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遠端開戶破冰 或開啟刷臉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6-10 08:42:42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民營銀行的火熱帶動了銀行遠端開戶的破題。

  今年1月18日,國內首批民營銀行中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試營業。雖然只是試營業,但沒有網點櫃檯,辦業務要“刷臉”的新鮮模式,吸引了社會關注的目光。

  日前,一份《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端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在網路上流傳。央行准許商業銀行探索遠端開戶的路徑消息不脛而走。

  然而,徵求意見稿只是對銀行遠端開立賬戶提出了框架性意見,距離實際操作還有距離。目前“刷臉”開戶尚未有新的進展,民營銀行正在尋求多種途徑突破面簽難題。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告訴北京青年報《生活時代》:“遠端開戶最急切需要解決的便是技術和監管兩大難題。”諸多銀行中,誰會先飲“頭啖湯”,率先試水遠端開戶值得期待。

  微眾銀行亟待“遠端開戶”

  所謂遠端開戶,是指銀行通過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通訊通道、開放型公眾網路以及銀行為特定自助服務所建設的終端設施受理客戶開立人民幣賬戶的申請,並在完成客戶身份資訊核實後,為客戶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的行為。

  《徵求意見稿》要求,在遠端銀行客戶身份識別上,開戶銀行應當承擔客戶識別的責任。銀行應當通過安全的技術手段,運用政府部門的數據庫、金融機構和其他商業化數據庫資訊,通過資訊交叉驗證等方式建立安全可靠的客戶遠端開戶有效身份識別機制,同時按照相關規定留存客戶身份資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4日考察微眾銀行時曾表示,“你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政府要創造條件,給你們一個便利的環境、溫暖的春天”。

  5月15日,前海微眾銀行首個網際網路産品“微粒貸”正式亮相。備受關注的微眾銀行打破了去年底開業以來的沉寂,在産品上跨出了第一步。

  業內人士分析稱,對微眾銀行而言,目前的焦點是基於網際網路渠道的銀行賬戶的遠端開立。儘管央行已經在調研遠端開戶的規則和監管框架,包括微眾在內的多家銀行均已在探索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遠端開戶相關流程,但目前央行尚未正式批准試點。而對於網商銀行來説,“遠端開戶”破冰是他們最期待的。

  目前,微粒貸的貸款、收款、收息等資金結算功能均在財付通賬戶體系中完成,微眾銀行的銀行賬戶體系尚未建立。部分銀行已開始探討和研發人臉識別技術遠端開戶,阿裏的浙商銀行就是其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銀行真正實現遠端開戶,將大大便利廣大市民。霍肖樺向北京青年報《生活時代》總結了三個方面:第一,節約了時間、精力。市民不需專門去相關銀行的網店,排隊取號。第二,不用受網點營業時間的限制,可以享受24小時服務。第三,享受更暢通的金融服務,獲取更多的金融優惠。市民不用因受網點限制而被迫在利潤率低的銀行開戶,可以任意選擇利益最大化的銀行辦理業務。

  人臉識別技術要求高

  銀行遠端開戶最重要的還是要過好技術關。霍肖樺認為,“遠端開戶最急切需要解決的便是技術和監管兩大難題。”其中之一就是技術問題,遠端開戶實施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援,不僅需要最大限度提高遠端開戶人身份識別準確率的技術,還需要保障遠端開戶的通暢性和安全性的技術。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向媒體表示,按照監管規定,個人開立銀行賬戶必須要面簽,要有面對面的交流才能證明是本人,如果技術上能做到充分的資訊溝通,原來通過見面才能獲得的資訊現在不見面也能獲得,這樣遠端開戶自然可以落實。

  《徵求意見稿》要求銀行遠端開戶堅持銀行賬戶真實性。為落實賬戶實名制要求,根據《徵求意見稿》,銀行辦理遠端開戶業務時,應要求客戶填寫基本資訊,並進行各種交叉驗證,構建安全可靠的遠端開戶客戶身份識別機制。

  一位銀行直銷人士坦言,對於銀行而言,真正的遠端就是銀行客戶在電腦端就可以操作自主發卡,網銀簽約、手機銀行簽約、挂失、存款證明開具等業務。通過不同分支機構見證、到府查驗身份證明文件這些意義不大,這些方式本質上還是線下的模式,在效率方面可能還不如直接到櫃檯開戶。在遠端VTM機具上,用戶進行身份證和相關資料上傳之後,後臺是有工作人員完成這些審核的,並不是完全電子化,因此嚴格意義上説還不能是遠端開戶。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教授郭田勇表示,如何能夠構建一套純粹線上就可完成的身份識別機制,這是網路銀行的最大突破點,而純線上的身份識別,最大的難題在於人臉識別。

  民營銀行面臨面簽難題

  “遠端開戶于傳統銀行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霍肖樺指出,一方面,由於傳統銀行嚴重依賴網點,當遠端開戶實施後,網點對人們選擇銀行的行為影響程度降低,網際網路銀行將威脅傳統銀行的發展。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銀行目前仍處於萌芽狀態,傳統銀行可以利用其雄厚的資金、成熟的産品設計和推廣機制、強大的信用支撐優勢,搶先佔領線上業務,實現由傳統銀行向現代銀行的轉型。

  儘管微眾銀行擁有網際網路優勢,但依舊面臨著突破面簽的難題。

  對於人臉識別技術,此前阿里巴巴的馬雲曾經在德國演示過刷臉支付,但是目前這一技術的落地還存在監管阻礙。京華時報小編從民營銀行內部人士處了解到,目前人臉識別技術監管層尚未批准,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都存在這方面的阻礙,但是並不影響當前民營銀行開展工作,以及對相關技術的研發。

  日前,微眾銀行小範圍試點推出了“微粒貸”,首批面對的客戶採取“白名單”機制,範圍並不大且主要在騰訊和微眾銀行內部為主。微眾銀行高層透露,用銀行卡綁定QQ,是為了保證貸款實名制,無物理網點的微眾銀行以此突破“面簽”的制度規定。而網商銀行近期也在緊急籌備中。京華時報小編了解到,目前網商銀行高管架構已經確認,螞蟻金服首席財務官井賢棟出任網商銀行董事長,螞蟻金服副總裁俞勝法出任行長。據小編了解,5月底6月初,網商銀行有望開門迎客。

  但是,霍肖樺認為,“在現有的監管規範條件下,民營銀行只能繞道行駛,加強同業合作。微眾銀行沒有網點意味著無法開戶,所以它只能通過與同業合作,利用其他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向個人和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擴大影響力。”

  遠端開戶需監管嚴控風險

  監管問題成為遠端開戶另一個核心問題。“在網際網路金融下,技術造假的門檻很低,駭客進行遠端攻擊的難度不大,走私洗錢等犯罪行為發生的概率增加,對銀行的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霍肖樺説。

  因此,除了必須要邁過的技術關,風險問題也一直是監管層考慮的焦點。其實,商業銀行之所以要求面簽,首先是要保證客戶身份和行為的真實性,其次要管控銀行的風險,更要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金融産品是有風險的,儘管網際網路渠道更方便,但由其引發、蔓延的風險不容小覷。

  某城商行人士表示,此前已經有銀行可以通過遠端銀行VTM機進行相關業務辦理,央行對VTM的形式也是認可的。不過,據他猜測,即使是VTM也必須要有物理網點擺放,從目前獲得的資訊來看,央行此舉可能是針對網際網路銀行這種純線上的業務,所以此次遠端開立賬戶的規定可能會比VTM更加開放。

  而在風險防範方面,該人士表示,遠端開戶肯定要比面簽的風險大,不過如今技術這麼發達,相信一定會有辦法管控風險。

  趙錫軍還認為將來的一些配套措施需要更加完善,包括法律方面。例如,如果出現認證方面的糾紛,電子的資料能否與書面的資料一樣擁有相同的法律效應。同時,上述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也表示,相應的配套措施不僅要保護消費者,也要保護銀行,除了政策法規層面的完善以外,還需要銀行內部增加更高級別的風險處置措施,這樣創新和監管才能並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