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尊重基層首創 年內創10個食品安全示範縣
- 發佈時間:2015-05-07 14:36:18 來源:中國醫藥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前不久,福建省舉行全省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推進會,探討打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福建模式”。會議確立2015年福建省將完成首批10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示範縣(市、區)的創建目標。
“選取社會綜合治理比較成熟,食品産業聚集程度較高的、食品安全監管基礎較好的縣(市、區)先做。”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黃玲在推進會上介紹,福建將利用兩到三年時間,投入2000萬元財政預算資金,在全省範圍內,創建20個省級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可以針對一個行業,一片區域,甚至是一個村一個社區,關鍵是要有創新、要去實踐、要見成效。比如有的縣市在特色農業和海洋産業方面規模較大、管理規範,可以重點針對某一行業或某一産業,著力打造社會共治模式;有的縣市基層政府管理機構相對健全,社會治理經驗豐富,可以以某個行政區域為主,比如鄉鎮街道或社區村莊,探索實踐食品安全網格化治理模式;有的縣市域內人口集中度較高,地方特色食品消費量巨大,可以針對該類食品生産經營制定全鏈條的社會治理機制。
“正是因為食品安全內在的複雜性和多元性,食品安全的治理也必須依賴於各方的合力。”黃玲表示,食品安全與否,政府管制、行業自律、企業守法、消費者參與、媒體監督等缺一不可,它們共同構成了食品安全的責任體系。具體而言,各級政府要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監管部門要履行監管職責,企業要承擔首要責任,行業協會要發揮行業管理和行業自律責任,新聞媒體和消費者要承擔社會監督責任。這些責任落實到位,就共同築牢了食品安全的社會保障基礎,任何一方缺失都不行,單靠某一方更不行。
自去年福建省開展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以來,新組建的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就致力於推動社會各方切實落實職責、共同參與食品安全治理。省局部署實施了一系列工作,推進落實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去年,福建省局把“福建省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建設研究”列為重點研究課題,與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福州大學管理學院合作,深入開展研究,並在全國範圍內廣泛調研,形成了研究成果,為在全省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工作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結合全省實際,決定在全省開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經省食安辦和省局積極推動,在省財政廳的大力支援下,基本明確了全省食品安全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計劃,即利用兩到三年時間,投入2000萬元財政預算資金,在全省範圍內,選取社會綜合治理較為成熟、食品産業聚集程度較高、食品安全監管基礎較好的縣(市、區),創建20個省級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示範縣(市、區),打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福建模式”,並通過充分發揮示範區域的引領帶動輻射作用,有效增強福建省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準。
黃玲説,福建省開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工作,一是具備了良好的工作基礎,14年來開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成效顯著;二是全省上下,從省領導到各級監管部門對於開展這項工作都有清醒而堅定的認識;三是這項工作經過了前期深入的調研思考和科學的規劃設計,已經形成了明確、可行的實施路徑。因此,現在開展這項工作,可以説是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