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員工卷款流失的是銀行信用
- 發佈時間:2015-06-11 02:32:09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 金融觀察
脫離銀行的資金仍然傍附著銀行的信用,銀行承擔的風險不僅沒減少,而越來越大,越來越脫離銀行的控制。蘇瑜案不過是這一現象的極端體現。
“興業銀行北海分行高管卷款30億元潛逃”一事仍然在持續發酵。但截至今日新京報的報道,警方仍在調查之中。本案更多的細節還沒有披露,銀行是否有責任、有多大責任,還很難判斷。但已知案情透露出來的資訊已經足夠令我們警惕。
首先是網傳蘇瑜借工作便利,誘使興業銀行的2000多個重大客戶上當受騙,涉案金額高達30多億(報案額11.6億),興業銀行此前並未發現,內部操作風險控制完全失靈,令人震驚。其次,這些人借款的時候,沒有簽署興業銀行的借款合同。
從這些借款金額上來看,涉案的受害者都不算窮人,有起碼的生活閱歷,微信朋友圈和官方新聞報道的防範詐騙提醒看的應該也不少,他們僅憑蘇瑜是興業銀行的員工,就通過非官方渠道借出這麼多錢,恐怕不僅僅是看重高息。
説到底,還是銀行擁有的國家信用在起作用。早先大家認為銀行的存款是高枕無憂的、銀行理財是沒風險的,前幾年發展到銀行作為仲介的委託貸款是沒風險的、銀行推薦給客戶的信託産品是沒風險的。當這種印象在大眾的意識裏根深蒂固的時候,銀行員工就代替了銀行,銀行員工推薦儲戶存款換保險、推薦過橋貸自然也是沒風險的。近幾年銀行存款丟失、華夏銀行捲入理財産品違約事件都是這種思維的結果。
這種現象的形成,固然有儲戶自身的原因,但根本責任還是在銀行和監管機構。本案中,興業銀行發生如此之大的事件,仍然是不聲張、不主動披露。此前工商銀行捲入的中誠信託“誠至金開2號”信託計劃延期兌付事件,最後也是以山西省、中誠信託和工行兜底而告終。為何興業銀行不願聲張、工行要剛性兌付?因為誰都承擔不起“銀行有風險”這幾個字,也正是在此思維的驅動下,蘇瑜才有作案的機會。
也正是因為銀行有隱性的國家信用擔保,在金融市場化環境下,監管機構對銀行放鬆監管,銀行的經營容易忽視風險。在公眾意識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監管機構也不敢讓銀行隨便破産。隨著金融脫媒,存款流出銀行的速度越來越快,但脫離銀行的資金仍然傍附著銀行的信用,銀行承擔的風險不僅沒減少,而越來越大,越來越脫離銀行的控制。蘇瑜案不過是這一現象的極端體現。
雖然已經推出的《存款保險條例》,試圖通過顯性的存款保險制度,將國家在銀行存款的責任明確,剝離附在銀行其他業務上的國家信用,一舉消除國家保障銀行安全的負擔。但這一任務恐怕不是條例就能解決的。
對於銀行來説,風控如此不到位,很難讓人相信其中高管沒有涉入其中。此外,金融機構、監管機構對存款人等銀行客戶的投資者教育總是集中在文本,不敢給予他們血淋淋的教訓,但事實上,對一次不當投資的懲罰要遠勝於十次苦口婆心的勸説。
□聶日明(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