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入籃對銀行業提出新要求

  • 發佈時間:2015-12-10 01:55:16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余雪菲  責任編輯:劉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日前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進入一個新階段。同時,對於國內銀行業也提出新要求。

  人民幣入籃,對於銀行業的影響,從業務方面看,中國銀行業在全球人民幣清算和結算以及人民幣貿易融資業務量將會增加。同時,未來國際投資者及儲備管理人會逐步將資産分散投放到人民幣資産上,全球央行可以用儲備投資的1%配置人民幣資産。渣打預期,來自全球央行的流入在2016年將會達到850億至1250億美元,至2020年底,將會有最少5%的全球儲備以人民幣計價。

  從監管方面來看,人民幣入籃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未來將削弱監管層對金融市場的管控,同時監管層將繼續推進金融改革並建立一個自由、公開的金融市場,外資銀行、民營銀行也會在金融市場中有更多施展空間。中資銀行競爭壓力將逐漸加大。

  未來中國銀行業不僅要面對經濟下行,經濟結構調整等複雜的國內局面,還需應對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國外經濟金融波動。國際化進程越深入,這種聯動性越緊密,受到的波及越明顯。中國銀行業近些年來也加速國際化佈局,用全球化視野發展。

  中國銀行業業務的全球化需要銀行提高風險管理。眾所週知,離岸人民幣業務涉及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對於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都是挑戰。此外,銀行也面臨著與跨境産品、外幣資産或負債頭寸定價相關的市場風險。銀行等金融機構應提高風險管理水準,強化資本約束和流動性管理。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不斷開放,商業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同質化嚴重,缺乏獨創性。也要求商業銀行加大人民幣相關産品和服務創新力度,以滿足境內外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如果還是走著同質化金融服務的老路,必然被市場“拋棄”。

  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商業銀行在市場細分領域,找準自身市場定位,穩定客戶群。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同時,要提升自身定價能力,重視風險防控。未來還需逐步提升中間業務比重。國際上商業銀行的中間收入一般佔總收入的40%-50%,有的銀行佔比甚至超過70%,而我國中間業務發展較晚,大部分國內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佔比約為10%,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