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人物 > 正文

字號:  

一個德國“農二代”的創富故事:年入140萬人民幣

  • 發佈時間:2015-12-14 00:32:2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沈忠浩  責任編輯:張少雷

  現年30歲的斯特凡是個“農二代”,種了約50公頃蘋果。筆者與斯特凡的初遇,是在德國西南部城市拉芬斯堡郊外,當時他正在一塊3公頃的果園裏忙著。

  説起如何與種蘋果結緣,斯特凡説:“我父親就種蘋果,為了賺點零花錢,我小時候常跟父親在果園幹活。”

  不過,斯特凡真正立志當農民是在高中畢業時。“後來我在以農科見長的霍恩海姆大學學習三年,大學畢業後就租了地,把種蘋果變成了職業,還成立了公司。”他説。

  斯特凡有三個兄妹,哥哥是警察,兩個妹妹分別從事記者和圖形設計師的工作。當被問及是否被父母定向培養成農民時,斯特凡連連搖頭説:“不,這完全是我的自由選擇。不可否認與成長的家庭環境有關係,但歸根到底還是出於興趣。”

  “種蘋果的生活讓我很快樂,每天都能接觸自然,況且收入也足夠負擔家庭開支。”斯特凡説。

  據德國農業部統計,德國農民約100萬人,年産值500億歐元左右。儘管農業産值僅佔GDP的1.7%,但每人平均産值5萬歐元,不能不説是個超凡脫俗的成績。

  斯特凡算了這樣一筆賬:50公頃土地年産蘋果約1700噸至1800噸,按今年價格,銷售收入70萬歐元左右。成本方面,因為要雇臨時工,比如夏天一般雇15人,收穫期增至30人,每年人力成本約25萬歐元,還有防治病蟲害的成本8萬到10萬歐元,以及租金、償還債務、農業機械等其他成本。

  “一年凈利潤率在25%到30%左右,也就是20萬歐元(約合140萬人民幣)左右。”斯特凡説,“我目前的收入高於我的哥哥妹妹,但我的妹妹每週只需工作40個小時,一年度假三次,而我平均每週需工作60個小時。”

  種蘋果的工作節奏比較靈活,與天氣和季節關係較大,若出現病蟲害等緊急情況,則需連夜作戰。用斯特凡的話説,不勤快,掙不了這麼多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