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站到了“資産主導”選擇關口
- 發佈時間:2015-03-19 08:28:4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商業銀行從“負債(存款)主導”向“資産(信貸)主導”轉化,是我國融資市場“貨幣→信貸”轉化效應的內在和必然要求。在轉化過程中,必定會遭遇內部原有機制的強力鉗制,外部環境條件的多重約束,需要以創新為動力、以差異化為特質、以協同性為手段、以風險管控為根本,咬定目標,不畏艱難,腳踏實地,持續堅持。因為,這一環節完成的過程長短、品質高低,既事關商業銀行的眼前發展,又事關我國經濟的行穩致遠、長治久安。
在“寬貨幣”(M2總量全球第一)環境下卻難以形成“寬信貸”,正成為當下我國貨幣政策管理當局及市場各類參與者共同糾結的問題。未來經濟運作主要風險,究竟“通脹”還是“通滯”,市場還在激烈爭論中。
從市場基本邏輯來分析,在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前提下,貨幣(M2)多,必然仲介實體物質價值量大,形成物價上漲壓力,進入“通脹”通道。反之,則進入“通滯”通道。筆者認為,我國經濟中貨幣“多而不脹”與“多而反滯”(物價整體水準持續走低)的現象,雖有多種成因,但貨幣仲介實體相對價值量不足和絕對價值量不夠,是這一反常現象的本質與根本。貨幣傳導機制存在程度不同的“斷層”與“斷裂”,形成“貨幣空轉”、“貨幣虛轉”和“貨幣假轉”,導致了貨幣基礎功能衰變,“貨幣→信貸”轉化效應整體弱化。這種狀況,與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經營環境和經營屬性密切相關。
改革開放36年來,我國商業銀行以“負債(存款)主導”為經營主流模式,即全部業務的起點、過程、目標和結果,圍繞負債(存款)的增長,“以存定貸”和“以貸攬存”是這一模式下的兩大動力支柱。商業銀行在這一模式引導下的經營,基本契合我國經濟轉型中全社會儲蓄率整體上升、資金分配方式市場化轉化及企業類別(存、貸款主體)多元化加快的新變化與大趨勢,推動了商業銀行的快速發展,使我國金融總資産跨越120萬億元大關,成為全球第一大“金融體”。但這种經營模式也生長出一種危險,隱藏著一種威脅,那就是其業務發展中伴生的“壟斷性”和“同質化”,從內生性、體制性和路徑性上,形成了對“貨幣→信貸”轉化效應的巨大阻力。
“壟斷性”是指,從表像上看,商業銀行負債(存款)業務競爭十分激烈甚至慘烈。但由於市場主體與參與對象的政策性管控,本質上體現的是壟斷保護下的不充分競爭,不僅資金價格的外化比較水準被扭曲,而且資金價值的內在均衡關係被破壞。通常,商業銀行在壟斷經營下取得的負債業務,其資金成本總是低於市場均衡條件下的價格水準。這就産生了十分可怕的後果:商業銀行從負債業務端獲取的“貨幣”,在價格扭曲和價值破壞的作用下,並不以“信貸”資産為主體內容和形式,轉化並投向實體經濟,而蛻變成各類名目繁多的“非信貸資産”。因為,幾乎任何一項“非信貸資産”業務(近年來興起的各類通道業務)的收益均高於負債(存款)的業務成本,而且潛在風險程度還大大低於信貸資産類業務。這種業務過程價值約束和價格主導的倒置甚至混亂,遂使“貨幣→信貸”的轉化效應被壟斷經營的顯性與隱性力量限制甚至扼殺。從這一層意義上説,實體經濟的“融資難、融資貴”現象,其實是商業銀行“負債(存款)主導”模式下市場資金價格扭曲的結果。
“同質化”的主要表現是,商業銀行業務合作的內容選擇,缺少客戶規模大小之分;合作領域確定,缺少行業成熟的高低之異;合作方式安排,缺少市場風險強弱之別;合作價值回報,缺少發展潛力好壞之鑒等。企業獲取信貸資金,往往缺乏必要的“市場基礎”、“價值比較”、“成長潛力”和“風險溢價”規則與原則的約束,由單一或偶發的市場因素來影響和決定。商業銀行信貸資源在這種“泛選擇”中,被“低效化、粗放化、非層次化甚至不公正化”,並落入看似多選擇而實際上無選擇的困局。更關鍵的是,這一背後隱藏的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在趨勢性弱化,以及金融資源對於實體經濟“融合性”功能斷崖式、過敏式衰減。不僅發現、選擇、合作和管理客戶的水準下降,而且患上了“大客戶”和“老客戶”的依賴症,並形成對於其他客戶貸款資源的擠出效應。這就從前提和基礎上,掣肘、削弱和限制了“貨幣→信貸”轉化效應的有效發揮。
從“負債(存款)主導”向“資産(信貸)主導”的轉化,商業銀行已來到了新選擇的歷史關口,這是我國融資市場“貨幣→信貸”轉化效應的內在和必然要求。這一環節完成的過程長短、品質高低,既事關商業銀行的眼前發展,又事關我國經濟的行穩致遠、長治久安。
隨著利率市場化步伐的加快,多種金融主體的涌現,商業銀行負債(存款)業務的壟斷經營將被迅速打破,負債業務成本與資産業務收益均衡的市場化過程將加快,以低成本負債對應高收益資産(非信貸)業務的現象不太可能存在。這種負債成本整體水準的上升,將倒逼商業銀行選擇體現風險管理能力的資産(信貸)業務來平衡資源配置,“資産(信貸)主導”由此成為商業銀行必然選。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商業銀行要實現從發展業務到發展客戶的轉變,實現從規模增長到品質增長的轉變,實現從個體化成長到社會化成長的轉變,真正做到“減速不減勢、提質又增效”,其支撐點、動力點和落腳點,最終必然體現在做強資産(信貸)業務的方向上,體現在分層次合作不同狀態的資産業務客戶上,體現在多樣化資産業務産品的運用上,體現在提升風險綜合管理的能力上。
商業銀行經營向“資産(信貸)主導”的轉化過程,不僅是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效率提升過程。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全社會、全市場和全環節風險控制綜合能力的基礎上,完成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開放性、經濟性和互動性“共振”。一方面,商業銀行資産業務規模與類別,要充分適應市場新業態、新産業、新領域和新經濟成分的變化需求,滿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需要,做到充分耦合,動態調整,互為促進。另一方面,在實體經濟發展中,客觀形成的需求實際與現實格局,應有利於金融資産業務的結構優化、創新探索、基礎夯實與發展空間擴展,並以金融資源的導向,促進實體經濟方向的正確和結構的優化,以使資源共用,風險共擔,共同成長。
商業銀行向“資産(信貸)主導”的轉化過程,必定會遭遇內部原有機制的強力鉗制,以及外部環境條件的多重約束,是一個艱難與痛苦的過程。需要以創新為動力、以差異化為特質、以協同性為手段、以風險管控為根本和以提升實體經濟內在品質為目的,咬定目標,不畏艱難,腳踏實地,持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