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完學生又盯上老師
從徐玉玉被騙離世,到清華大學教師被騙1760萬元,電信詐騙似乎進入空前的“高峰期”,學校也成為“重災區”。安全專家提示,開學季學生、老師成為詐騙分子的重點關注人群,提醒廣大市民提高安全意識,對涉及錢財的陌生電話保持警惕。
醫生老師是最易受騙職業
據媒體報道,8月29日23點25分中關村派出所110接報:海澱區藍旗營小區清華大學一名老師,被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人民幣1760萬元。這則由“清華大學液晶大樓物業服務中心”開具的“警情通報”先於30日流傳網路,隨後被媒體及北京海淀警方證實。通報特別提示,要求“各單位加強員工宣傳力度,擴大宣傳範圍,減少和避免此類案件發生”。
大學教師屬於高知人群,理應不易讓詐騙分子有機可乘,卻為何還會不幸中招?企鵝智酷與騰訊手機管家聯合出品的《2016年手機安全報告》中的“手機安全高風險人群畫像”顯示,醫生、老師等專業人員正是最易受騙的職業,佔38%;相反,家庭主婦、暫無職業者以24.3%的佔比墊後。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高知人群本身擁有更多財産,而無職業者即使接到詐騙電話也“無錢可付”。
正值開學季期間,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專家李旭陽特別提醒學生、家長和老師們,當收到任何陌生短信、電話以及涉及財産的資訊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同時注意保護自己的資訊安全。
不點任何不明來源連結
李旭陽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其實這種騙局屢見不鮮,媒體也曾多次宣傳。但普通用戶聽到“公檢法”就會亂了陣腳,因此成功率格外高,且通常涉案金額巨大。一般而言,冒充公檢法詐騙是利用了“社會工程學”原理。詐騙分子獲取受害人真實資訊後假冒警方以銀行卡透支、電話欠費、法院傳票等因由誘導受害人聯繫異地警方。然後用異地電話撥打受害人手機,並要求受害人通過異地114查詢真偽。最終以幫助受害人洗脫罪名、協助調查為由,要求將資金轉入“安全賬戶”。一旦資金被轉入,詐騙分子會立即通過ATM取款機在多地取走資金,即使警方破案,也一般難以追回涉案資金。
騰訊安全專家也提醒用戶,如接到自稱公檢法人員的電話需提高警惕,特別是當對方操有台灣、廣東等南方口音時,應當做到不輕信威脅、恐嚇的誘騙話術,且謹防轉賬匯款等涉及金錢轉移的操作。若收到相關短信,則需仔細判別來信號碼的真實性,切勿點擊任何不明來源的連結,以防手機中毒或銀行卡被盜刷等安全威脅。此外,第三方安全軟體也可以為手機再加一把鎖,例如騰訊手機管家可以精準識別和攔截“涉嫌詐騙”的短信、電話號碼,將危險拒之門外。
(責任編輯:吳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