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謹慎 不良入池尚需時間

  • 發佈時間:2015-06-05 01:43: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銀監會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9825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399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39%,較上季末上升0.15個百分點。面對不良貸款的攀升,不少銀行都對不良貸款證券化興趣濃厚,尤其是對傳統行業的貸款。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開展不良貸款的資産證券化,能夠拓寬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貸款的渠道,加快不良貸款處置速度,有利於提高商業銀行資産品質。此前,商業銀行通常會把不良貸款打包處理給資産管理公司,未來隨著資産證券化市場透明度更高、流程更規範,商業銀行會樂於在這個市場上處理不良資産。在市場化條件下,證券化是處置不良資産的有效途徑之一。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認為,一方面監管上對於不良資産證券化的風險仍然存在疑慮,另一方面在資訊披露還並不充分的當下,不良資産的證券化産品對於不少投資者還難以接受(即便是有著充分信用支援的優先A檔),尤其是風險控制比較嚴格的機構。“在資訊披露並不完善和透明的情況下,當前買賣雙方在資訊上不對稱。而投資者的投資能力、風險承擔能力以及投資理念還沒有達到的情況下,將不良資産進行資産證券化的路還比較遠。”上述銀行從業人士認為。

  連平表示,信披制度的完善和落實是不良資産證券化的基石。其信披內容至少應包括參與機構、交易條款、歷史數據以及基礎資産篩選標準等方面的資訊。而同時諸如道德風險、基礎資産風險、隔離風險、虛假轉移風險等一些潛在風險應早防範。此外,資産證券化發行的流程應該進一步便利、簡化,同時不斷增加市場參與主體。除了商業銀行,應該鼓勵資産管理公司等非銀金融機構參與進來,如此市場需求也能更加多元化,從而降低發行成本。引進外資機構和資金參與,有助於提高我國資産證券化市場的交易水準和風險管理水準。

  “對於不良資産的入池,我們在做業務與銀行的交流中發現,銀行還是非常謹慎的。”上述評級機構人士告訴記者,在審批制下,資産的入池與否事實上是由監管部門在把控著,在這種環境下,不可能將不良資産放入其中。現在隨著註冊制的推行,核心轉在資訊披露上,在資産入池上將慢慢交由市場,不良資産的入池是可期待的。不過,目前資産證券化對於很多銀行來説尚屬新業務,出於在市場上的聲譽考慮,銀行自己也不會輕易將不良資産放入其中,所以不良資産是否入池仍需要時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