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中藥注射劑産業光明前景可期

  • 發佈時間:2016-03-18 07: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長期困擾中藥注射劑産業化的産品安全有效、品質可控等關鍵技術問題,日前在廣東制藥企業麗珠集團和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的聯合攻關下取得重大突破。科研成果“中藥注射劑産品升級中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産業化”被授予2015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科研成果轉化後取得了可喜的經濟效益,也成為中藥注射劑産業化示範標本。

  數字化中藥的前世今生

  在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的展廳裏,靜靜佇立著一根長達2.23米的蒙古黃芪。這條“黃芪王”正在申報世界上最長的黃芪乾燥根吉尼斯紀錄。在距它500米外的自動化中藥生産線上,來自山西呂梁的黃芪和甘肅定西的黨參正在被提取精華,製成一種抗腫瘤的中藥針劑——“參芪扶正注射液”。

  黨參和黃芪作為兩味中藥,在我國有兩千多年的使用歷史。在利民制藥廠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合作研發注射劑之前,具有活血化瘀、提高人體免疫力效果的“參芪”,作為醫院製作的口服方劑也已經使用了近10年。東直門醫院李乃卿教授偶然發現,“參芪”作為腫瘤病人化療的輔助用藥,對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臨床效果特別好。

  1986年,利民制藥廠和東直門醫院決定共同研究參芪注射液産業開發。經過三年艱苦奮鬥,1999年“參芪”終於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簽發的正式生産批文,被命名為“參芪扶正注射液”。

  2000年,“參芪扶正注射液”銷售出12萬瓶,2001年達到30萬瓶。從2001年開始,利民制藥廠開始對參芪扶正注射液進行數字化探索,即對中藥的種植、提取製備及檢測等全過程進行標準化控制,以期品質穩定可控,力保産品安全有效。

  用科學的語言講好中藥故事

  據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曹暉教授介紹,中藥注射劑是指中藥材經提取、純化後製成的供注入人體的無菌製劑。目前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文號的中藥注射劑品種約130多種。曹暉説,如何科學、有效地控制中藥注射劑的品質,避免不良反應,尤其是嚴重不良反應的産生,是事關中藥注射劑産業生存發展的重大問題。

  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研發總監黃文華博士説,這個科研項目以參芪扶正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中藥注射劑品種為研究載體,圍繞産品上市後安全有效、品質可控、經濟學評價等關鍵環節,研究並攻克産品升級中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力圖進一步提高中藥注射劑産品的品質和安全性。

  從2009年至今,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蘇薇薇教授作為“廣東省企業科技特派員”駐點麗珠醫藥集團。蘇薇薇教授主持了國家科技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計劃項目“參芪扶正注射液指紋譜效學質控新模式研究及産業化應用”。

  蘇薇薇團隊建立了“參芪扶正注射液”指紋譜效學品質控制新模式,用指紋圖譜-藥效指標灰關聯度分析法,尋找“參芪扶正注射液”指紋圖譜與藥效的相關性,從原料藥材、半成品、成品等環節進行品質監控,保證産品品質。

  “我們希望以科學的語言講好中藥故事。這一系列的研究,就是回答了中藥注射液到底含有什麼成分,哪些成分對治療起作用、怎樣起作用,怎樣生産才能保證産品的品質均衡穩定。” 蘇薇薇説,“只有用與國際接軌的評價規範來促進中藥的發展,推動中醫藥的國際化才有可能。”

  科研團隊基本闡明瞭參芪扶正注射液復方的化學物質基礎。現已確定參芪扶正注射液中糖類、多肽與氨基酸類、黃酮苷類、生物鹼類、皂苷類等93個化合物結構式。結構明確成分的含量佔總固形物的80%以上。初步闡明參芪對腫瘤細胞磷脂代謝、糖代謝、嘌呤/嘧啶代謝以及氨基酸代謝的影響。為參芪産品的療效驗證、臨床組方的合理性等提供了科學依據。

  曹暉説,這次科研攻關採用國際通用的詢證醫學和真實世界研究技術,在全國完成參芪扶正注射液5萬例大樣本臨床安全性再評價監測,結果不良反應累計發生率僅為0.176%,為“偶見”級別,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在有效性研究中,科研團隊採用隨機對照實驗技術,在全國完成參芪扶正注射液580多例臨床研究,證明對非小細胞肺癌、胃癌化療患者療效確切。

  廣東省科技廳有關專家鑒定後認為,科研成果“中藥注射劑産品升級中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産業化”首次構建了參芪扶正注射液多項指紋圖譜,闡明瞭藥效物質基礎,構建了基於譜效結合的品質控制標準,使産品品質控制與療效直接關聯,保證産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均一性,對提高中藥注射劑質控水準具有突破性貢獻。

  中藥注射劑産業前景可期

  黃文華介紹説,未來10年全球抗腫瘤藥物的市場空間依然很大。據201 年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癌症報告》顯示,全球癌症病例呈現穩定增長態勢,由2012年的1400萬,將逐年遞增至2025年的1900萬。抗腫瘤藥自從2007年超越降血脂藥後,一直是全球醫藥市場的領頭羊,2012年的銷售額超過700億美元。

  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佔全球總數的約兩成。醫院用藥市場中抗腫瘤藥物的銷售規模近幾年一直穩步增長, 2014年大概規模為830多億元。

  在腫瘤、細菌和病毒感染、心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治療方面,中藥注射劑有獨特的治療優勢。中藥注射劑正成為我國制藥企業未來開拓國際市場頗具潛在優勢的項目。黃文華透露説,麗珠集團正在準備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申請“參芪扶正注射液”在美國開展旨在證明藥物有效性的第二期臨床試驗。這是打開美國市場的關鍵性一步。

  總部位於珠海市的麗珠集團擁有參芪扶正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銀黃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穿心蓮注射液等多個中藥注射劑品種,是廣東省內擁有中藥注射劑品種最多的企業集團。

  黃文華介紹説,麗珠集團先後投入4億多元將一系列産學研成果應用於産品産業化升級。麗珠集團進行了自動化控制提取車間、無菌製劑車間、全自動倉庫物流系統等的技術升級改造,建立了從源頭的藥材基地到提取物中間體、製劑、成品品質控制的全生産過程標準體系,進一步提高了中藥注射劑産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批間穩定性。

  科研成果“中藥注射劑産品升級中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産業化”應用在“參芪扶正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産品的生産升級、品質控制優化之後,産量和經濟效益均得到大幅提高。近3年來,參芪扶正注射液産量超過3000萬瓶,年均遞增15%,銷售額達40多億元。

  中山大學蘇薇薇教授團隊的核心技術已成功應用於丹紅注射液、參芪扶正注射液、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等中藥大品種的研究,這些中藥大品種的年産值合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