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區域産業 > 正文

字號:  

蘇州工業園區就業創業新政惠民生 完善社保體系

  • 發佈時間:2015-11-30 12:07:5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蘇州工業園區夜景

  中國網財經11月30日訊 自1994年2月,國務院批准“蘇州工業園區”正式啟動以來,蘇州工業園區以佔蘇州市3.4%土地、5.2%人口創造了15%左右的經濟總量,並連續兩年名列“中國城市最具競爭力開發區”排序榜首,綜合發展指數位居國家級開發區第二位。

  “讓百姓共用發展與改革的成果”,這是蘇州工業園區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終極”解讀。 發展經濟為民生,而落到實處,則是園區百姓 “更好的就業崗位、寬鬆的創業環境、優良的社會保障體制”。

  2009年,蘇州工業園區啟動構建創業就業扶持體系;2014年,《關於進一步推進園區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園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聯合印發了《蘇州工業園區創業培訓操作細則等十四項細則》;2015年,蘇州工業園區新一輪就業創業政策開始正式實施。新政圍繞鼓勵自主創業、幫扶就業困難群體就業、鼓勵引導新生代勞動力就業、實施技能培訓四方面,進一步擴大了就業補貼政策的享受人群,提高了政策補貼力度,加大了創業資金扶持,增加了職業技能培訓機會。

  新政帶來的多層次變化將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推動實現就業更穩定、更充分,就業機會更均等、就業技能更優良、勞動關係更和諧,使得園區就業創業工作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就業幫扶服務辦到家門口

  “就業服務真正辦到家門口”,這是蘇州工業園區為百姓提供更好更多就業機會的實質體現。

  回顧20年,蘇州工業園區的區域一體化發展實現了“三級跳”,從開發之初的城鄉互動,到區鎮聯動,再到區域一體。可以説,每一個發展階段,都在提升城市化水準和動遷農民生活水準上實現了巨大的飛越。

  至此,園區的城市化水準已經達到了96.4%,蘇州東部新城框架基本形成。 與此同時,讓老百姓的錢袋鼓起來,真正成為開發建設的受益者,一直以來都是園區堅持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立足點和根本點,為此園區不斷創新發展思路,打出了一套就業,創業,物業富民的組合拳。

  社區股份合作經濟增收益

  2013年,蘇州工業園區組建富民專項資金,計劃通過三輪擴股,使資産規模達到15億元,由園區統一運作經營,充分保障收益。同時,建立困難群體投資扶持機制,對動遷低保戶和低保邊緣戶實施配股,動遷社區1060戶低保和低保邊緣家庭實現了全覆蓋。截止到2013年底,首期6.7億元擴股轉股工作已全面完成,近2萬戶動遷家庭加入,覆蓋率41%。

  截至2013年底,園區已組織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63家,吸引3904戶動遷居民加入,帶動2120戶動遷居民增收,形成了“梅花家政、外出種養、勞務合作、羊毛衫轉机站”等一批特色專業合作社品牌。

  目前,園區社區股份合作社覆蓋4.9萬戶,覆蓋率100%,社區富民合作社16家,6815戶,入股資金13340萬元。為提升發展效益,區、街道將一批優質的資産資源配置給社區,積極引導合作社根據市場所需及時調整發展方向,退二進三、優二進三,促進社區股份合作經濟發展轉型升級。2013年底,園區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共分紅1.6億元,同比增長了10%。

  為讓廣大動遷居民享有同等市民待遇,園區全方位構築了動遷居民社會保障網和公共服務網,率先實現區域養老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並軌,被徵地農民中的勞動年齡段內人員100%納入公積金社會保障體系。

  這裡創業不擔心“差錢”

  中小業是當今市場經濟體系中最具創新活力的“經濟細胞”。但融資難同時也成為了中小企業成長道路上的“攔路虎”,很多企業在“化蝶”過程中不幸被淘汰。

  怎麼解決這個難題?蘇州工業園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沈曉明告訴記者,針對企業需求,他們與銀行、創投、擔保、保險、券商等110多家金融機構以及10多家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金融服務機構建立了聯繫,為銀企雙方牽線搭橋,共同破解融資難。

  2015年,該中心還將推動科技保險、融資擔保、風險補償資金、統貸平臺管理辦法等政策出臺,完善園區科技金融政策體系。做大園區統貸平臺業務,為超過150家園區種子期、初創期企業提供2億元的信貸資金支援。推廣信用評級服務,建立園區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的基本制度規範,建設超過2000家中小企業的基本信用檔案,並將評級結果應用於融資服務、政策支援等方面。

  “可以説,只要你有好項目,具有足夠強大的市場前景,我們都可以幫助這個項目得到産業孵化”,沈曉明坦言,“在逐漸完善的融資平台下,錢不是問題。”

  受惠群體範圍持續覆蓋中

  2015年,蘇州工業園區新一輪就業創業政策開始正式實施。在幫扶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方面,新政首次將就業困難人員擴大為就業困難群體,包括經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困難家庭的高校畢業生、被徵地農民中未就業人員和未正常繳納社會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四大類。

  “此次園區對就業困難群體認定範圍的擴充,目的在於實現對園區不穩定就業的群體進行盡可能的覆蓋,並實現動態跟蹤,這是園區的一次創新探索。”相關負責人解釋道:對於這四類群體,不僅將提供就業“一對一”援助,還將實行社會保險、崗位用工補貼,並鼓勵勞務合作組織吸納他們就業,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職業介紹獎勵。

  此外,無論是鼓勵自主創業,還是幫扶就業困難群體,降低門檻、提高補貼標準都是2015年新政實施的一大關鍵詞。

  針對初次創業或想擴大經營的人員,蘇州工業園區就業創業政策提供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和創業接力貸款,截至目前,830多人申請了小額擔保貸款,50多人申請了創業接力貸款,共貸出6300多萬元。新政實施後大大提高了創業接力貸款貼息力度。“原先是補貼一半利息,現在按照基準利率全額貼息。”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創業接力貸款的最高額度30萬計算,創業人員一年可以少付7000多元利息。”

  退休老有所養 看病多重報銷

  據介紹,自2004年起,根據國家統一部署,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每年持續增加,蘇州工業園區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每年增長約15%。2015年上半年退休人員中企業退休人員月標準由2054.94元增加至2277.38元,每人平均增加222.44元;享受園區企業養老待遇的被徵地農民及歷史遺留問題人員月標準由960.02元增加至1109.05元,每人平均增加149.03元;達到70、75、80周歲的企業退休人月標準由2748.83元增加至2779.45,每人平均增加30.62元。

  此外,園區社保中心還全力推進養老業務經辦能力建設,養老待遇領取地實現網上查詢,退休到齡提醒(提前3個月),退休審批情況網上查詢,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可多銀行綁定)。

  而自2013年1月1日開始,園區醫療保障體系則首次將自費醫療費用納入賠付範圍,成為了基本醫療保險的有力補充,形成了獨特的基本醫療保險與商業補充保險相結合的格局。

  “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項目是園區建立重大疾病保障機制的一個全新嘗試”劉澄偉介紹説,參保人員在一個保險年度內,在園區定點醫院和公立的定點門診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規定的自負和自費醫療費用,滿6千元即可享受800元的補助,超過6千元以上部分還可以分段累進進行按比例報銷。

  經過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的再次補償,園區參保人員在享受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及時享受到了補充保險的再次報銷,報銷比例總體提高約14%,進一步緩解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參保範圍也進一步覆蓋了園區所有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園區商業補充醫療保險保費,則由個人繳費和政府承擔相結合,目前個人每年只需繳納23元,其餘部分由園區政府承擔。

  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一直堅持把人人享有社會保障,作為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舉措,積極探索社保城鄉一體化,在保障層次上倡導均等可及,在管理服務上覆蓋各類人群,為老百姓穿針引線,努力建設成百姓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和諧幸福的新家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