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取消中藥院內製劑審批可行嗎?

  • 發佈時間:2016-03-16 03:31: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合作交流中心原主任王承德呼籲取消中藥院內製劑審批。他認為,“中藥院內製劑是中醫院的一大特色,是中醫院臨床特色的體現,是老中醫經驗的結晶,代表一個醫院、一個專科、一個專家的特色和優勢,是專科發展的必然産物,每個好的中醫院或專科都離不開院內製劑。但由於院內製劑管理政策掣肘,出現嚴重萎縮,眾多製劑因審批困難而放棄使用,嚴重制約了中醫藥的自主創新能力,中醫藥科研受阻,中醫傳承發展受到挑戰。因此,取消院內製劑審批,充分發揮中醫藥專科特色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所謂“院內製劑”指的是醫療機構根據本單位臨床需要經批准而配製、自用的固定處方製劑,簡稱為醫療機構製劑或醫院製劑,只能憑處方在本醫療機構使用。像赫赫有名的協和硅霜、北京中醫醫院的紅紗條,北醫三院的鼻炎三號等等,都屬於院內製劑或是在院內製劑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些銷量不錯的院內製劑還發展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中成藥,如速效救心丸、三九胃泰沖劑、丹參滴丸、脈絡寧等,對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中藥産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譬如紅紗條,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就使得許多傷口潰爛感染的傷員避免了截肢的厄運。

  “協和硅霜”剛開始的時候也只是作為院內製劑使用,因為在保護皮膚,防裂、防凍、防燥方面表現良好,漸漸供不應求。1992年,北京協和醫院與外資合作成立了北京協和精細化學製品有限公司,專門生産銷售協和硅霜。雖已商業化生産,但目前的銷售也仍基本限于協和醫院內的小賣部及網站直銷。

  據筆者了解,近年來,隨著我國醫藥工業的迅速發展,許多大型綜合醫療機構的製劑室已不復存在,很多好的院內製劑也已消失不見。尤其是隨著國家對中藥製劑管理的日益嚴格,院內中藥製劑審批愈加困難。審批開發一個院內中藥製劑,幾乎與審批一個西醫新藥過程相同。研製週期長,難度大,開發成本高,這讓更多的院內製劑失去了發展空間。在中醫專科建設中,中、小醫院或社區醫院有特色的治療技術及研製的院內專科製劑難以應用;大醫院的“名方”、“名藥”,在中、小醫院也得不到發揚。甚至一些今天看來療效尚可的院內製劑,也面臨做不下去的問題。因此,對王承德的呼籲,許多中醫院長都紛紛表示支援。

  筆者以為,院內製劑是中藥新藥開發的重要源泉,經過多年臨床驗證,其安全性已得到有效證明,如能鼓勵更多的院內製劑朝新藥研製的方向發展,將是中藥新藥研發的一條重要途徑。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礎上,適當放寬院內製劑審批條件,不僅能讓更多的患者受益,而且還能為推動我國中藥産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何樂而不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