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四問網際網路銀行攪局者還是陪玩者

  • 發佈時間:2015-01-19 01:29:48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有人説,微眾銀行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將引領中國網際網路銀行的浪潮,也必將攪局整個傳統的金融行業。但也有人説,網際網路銀行或許只是噱頭,最終將只是個“陪玩者”而非“攪局者”。

  爭論一

  沒有線下網點是優勢還是劣勢?

  微眾銀行在上線之前就向外界透露,要做一個沒有線下網點的網際網路銀行。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其優勢所在,在網際網路時代,網點並非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但也有人持不同態度。

  眾所週知,近年來傳統銀行業在逐漸削減線下網點,曾經的“利潤要地”隨著房地産價格的高企,讓銀行承受著鉅額的成本壓力,逐漸淪為銀行業發展的包袱。

  易觀國際分析師馬韜表示,沒有銀行網點可以降低銀行成本,節約下來的成本可以補貼給銀行客戶,“比如客戶可以得到更高的存款或理財利率和更低的貸款利率,這對客戶積累大有好處,對投資者而言,也是利好。”

  馬韜認為,只要産品設計合理且完善,沒有線下網點並非是缺陷。“網際網路銀行推出的産品,必定與傳統銀行産品有所不同,實際上,傳統銀行推出的非標産品的轉化的確是依靠網點來辦理,但如支付寶和招財寶這種産品,即便沒有網點,也會有不少客戶購買,會得到不少網際網路愛好者的青睞。”

  不過,在融360聯合創始人葉大清看來,一個線下網點都不留,並非最佳選擇。他説,“純線上模式風險不小,發展到後期會發現,沒有網點將成為劣勢。”葉大清説,未來網際網路銀行可能也要線上下購買網點,因為線上下不僅要做風險控制也要做客戶服務。最終,網際網路銀行也將有線下網點,而傳統銀行也將開設線上服務,最終殊途同歸。

  此外,對於沒有線下網點而被詬病客源難尋的話題,麥肯錫公司近日發佈的2014中國個人金融服務調研報告顯示,逾七成中國消費者未來考慮開立純網際網路銀行賬戶,近七成人願意將純網際網路銀行作為其主要銀行。

  爭論三

  銀行牌照是法寶還是雞肋?

  微眾銀行是首家試營業的民營銀行,也是全國第一家網際網路銀行,在業界被寄予很高的期許。但銀行牌照對於微眾銀行而言,是法寶還是雞肋,還是未知數。

  有評論指出,微眾銀行目前還不是全牌照的銀行,業務受限,因此短期內只能以少數的幾個産品和關聯的業務為主,缺乏一個更為綜合的銀行內生和資源調劑能力。

  “還有就是監管。”一位經濟評論員坦言,如果網際網路銀行獲得銀行牌照,就意味著要接受嚴格的監管,業務開展起來反而會束手束腳,銀行牌照倒是將會變成雞肋。

  不過,支援者們認為這將是中國金融改革的一個創舉。葉大清向北京晨報記者透露,網際網路金融牌照與傳統銀行牌照有所差別,其一是不能吸儲,要通過其他方式來獲得資金;其二是在放貸方面,網際網路銀行可以做到全國放貸,而現在傳統銀行不能跨地域放貸。

  “網際網路銀行在這個方面就很有優勢。”葉大清説,中國需要網際網路銀行牌照,網際網路金融能夠做到普惠金融,可以服務到邊遠地區,服務到一些以往服務不到的人群,比方説農民、學生。

  此外,易觀國際分析師馬韜認為,即便是監管可能更加嚴苛,但有了銀行牌照,做金融業務才名正言順和更加正規。“這不僅有助於業務規模的提升,很多情況下,銀行牌照也能讓業務更加規範,對用戶來説也是利好。”

  爭論二

  大數據是致勝利器還是風險所在?

  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自網際網路金融不斷升溫,大數據的概念也逐漸變成了時尚與萬能的代名詞。但對於大數據的爭論卻一直沒有停歇過。有人説它是未來的大趨勢,是破解中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利器;但也有人認為,現在的大數據是個偽概念,説得多做得少,風險也不小。

  葉大清直言不諱,儘管大數據概念火爆,但實際作用卻相差甚遠,“微眾銀行更多是基於社交數據、QQ瀏覽器等網際網路數據,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風控方面的數據。”

  葉大清舉例説,有人借錢不還在銀行已經成為劣質用戶,信用有了污點。但同時,這個人在阿裏的消費金額很多,買的都是高檔手機、包包。騰訊的數據又看到,這個人交的朋友都是土豪。這樣,阿裏、騰訊就可能給這個人貸款,不過,風險也就隨之而來。

  但無人否認的是,大數據是未來的大趨勢。中國小額信貸之父杜曉山認為,完善的徵信系統是解決中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關鍵所在,其中不僅包括央行的徵信體系、工商資訊,也包括了網際網路上的大數據。

  葉大清認為,大數據時代應該做一個開放平臺,將所有數據打通,才能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大數據時代”。

  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相關人士也曾向北京晨報記者表示,未來大數據將都是開源的,但如何才能夠從大數據中分析出想要的資訊才是未來的強者。

  如今央行已經將騰訊、阿裏旗下徵信公司等8家徵信公司納入央行徵信系統,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對於網際網路銀行而言在風控上是個極大的利好。

  爭論四

  撼動銀行業是理想還是幻想?

  微眾銀行真能撼動傳統銀行嗎?業界眾口不一。

  對於網際網路民營銀行,傳統銀行並不以為是威脅。此前多位銀行高管曾表示,民營銀行想要站穩腳跟並非易事:更加嚴格的監管,沒有經驗的團隊,想要攪動傳統銀行業,恐怕只是班門弄斧。且目前銀行業也都在努力嘗試依託網際網路的新模式,網際網路銀行未必就能佔到先機。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無需擔保、無需抵押,不出家門幾分鐘就能輕鬆貸款的網貸模式,或將引領一輪小額貸款高潮。在騰訊的攪局下,可以預見,小額信貸領域的競爭將更為激烈,格局將生變。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則認為,網路銀行與傳統銀行將會形成競合關係,微眾銀行可以獲取巨量用戶,傳統銀行有業已形成的交易場所和應用場景,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

  葉大清也認為,銀行的網際網路化和網際網路公司的銀行化,最終會殊途同歸,“我們不應低估銀行業創新的速度和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