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交通物流 > 正文

字號:  

滬張江有軌電車年虧2000多萬元 目前靠借貸維持

  • 發佈時間:2015-07-07 15:00:56  來源:東方網  作者:吳春偉  責任編輯:李春暉

  

  

張江有軌電車的經營狀況已處於入不敷出的窘困之境

  2009年底,上海第一條現代化有軌電車線在浦東張江開張迎客。五年過去了,它仍在張江地鐵站-金秋路站迎來送往。先進的設備配置,與眾不同的外觀依然引人矚目。可實際上,線路的經營狀況已處於入不敷出的窘困之境。

  據運營負責人透露,張江有軌電車一直嚴重虧損,年虧損2000多萬元人民幣,現在僅靠借貸維持。一方面,線上客流狀況冷熱不勻,總體不如人意;另一方面,車輛維護成本極高,大部分零件靠進口,高昂的配件價格令經營方難以承受,落下大筆欠款,外方為此已停止部分零件供應,使車輛的正常“出工”大受掣肘。

  由於連年虧損,張江有軌電車原計劃延伸至浦東新區唐鎮新市鎮內的二期工程,以及未來三期工程等只能暫時擱置。

  車廂寬敞座椅似客機座位

  昨天14時,記者乘坐地鐵2號線在張江站下車,前往附近的張江有軌電車線探訪。從2號線張江站到有軌電車車站,步行不過5分鐘,卻仍有乘客在打探“有軌電車車站在哪?”原來,車站“躲”在一排簡陋的小吃攤後面,初來乍到者不容易發現其身影,周邊也沒有任何指示或引導標誌。來到車站,一輛有軌電車正停泊著,流線型身材亭亭玉立。車輛有三節車廂,兩頭都有駕駛室,可雙向駕駛,完成換向折返運營,設計最高速度為每小時70公里。車門上有一個綠色圓形按鈕,乘客要進入車廂,按一按圓鈕,車門會緩緩打開。

  進入車廂後,車門自動關閉,而車門內同樣有綠色按鈕,乘客要下車,可按按鈕開門。如此先進的上下車設施,在上海公交線上是絕無僅有的。進入車廂,感覺環境寬敞通透,座位類似航空座椅,綿軟舒適。如此優良的乘車環境,卻顯得門庭冷落,僅有三位乘客。“早高峰時段乘客較多,都是張江的上班族,一過了上下班時間,乘客很少很少。”一位女乘客説。

  一半配件已經做到國産化

  有軌電車的最大優勢是不産生尾氣污染、低噪聲,電力能源可在制動中被有效利用,是環保節能的交通工具。坐上外形呈流線型設計的車廂,透過大幅玻璃窗,可以眺望新景。車內有殘疾人輪椅區域。整車低,地板離地25釐米,配合站臺上下車極為便利。“高檔電車對乘客來説的確是一種乘坐享受,但運營成本太高,我們的確有點服侍不起。”張江有軌電車運營經理楊柔堅説。

  張江有軌電車線全長9.8公里,起點為地鐵2號線張江高科站,終點位於集電港附近的張江路金秋路。全線共有15座車站,其車輛來自法國勞爾公司,購置一輛需要3000萬人民幣。車長25米,核定客位167個,其中座位30個。車輛運作採用GPS定位,車站可實現全天候視頻監控,重要運作參數由控制中心集中採集和監控。

  目前,車輛的一半配件已經做到國産化,節省了大筆資金,即便如此,仍有很多配件要依賴進口,運營方很難承擔這筆進口配件的費用,落下大筆欠款。外方為此已經停止部分零部件供應,對日常運營也造成了很大影響。

  虧損嚴重致無法延伸建設

  “我們一共有9輛車,應該有7輛上線,由於配件供應不上,只能上線5輛,車輛間隔也無法縮短。目前早高峰列車間隔15分鐘,低谷時段間隔20分鐘。如果有充足的列車上線,早高峰車輛間隔可以縮短到12分鐘。不過,只要有一輛車出現故障,全線都要趴下。”楊柔堅説。

  原來計劃一期通車後還將建設連通唐鎮和合慶鎮的二期、三期工程。由於連年虧損,張江有軌電車原計劃延伸至浦東新區唐鎮新市鎮內的二期工程,以及三期工程等只能暫時擱置。

  楊柔堅説,王港地區有中國平安保險公司辦公地,有大量客流,有軌電車線路最好能延伸至王港地區,滿足更多市民的乘車需求,有利於彌補經濟虧損。但問題是線路虧損嚴重,目前無法進一步延伸建設至客流密集地區。眼看著有客流卻無法載運,感覺十分可惜。

  專家稱線路應選在商貿區

  針對張江有軌電車目前的境況,專家指出:有軌電車線路應選擇在綜合商貿區,避免在功能單一區域開設,同時有軌電車的交通預測應該儘量科學可靠,其運作信號與道路交通信號要匹配,優先通行一定要付諸實施;線路走向、站點設置必須最大程度吸引乘客,方便換乘,同時車輛選擇應該充分考慮國産化,以減少保養和維修成本。

  令人惋惜的是,國內近年來已建成運營的現代化有軌電車項目,多與工程預期目標和期望效果有較大距離。由此看來,現代有軌電車適宜設置的區域,最好在新城鎮與中心城之間的發射通道內,以及50萬人口以上的新城內部,或者現代服務集聚區內部、對景觀環境要求較高的如旅遊區、濱江地區等,區內必須有足夠的客運量,且客流在全天應較為均衡,不至於上下班時間過後出現客流稀少的現象。

  新聞釋疑

  張江有軌電車為何舉步維艱?

  客流單一僅是工作線路

  張江有軌電車線路從5時45分開始運營,到22時25分結束,每天近17個小時,與地鐵2號線首末班車時間基本銜接。“線路總體客流偏低,日均客流僅5000至6000人次,平均每輛車日均運載僅800人次左右。靠這點票款收入,對經營成本的彌補可謂杯水車薪。我們全線採用單一2元票價,乘客可以享受公交換乘優惠價。乘客大部分是從2號線轉乘過來,乘坐有軌電車其實僅需1元,加上老年人乘車可享受優惠,票款收入其實很少。”楊柔堅説。

  據分析,張江有軌電車的客流之所以偏低,有多方因素。首先,張江高科技園區功能單一,不是相關配套完善的綜合區域,上下班時間一過,沒有來自居民生活、文化出行的客流補充進來,僅僅是一條工作性線路,客流自然稀少。其次,張江高科技園區職工上下班出行單向性強,有軌電車線路雙向客流畸高或畸低,很不平衡,運能利用嚴重不足。

  説好的通行優先沒落實

  與現有公交車在道路兩側設置車站不同,張江有軌電車採用“島式車站”,即車站設在路中間,兩邊一來一去共用一個車站。為方便行人穿馬路,車站大都設置在十字路口附近。當初,為配合有軌電車行駛,張江功能區內交通信號燈計劃進行調整:當有軌電車行至十字路口時,信號燈將轉為綠燈保證通行。可實際上,由於種種原因,這一保障有軌電車優先通行的功能並沒有實際使用。一路上,電車仍然受到信號燈限制,一共有24處路口有交通信號燈,電車難以提速,沒有得到優先通行的待遇。

  與社會車輛共用道路系統

  此外,部分區域為有軌電車設置了硬隔離設施,以保證行車安全通暢,但整個線路基本與社會車輛共用道路系統,沒有獨立路塹,沒有與社會車輛分離的專用車道。社會車輛和助動車、自行車等,包括行人,都對有軌電車的運作産生干擾。如此一來,有軌電車無法進一步加快行進速度。其實,有軌電車的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70公里,由於缺少專用通道,時速只能放到40公里,快速通行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對乘客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

  一把小鑰匙就要100歐元

  一輛車一個月電費就要30萬元。目前,張江有軌電車的日客流量僅5000多人次,比設想的1.5萬日客流量有很大差距。平時的維修保養需要進口零配件,價格極其昂貴,光是車廂內工作人員使用的一把小小的鑰匙,必須要用進口的,100歐元一把。

  新聞連結

  松江有軌電車準備開建

  由於現代有軌電車具有安全、快捷、環保、美觀等優勢,相對於地鐵而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量小,總體投資相當於地鐵的八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國內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規劃建設有軌電車,最早投入建設的是天津濱海地區以及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蘇州、瀋陽、常州、珠海、淮安等地也準備開工。上海除了已經建成的張江有軌電車,松江有軌電車線路也在緊鑼密鼓準備開建。

  延安路有軌電車正在規劃

  專家認為,客流成熟地區的客運走廊上尤其適合配建有軌電車線。在加快城市化進程、提升城市功能中,可有選擇地將現代有軌電車向城市拓展區、新功能區延展,增強公交容量、提升公交品質,如上海虹橋商務區、浦東新區迪士尼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很適合規劃建設有軌電車線。

  還有,延安路有軌電車其實正在規劃中,線路從外灘到滬青平公路,初步規劃要建設有軌電車系統,規劃一旦論證可行及通過,有望進入建設階段。延安路沿線有幾十條公交線路,佔用較多道路資源,如果用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替代一部分地面公交,整體交通效益可能會更好。去年底,延安路上行駛的127路因為與其他線路重復,擬撤銷,後來順應市民呼聲暫緩撤銷。不過,延安路上的重復公交線路較多,成為一種交通資源的浪費,而有軌電車的引入,對交通資源的優化也較有益。

  濱江擬建13公里有軌電車

  據悉,上海濱江地區的有軌電車規劃也在研究制訂,即從徐浦大橋至南浦大橋的濱江地區,擬建一條長約13.1公里的有軌電車線路。《徐匯區龍騰大道(龍水南路-羅秀東路)道路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示》顯示,北起龍水南路,南至規劃羅秀東路,共2.5公里左右,全線預留有軌電車通道,與其他車輛完全分離,有軌電車的開行不受其他車輛影響,可避免出現張江有軌電車所遭遇的情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