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多不告知轉存利率低於掛牌利率 有損儲戶收益

  • 發佈時間:2015-03-31 08:23: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儲戶蒙在鼓裏 銀行不問不説 銀行多不告知“轉存利率”低於掛牌利率

  國有四大銀行在定期轉存時只為儲戶提供央行所規定的基礎利率,並不執行上浮後的掛牌利率,儲戶會損失高達30%的上浮利率收益

  你的定期存款利率可能低於同期銀行網點的掛牌利率兩至三成——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證券日報》記者近日在調查走訪中發現的情況,而“低息陷阱”的幕後“元兇”是一項一直以來很常見、且初衷為方便儲戶的業務——定期轉存。

  所謂“定期轉存”業務,是指儲戶手中持有的定期存款在到期後如果不提取,將會繼續存在銀行並自動按定期存款收穫利息。《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銀行調查發現,部分銀行在為儲戶提供“定期轉存”服務中,如果儲戶到期轉存前遭遇降息,那麼定期存款轉存時只能按最新的央行基準利率計算利息,而銀行對其餘儲戶承諾的或掛牌的最高上浮30%的額度,則並不能直接享受。

  《證券日報》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多家銀行大堂經理只表示確實提供定期轉存業務,但對轉存遭遇降息後是按基準利率還是按該行掛牌利率計息,均未主動説明告知。只有當記者不停的追問後,他們才進行了回答,甚至一些大堂經理和櫃檯人員自己竟也對相關情況不了解。也就是説,如果普通儲戶不甚了解其中隱藏的奧秘,在銀行不主動説明的情況下,只能吃到利息“被黑”的啞巴虧。

  “定期轉存後是按掛牌利率還是基準利率計息,這直接關係到儲戶的利益,銀行人員在儲戶辦理此業務時應做到充分告知,提示儲戶了解到相關約定,避免儲戶的存款收益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失。”銀聯信總經理符文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你的利息可能被“轉少”了

  雖然近年來在銀行理財産品及網際網路金融的熱潮下,銀行定期存款這種收益完全取決於利率的儲蓄方式已顯示出一定程度上被邊緣化的態勢,但仍有相當比例的家庭(特別是老年儲戶為主的家庭)仍擁有部分定期存款。而銀行為該類儲戶所提供的定期轉存業務,將到期存款直接順延,這對於無暇顧及到期時間的儲戶來説,無疑是一種方便快捷的服務方式。

  《證券日報》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各家銀行均推出了此項業務,有銀行將定期存款直接默認設定為定期轉存方式,有的銀行則要求只要儲戶自己在開設賬戶時勾選這一選項即可。然而這種看似“貼心”的服務,如今卻恰恰因為某些銀行的“巧妙”設計讓大意的儲戶不知不覺落入“陷阱”,並損失一部分自身應得的收益。

  眾所週知,商業銀行給出的存款利息,除了央行公佈的基礎利率外,還包括銀行自身上浮的部分,該部分由各家銀行自行決定,目前上浮空間上限為基準利率的30%。

  然而,某些銀行在儲戶開通定期存款時,給出的是掛牌利率,但是該筆存款到期自動轉存時,卻只付給儲戶央行所規定的基準利率。

  日前,《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包括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及城商行在內的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這一情況並非是個別現象。定期轉存時只給儲戶按照基準利率計息的情況在國有大行中更是常見。

  在某國有銀行網點,大堂經理在回答《證券日報》記者暗訪提問時表示,目前該銀行確實可為儲戶辦理定期轉存業務,儲戶只需選擇此項即可生效,對於利率計算有何特殊規定則只字不提。但當被追問轉存時如果遇到降息如何給付利息時,該人士才告訴記者,遇到此種情況,目前銀行執行的是按基準利率給付,並不包含上浮部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