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存貸比監管紅線謝幕 減少季末存貸大騰挪

  • 發佈時間:2015-06-25 07: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沿用20年的《商業銀行法》迎來大修,而防止商業銀行信貸過度擴張的存貸比監管紅線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據悉,此次修訂僅涉及存貸比單一條款的修訂,經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後就會生效,最快7月實施。

  國務院刪除存貸比條款

  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刪除了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這有利於完善金融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機構擴大“三農”、小微企業等貸款的能力。

  其實,取消存貸比指標的呼聲由來已久,雖然銀監會通過日均存貸比監管、放寬存貸比分子分母、允許中小銀行適當突破存貸比等方式放鬆存貸比監管,緩解商業銀行月末季末突擊攬儲的窘境,但一直都沒有取消75%的存貸比監管紅線。

  所謂存貸比指標,指的是“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也就是銀行每吸收100元存款最多可以貸出去75元。這一措施最早是1994年央行對部分股份制銀行推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試點時提出的,1995年,存貸比指標被寫入《商業銀行法》正式確定下來。在《商業銀行法》實施之初,存貸比可以説是一項簡單並且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但20年來,我國金融市場有了極大發展,股市、基金、黃金、信託、網際網路金融等投資渠道快速發展,存貸比監管的弊端日益顯現。作為一項監管指標,存貸比一直是銀行不敢逾越的雷區,由此也催生了存款衝時點、違規攬儲、金融掮客等亂象。但在網際網路金融、股市火爆的背景下,存款逃離銀行的趨勢仍難以逆轉。

  減少季末存貸大騰挪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取消存貸比監管紅線並不意味著監管層大撒把,郭田勇表示,銀監會依然可以根據不同形勢下的經濟需要,對存貸比比例進行靈活調整。

  同時,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研究員鐘華表示,這宣告“存貸比”作為銀行信貸投放額度的監管工具成為歷史,將直接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能力,進而有助於促進中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存貸比作為信貸投放額度監管指標的取消,既順應國際慣例的要求,也符合在信用貨幣環境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産擴張驅動負債增加的基本邏輯。因此,存貸比取消為銀行信貸投放開了“正門”,也將會減少因為滿足存貸比監管而帶來季末存貸大騰挪現象,進而有助於減少中國金融市場不必要的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存貸比指標雖然被刪除,但並沒有完全消失,而是轉為監測指標。“流動性覆蓋率等更為完備流動性指標引入,存貸比對於銀行資産端運作限制性愈發明顯,去年亦做了相關修訂,存貸比由監管指標轉為監測指標,順理成章。”民生證券相關分析師指出。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各家上市銀行年報發現,多家上市銀行存貸比已突破70%,包括交通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等9家,其中,交通銀行和浦發銀行存貸比達到74.07%和74.33%,距離75%的監管紅線近在咫尺。所以,華泰銀行相關分析師還認為,信貸資産端經營主要受信貸額度、資本金、存貸比等限制,存貸比若取消,將解除銀行頭頂緊箍咒,緩解銀行攬存壓力,部分精力由吸儲轉移至資産管理、存量盤活等未來藍海領域。資産端經營靈活性增加,負債端存款成本降低,利好銀行中長期發展。

  信貸投放不會明顯擴大

  存貸比誕生的初衷就是防止商業銀行信貸高速擴展,如果這一指標取消,會否讓商業銀行再次走上信貸擴張的老路?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存貸比的放開並不意味著銀行會明顯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銀行貸款業務對資本的消耗很大,資本充足率的約束尚未破除,因此目前許多銀行業正在向中間業務、綜合化經營轉型。另外,監管機構正在將社會融資規模由間接融資轉為直接融資,銀行的貸款規模同時也要在央行合意貸款規模的範圍內,因此,存貸比監管的變化不會導致貸款規模的大幅攀升。

  而鐘華認為,銀行信貸投放還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存貸比”也仍然會作為流動性監測指標,但總體上,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存貸比整體水準將會提高,並會隨著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水準下調而走升。目前美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存貸比在75%左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慶分析道,資産負債比例管理,是商業銀行自己來決定的事情,每家銀行都會有不同的存貸比。這意味著銀行自己來確定這一指標,監管機構仍然具有約束銀行行為的責任。不排除有銀行流動性管理失敗的情況,監管機構仍然有干預的權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