。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銀行理財資金投資資産餘額突破20萬億大關,共有426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産品,理財産品數量達到60879隻,理財資金賬面餘額23.50萬億元,較2014年底增加8.48萬億元,增幅為56.46%。

  馬續田表示,如果按照國際市場理財業務創造的平均1%左右的中間業務收入比率測算,加上每年5%的利潤增長水準測算,由理財創造的中間業務收入將在銀行業未來利潤佔比中超過40%,從而有力地支撐銀行業的經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馬續田提出,過去30多年來, 中國銀行 業的發展策略主要採用了資産負債表擴張的策略,就是我們熟悉的“拉存款—放貸款—增利潤”的模式。這跟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高速成長大背景是密切相關的,無論是客戶的存款,還是客戶的貸款需求都非常巨大,所以支撐了中國銀行業30多年的高速成長。

  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過去高速增長的外部環境突然變了,經濟下行,風險集中爆發,所以資産負債表擴張的戰略已經走到盡頭了,如何彌補這個短板,我們認為只有資産管理。”他曾經説道。

  “去年銀行理財業務無論是規模,還是收益都保持40%以上的增長。這個行業足以支撐中國銀行業在資産負債表下突然失效、缺乏新增長來源之時,彌補傳統銀行收入的短板。”馬續田曾在交行博士後工作站成立十週年論壇暨安徽省分行博士後基地掛牌儀式上如此評價財富管理的前景。

  在馬續田看來,財富管理業務大有可為,他分析稱,“現在銀行業買銀行理財産品的個人客戶大概只有6000萬,覆蓋率僅為10%,與國外市場一般50%~60%的覆蓋率相比,中國的空間還很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