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利潤高速增長的中國銀行業,在利率市場化、監管趨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如今開始普遍面臨營業收入下降的現狀。
8月25日,在中信銀行(601998,SH/0998,HK)2017年上半年業績説明會上,中信銀行副行長方合英介紹稱,當前銀行經營出現一些分化,大行相對來説經營穩定性比較好,營收增長可觀,而股份制商業銀行上半年的營業收入普遍出現了下降。
半年報顯示,中信銀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65.80億元,同比下降 2.08%;實現歸屬本行股東的凈利潤240.11億元,同比增長1.74%;;撥備前利潤555.30億元,同比增長0.66%。
據騰訊財經查詢,早前已公佈半年業績的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降了0.22%、1.27%。
方合英稱,營業收入下降,從利息收入來看,主因是凈息差下降,由於上半年貨幣市場利率高企,中信銀行同業業務的利差縮小了73個BP,對營收的影響較為明顯;存貸利差下降,以及營改增因素的影響,使得凈息差下降了8個BP。
半年報顯示,中信銀行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及拆入資金平均成本率上升 0.83 個百分點,同業存單平均成本率上升 0.45 個百分點。
方合英還提到,銀行上半年一般性存款增長乏力,需要用市場化存款來填補,導致成本也有明顯的提高。
從非利息收入來看,銀行非息收入前幾年都維持30%甚至40%的高速增長,但是今年受到客觀環境和政策的影響,增速明顯下降。
業績報告顯示,中信銀行凈息差為1.77%,同比下降0.28個百分點。受利率市場化、“營改增”價稅分離等因素影響,該集團生息資産收益率為3.94%,同比下降0.19個百分點,付息負債成本率為2.32%,同比上升0.12個百分點。
方合英認為,由於金融去杠桿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預計下半年貨幣市場利率中樞還會居高難下,對銀行營收的影響仍然存在,但是會減輕。
在2014年就全面啟動零售戰略二次轉型的中信銀行,目前來看已見成效。上半年該行新增貸款2131.68億元,其中個人貸款佔比82.42%,個人貸款收入佔該行營業收入的31.54%,比上年提升6.72個百分點。
方合英介紹稱,個貸業務具有輕週期性,消費升級導致個貸的需求旺盛,另外從零售貸款的定價來看,上半年中信銀行對個人貸款的定價,比新增對公貸款的定價高50個BP,有比較高的收益率,因此中信銀行加大了對個貸的投入。
從資産品質來看,上半年中信銀行不良貸款餘額511.1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5.39億元,增長 5.23%;不良貸款率1.65%,比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52.97%,比上年末下降2.53個百分點;實現不良貸款本金現金清收98.23億元,其中回收已核銷資産現金6.5億元,超過2016年全年金額。
由中信銀行主導的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百信銀行近期已獲得銀監會開業批復,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表示,作為中信銀行投資的一家銀行,百信銀行未來會有獨立的經營模式和特色,不會影響中信銀行自身電子銀行、網路銀行等業務的發展,對雙方來説都會起到促進作用。“中信銀行能全部涵蓋它,它只是中信銀行的一個特色和部分。”
(責任編輯:金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