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縣炒房“京牌車”連成片
雄安新區橫空出世,卻意外迎來大批躁動的房産投資客。
4月2日下午,《環球時報》記者驅車到達雄縣,發現所有的房産經紀公司的門店皆被貼上封條,不少當地老百姓告訴記者説,京牌車已經連成片,全是來看房的。當天晚上,如家、格林豪泰、千村、365驛站等酒店客源全滿,工作人員也稱,昨天晚上就有人在雄安新區消息發佈之後連夜趕來。當天,雄縣北部發生交通擁擠,一麵館老闆娘告訴記者,她用了三個小時勉強開車從大量的京牌車、津牌車、魯牌車中間擠到了雄縣北部去接料,所謂接料就是飯店經營所用菜肉等食材。
位於雄縣主幹道上的如家酒店貼出滿房提示,工作人員稱因“炒房者”過多,下午五點客房已被訂滿。
政府高聲喇叭警示炒房行為
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來統計到底有多少人、多少資金因“炒房”涌入雄安三縣。
雄縣所有的房産經紀公司在4月2日下午都被貼上封條,所有業務停止,工作人員處於放假狀態。
網上流傳的一張被貼封條的“鏈家房産”的仲介公司位地雄縣政府的馬路對面,處於雄縣黃金位置。《環球時報》記者趕到現場時,該門店已經人去樓空,只有少量行人在門前駐足觀望。記者找到該店一位工作人員後被告知,雄縣政府2日上午開會後,下午該店就已經被貼上封條,公司已經開始放假。
“被貼封條前,僅上午,到訪我們門店的顧客至少有幾百人,可能有上千人,他們全國各地來的都有,最多的是北京和天津的,還有山東的。”這位工作人員説,目前雄縣的所有房地産交易均被凍結,不能過戶,即在法律意義上已經不能買賣,但即使這樣,仍有不少人前來打探。“上午政府開會,警告房産經紀公司不能違法交易,如果發現就會被拘留。”
安新縣華城小區附近一仲介公司門外,外地購房者面對限購表露失望心情。
4月2日晚上十點多,雄縣主要的交通幹道上,政府的巡邏宣傳車上仍播放著高聲喇叭,重復著落實中央精神、嚴厲打擊炒房行為等內容。
但這些並沒有阻止投資客的熱情。《環球時報》記者在雄縣政府門前十字路口東南角邂逅一位來自北京的投資者。“29號,我們就聽到消息了,30號急忙趕來,找了一家仲介就訂了一套房子。誰知道昨天晚上房東告訴我們要違約,現在房東已經把5萬塊錢的定金退給我們了。我們有啥辦法,難道還能跟他打官司嗎?”這位投資者在被告知房屋不再履約之後,匆忙又約定了另外一套房子,“但是4月1號雄安新區政策一齣,這位房東也不賣了。”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雄縣二手房均價一年前僅為4000左右,去年四月份開始出現上漲,2016年年底全縣均價為8000。但在2017年4月1日,新區政策公佈之後,雄縣二手房的報價陷入混亂狀態。“業主紛紛上調報價,理智的報價一般為15000左右,但是更多的業主知道政策利好之下,房價還有空間,所以他們並不想賣,有的業主甚至説你給我調到五萬吧,誰愛買誰買。”一位仲介公司的工作人員説,“在這個節骨眼上,房東其實都不想賣,對於購房者來講,現在買也不理智,誰知道現在買是高了還是低了。”
但這種買賣是違法的。據記者了解,雄縣自2016年底就已經禁止房屋交易,在法律上,買賣雙方已經不能完成過戶。上述經紀公司工作人員稱,“現在都是買賣雙方私下簽協議,或者找個律師進行公證,我們仲介公司不會給在上面簽字,也不能保證交易的安全性,風險只有自己把控。”
“不歡迎投資客,房價炒高對我沒好處”
雄縣政府4月2日上午,雄縣召開開發商、仲介緊急會議,政府警告房産投資者,因對政策認識不到位,可能導致巨大損失。一位麵館老闆娘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説,4月2日當天中午前來吃飯的百分之八十全是外地口音,北京天津的最多。她向記者表達了對這些投資者的不滿,“房價炒上去了,我這麵館的租金又得漲,我很辛苦的,一年掙不了多不錢,利潤太薄了。國家應該管的嚴一些,不能讓他們亂炒房價。”
但是逐利的資本正在與政策進行著激烈的較量,在尋找一切政策的空子。一位仲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説,因在58同城上留了電話,4月2日當天,他全天都在接聽電話,天南海北的投資客都在詢問雄縣的房子。“我最遠接到的是來自深圳特區的諮詢者,他們可能更能知道特區到底意味著什麼吧。”這位工作人員不僅接了一天的電話,而且還帶購房者看了一處房屋,“三個客戶,有北京的有天津的。”這位工作人員聲稱,他手上仍有房源,“鑫城小區就有房子,電梯房,但是價格你能接受嗎,23000一平米,比四月一日前跳漲了一萬。如果你要買的話,日後政策放開,至少還能漲一個數。”
安新縣一新建樓盤外,開發商樹起提示牌:無房可售
房價在政策禁止中瘋狂的假想著。但4月2日,帶給投資者的更多的是失望,他們看了一天的房子,一無所獲。“房子不能交易了,如果私下買賣,不受法律保護,風險太大。還是算了。”記者邂逅的一位從北京來的年輕人説,政府正在嚴格控制炒房行為,還是不要“頂風作案”了。
“這些來看房的人都很失望,不少人埋怨説,房子不能交易,買不到了,不白跑一趟嗎。我説,你看看你後面來的這些人,都買不到,都是白跑一趟。”康居地産的工作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稱,要想買房等過了風頭浪尖再説吧。
(責任編輯:馬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