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恒豐:對銀行理財業務進行子公司改革試點的解讀

  • 發佈時間:2015-03-20 08:51:01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婁麗麗  責任編輯:郭偉瑩

  1、目前銀行理財業務子公司制改革主要存在哪些阻礙與難點?

  根據《中國銀監會關於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監發〔2014〕35號)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按照單獨核算、風險隔離、行為規範、歸口管理等要求開展理財業務事業部制改革,設立專門的理財業務經營部門,負責集中統一經營管理全行理財業務,並於2014年9月底前完成理財業務事業部制改革。目前,許多銀行已按照監管要求,完成理財業務事業部改革工作。恒豐銀行也于2014年9月成立資産管理事業部,負責統一管理全行資産管理業務。

  目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已初步實現獨立考核、清算、核算,分拆建立理財業務子公司,在業務層面阻力較小,最大的難點在於(1)法律政策方面的阻礙。按照現有《商業銀行法》規定,若無國務院審批,商業銀行不能投資非銀機構,因此現階段商業銀行尚不能實現分拆資産獨立成立子公司;(2)理財業務從行內部門轉移到行外子公司,業務協同和職責定位會進行重新調整,市場化程度更高。

  近年來,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的不斷發展壯大,監管機構有意放鬆相關規定推動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向資産管理業務轉型,推動商業銀行業務板塊和條線子公司改革試點。2014年12月,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15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上曾表示,探索部分業務板塊和條線子公司制改革。我們預期理財業務等商業銀行運作相對成熟的業務板塊將是改革重要方向。

  2、去年銀監會發文督促理財事業部改革,仍有許多銀行仍未落實,現在又研究子公司制,這對銀行究竟會造成哪些影響?

  據我們了解,銀監發〔2014〕35號文印發以來,雖然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開展流程與組織架構搭完善尚需時間,但商業銀行普遍予以高度重視,針對理財業務已基本建立了一個專門部門進行管理。按照銀監發〔2014〕35號文要求,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已初步實現獨立考核、單獨建賬、專業管理和風險隔離,建立理財業務子公司後將進一步強化上述監管要求,在組織架構和公司治理體系上加以保障。

  建立理財獨立子公司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在於:一是建立理財獨立子公司後,需要和銀行其他部門進行資源共用和協同、不同條線之間的協作和定價面臨市場化方向的調整,類似于商業銀行的金融租賃公司或基金公司,。二是真正隔離了商業銀行實現理財業務與自營業務風險。商業銀行理財事業部的人、財、物權只是相對獨立,從金融監管、風險防範的角度,獨立子公司的破産隔離、風險隔離等更明確,三是資産管理的經營方向和業務定位更為清晰,公司將圍繞客戶資産管理需求,更為專注于提升運營效率,提高專業投資能力,拓展綜合渠道建設。

  3、子公司改革會對老百姓理財及理財市場有哪些影響?

  隨著主要商業銀行完成理財業務事業部制架構搭建,並在具體業務開展過程中不斷完善最終成為獨立子公司,那麼其影響將有:

  從公司本身來説,一旦實現子公司改革,理財業務市場化水準將有所提升,業務運作機制等方面都將擺脫既有約束,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公司將更為專注于提高投資管理能力,建立資産管理品牌,為客戶提高理財收益,豐富理財産品,積極主動滿足客戶的理財需求,通過服務下沉和渠道優化來提高公司的市場份額。

  從理財市場和理財産品來説,雖然預期收益率産品將繼續發展,但凈值型理財産品、項目類産品(股權類産品)將成為理財市場下一步發展重點,資産管理行業之間的競爭將推動産品類型更為豐富,産品使用(募集贖回等)更為優化,資訊披露更為透明全面。理財業務子公司改革有利於推動理財業務回歸代客理財本質明度進一步提升,通過投資者教育提高金融消費者對理財産品性質的認知能力和對風險的識別能力,逐步打破銀行體系下的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真正實現“買者自負、賣者有責”,進一步實現理財産品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