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前線評論 > 正文

字號:  

分級診療試點關鍵在強基層

  • 發佈時間:2014-10-13 09:40:58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分級診療的試點,意味著醫改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淳安是我省面積最大的縣,分級診療若能取得良好效果,將成為全市、全省的醫改標桿。

  破解看病難,不斷在找出路。

  國家衛生計生委近日提出,要逐步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今後除了危急病症等,看病應先去基層醫療機構,再去大醫院;如果直接去大醫院看病,自付費比例可能提高。分級診療將在黑龍江、浙江、甘肅等多省進行試點,其中杭州的試點在淳安縣,將從11月1日開始實行新規。

  看病難是個老問題。客觀地説,最近這些年,國家醫療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總體看來並不缺醫院和醫生,但為什麼大家總是覺得看病難?根子就在於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勻。人們看病喜歡去大醫院,哪怕是感冒也要去三甲醫院。於是乎,知名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門可羅雀。

  出現這種情況,不能一味責怪患者觀念陳舊。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大醫院的實力越來越強,基層醫療機構難見起色。要讓人們首診去社區醫院或鄉鎮衛生院,可能很多人心裏會有疑問:疾病的種類很多,基層醫生都能準確辨識嗎?萬一延誤了治療怎麼辦?

  打消患者的疑慮,首先要加強基層醫療建設,培養更多合格的全科醫生。按照分級診療的要求,小病在社區治療,大病的康復也在社區。這意味著基層醫療機構要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患者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服務。提供這一系列醫療服務,需要一定數量的全科醫生。

  醫改規劃明確,到2020年,我國要基本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這就意味著,屆時全國將有30萬—40萬名全科醫生。但據衛生部統計,2011年中國註冊全科醫生僅有8萬餘名。三年過去了,全科醫生的數量應當有所增加,但也不可能一下子達到醫改的目標。實行分診治療,讓患者有信心選擇基層醫療機構,首先還是得強化基層醫療機構的實力,培養足夠數量的全科醫生。

  全科醫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目前全科醫生還存在較大的缺口,不妨鼓勵大醫院的醫生尤其是名醫、名專家多走訪基層。在這方面,杭州已經展開了有益的探索,去年11月,市第一人民醫院託管淳安縣中醫院;今年8月,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託管三家鄉鎮衛生院。上級醫院託管下級醫院,將在醫療技術、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展開“傳幫帶”,促進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

  推行分級診療,還需要制度激勵,比如推行醫生多點執業。同時,還應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和大醫院的資訊共用,不妨讓基層醫院的患者優先獲得大醫院的門診和住院服務預約;在基層醫院用藥方面也應當逐步放開,讓患者在家門口能買到需要的藥品。因此,推行分級診療,不僅需要患者改變觀念,更需要衛生管理部門轉變觀念,在資金、制度、人才培養與激勵方面多向基層傾斜。

  分級診療的試點,意味著醫改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淳安是浙江省面積最大的縣,分級診療若能取得良好效果,將成為全市、全省的醫改標桿。我們期待,淳安分級診療的試點實施,能夠將看病難的“堅冰”,再打破一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