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女孩徐玉玉的悲劇引起了廣東省人大代表和在粵全國人大代表們的關注。30日下午,6名在粵全國人大代表和8名省人大代表一起分赴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廣東省公安廳,對整治電信詐騙工作進行專項視察。
數據顯示,僅廣東電信用戶,就有60多萬張電話卡未實名使用。廣東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公安部門反饋,涉電信詐騙案件中,涉及未實名的電信用戶有2%。
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副局長梁瑞國透露,今年1-8月,全省共立電信網路詐騙刑事案件3.7萬多起。
代表徐飛透露,警方曾經偵查掌握,一個詐騙團夥中,僅設在境外的一台伺服器一天就可以撥打9萬-30萬次詐騙電話。
電信網路詐騙為何屢禁不絕?打擊整治,難在哪?
壹問 實名制
代表:何時能消除未實名電話?
電信:預計半年內消除
廣東電信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廣東電信用戶實名登記率達到96.24%,已關停50多萬未實名用戶。目前,廣東電信仍有60多萬用戶處於未實名狀態。
“這60多萬用戶中,多少涉及詐騙?什麼時候能消滅掉?有哪些困難?實名制施行後,是否未發生新用戶未實名的情況?同一身份證辦多個號碼是否無限制?可否在身份驗證時結合指紋進行驗證?”代表朱列玉提出了一連串問題。
廣東電信相關負責人解釋,目前,公安部門反饋給電信的數據顯示,涉及詐騙的電信號碼,有2%是未實名的。
廣東省公安廳公佈的數據顯示,近期陽江警方打掉的一個電信網路詐騙團夥中,一次性繳獲全國實名登記連號手機卡兩萬多張,其中有近2000張來自廣東三大運營商。
什麼時候能消除未實名的電話“黑卡”?代表連連追問。
廣東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半年內。”
辛瀑提出,2015年12月30日,廣東省人大就發佈公告,宣佈《關於落實電信用戶真實身份資訊登記制度的決定》正式施行。其中規定,對決定實施之日起滿90日未補辦登記真實身份資訊的電信用戶,電信業務經營者應催告其10日內補辦;催告期滿仍未補辦的,暫停提供電信服務。
“按照決定要求,這60多萬未實名電話,今年5月1日前,就該關停,對於廣東老百姓的要求來説,你們落後了。”辛瀑説。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業斌表示,央企應帶頭履行社會責任,寧可少賺點,讓人民群眾安全點。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他説。
貳問 境外改號電話
代表:改號電話能否識別?
電信:只要格式合規就準入
廣東省公安廳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在廣東,跨國電信詐騙造成的財産損失已佔所有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4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通過境外改號軟體打入,冒充境內公檢法等機關進行詐騙的。
“詐騙分子一次幾百萬個電話群呼出去,我們能否識別攔截?”代表陳偉才問道。
廣東電信相關負責人解釋,按照目前的國際電話準入規範,境外電話經過改號軟體撥入境內,就算其改號後的號碼與境內的某一號碼一模一樣,只要符合號碼規範,就是規範的,國際端口局並不會對這類號碼進行攔截。“哪怕改號後的號碼跟陳代表的電話號碼一模一樣,也是規範的。”
這意味著,不法分子在境外通過改號軟體冒充110等公檢法機關電話號碼撥入內地,運營商會默認其合規。
“如果改號成固定電話,但在異地撥出,即所改號碼的歸屬地與實際撥出地不在一個地方,我們會予以攔截。”廣東電信相關負責人説。
廣東公安在偵辦此類案件中也經常遇到類似的難題。“有些不法分子甚至通過境外伺服器不停轉接,從歐洲轉到美洲再轉到亞洲……很難追到源頭”。
“運營商真的要主動而為了,不要什麼都必須按照現有規範來。”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局長古偉中説。
參問 詐騙高危電話
代表:能否攔截錄音電話?
電信:無法用技術手段攔截
廣東公安介紹,從發案情況看,目前許多現代通信技術被利用,比如“一號通”、“400”等業務,聯通2字頭、鐵通6字頭等號碼,都已成為詐騙高危號碼。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網路安全管理處處長李慶坤介紹,目前,廣東只有一家虛擬運營商,但全國有40多家虛擬運營商在廣東開辦業務。目前,工信部已加大對該領域的打防治理。
“‘一號通’、‘400’等詐騙多發業務,沒有取得相應的經濟建設成果,反而給民眾帶來重大財産損失,我們建議取消。”代表陳偉才提出。
陳偉才也指出,境外改號軟體詐騙的第一環節,多是冒充國內的郵政、快遞等部門群呼國內號碼,發送錄音電話。“錄音電話如何攔截”?
廣東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運營商無法用技術手段攔截。
“國際電話同一時段,同時幾百萬個電話打進來,也無法識別嗎?”陳偉才追問道。
“我們的國際端口局只能分析境外電話是從哪打進來,落到國內哪個城市,具體到某個位置,只有靠近用戶的匯接局才能監測到,而他們是不做號碼異常分析的。”廣東電信相關負責人回復。
“詐騙分子的技術已經攻克了我們的技術,我們的技術人員也要加油了!”古偉中忍不住插話。
肆問 詐騙産業鏈
代表:買賣個人資訊要處理
公安:目前缺乏相關法律法規
徐玉玉案中,準大學生徐玉玉因接到冒充教育局的電話被騙。這種精準的個人資訊是如何到詐騙分子手中?這也讓代表們十分擔心。“很明顯,用戶資訊洩露導致詐騙成功率提高。”代表劉濤説。
代表徐飛認為,未來,隨著公民個人資訊的洩露,詐騙的精確度也會提高。他建議,一定要解決個人資訊的買賣環節,這些下游産業鏈的涉案人員,也要處理。
梁瑞國透露,目前,在這些電信詐騙産業背後的“灰色産業鏈”中,甚至還出現了專門買賣身份證及與之配套的銀行卡、配套的手機卡,業內稱之為“大車”。由於市場緊俏,一套“大車”售價已經達到5000-6000元。這些大多被電信詐騙分子買來,用於詐騙及得手後迅速轉移資金。
在網路上,成千上萬的身份資訊在“黑市”裏流轉。非法獲取、買賣公民個人資訊,觸犯刑律。而本人出售自己的身份證及用自己的身份證辦銀行卡、手機卡出售等行為,目前仍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可予以處理。“甚至連治安管理處罰法都算不上。整治電信詐騙的‘灰色産業鏈’,立法還要更加規範才行。”梁瑞國説。
(責任編輯:吳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