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醫藥 > 健康資訊 > 正文

字號:  

低鈉鹽送命? 專家:糖尿病患者不要選擇低鈉鹽

  • 發佈時間:2016-04-14 11:43:34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何雪華  責任編輯:吳起龍

  專家提醒:腎功能異常、排鉀功能受損、心臟功能異常、糖尿病患者不要選擇低鈉鹽

  低鈉鹽是“送命鹽”?上述網路傳言近日刷爆社交圈,柴、米、油、鹽,天天離不了,如此“大件事”,讓疾控專家、腎內科專家被一直追問。專家表示,低鈉高鉀鹽受限制的只是極少一部分病人,目前也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表明患者是食用了低鈉鹽而造成高鉀血症。

  “急診的高鉀血症越來越多,追問病史,許多人都是用了低鈉鹽,因為低鈉鹽比普通鹽貴,認為貴的就是好的。腎臟科醫生,天天講,就買最便宜的雪花鹽,不能買低鈉鹽,低鈉鹽就是高鉀鹽,是送命鹽,恐怕一般的醫生也不知道,或者也沒有注意,只有腎臟科醫生特別重視。我是覺得這個要轉的!確實息息相關。超市賣的低鈉無碘鹽,還是不要買了,只買普通的無碘鹽就好了!”上述網路傳言近日刷爆社交圈,廣東省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梁馨苓教授、深圳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科主任醫師黃薇教授專門接受採訪,並做出真正靠譜的各類人群吃鹽建議。

  高鉀血症,是指血液裏面的鉀離子超出正常範圍,並出現一系列臨床表現,腎衰竭是臨床引起高鉀血症的最主要原因。針對傳言所説的“高血鉀症越來越多”,梁馨苓教授説:“從我們醫院腎內科專科門診來看,並沒有看到患高鉀血症人群數量有明顯的增加,目前也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表明患者是食用了低鈉鹽而造成高鉀血症。”

  到底會不會真有人吃了低鈉鹽送了命?對此,梁馨苓教授表示,出現高鉀血症的大部分是慢性腎功能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如果是腎功能已惡化或已出現腎功能減退的患者,在服用了排鈉保鉀這類利尿劑,同時又吃了低鈉的鹽,是會令病人出現高鉀血症。”

  她指出,高鉀血症發生到一定程度,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嚴重時會致死。所以,有腎功能異常、排鉀功能受損問題的人,不要選擇低鈉鹽。

  黃薇主任進一步解釋,正常血鉀濃度對維持心血管功能等很重要,過高過低都可危害人體。人體依靠一套血鉀調控系統——鉀多了就通過腎臟、腸道、汗腺排泄走,也可讓血液中多餘的鉀在胰島素的作用下會隨葡萄糖進入細胞內。相反,如果鉀攝入不足,那腎臟就會減少鉀的排泄。

  有腎功能異常、排鉀功能受損問題的人,不能吃低鈉高鉀鹽,連普通鹽也要少吃。他們排尿少,多餘的鹽分排不出去,積蓄在人體組織之中,為了達成膜兩邊的平衡,便吸收水分來稀釋這些鹽分,結果人體組織積水,這便是腎臟病人水腫的根源。

  黃薇主任指出,還有心臟有障礙的人和糖尿病人,鉀的代謝可能存在問題,所以過多的鉀就可能導致“高血鉀”症狀,對這些人群來説,以氯化鉀為基礎的“低鈉鹽”就存在著風險,建議聽從醫生的指導適量使用。“就像每種藥物都有適用範圍和副作用一樣,低鈉高鉀鹽受限制的只是極少一部分病人,只要控制好適應徵,完全可以避免高鉀血症的發生。”黃薇説。

  此外,近期在社交網路流傳著“甲狀腺癌激增與加碘鹽有關”的説法,也讓市民擔心。對此,專家指出,傳言並無科學根據。其實碘缺乏、碘過量都可能導致甲狀腺疾病發生,從疾病預防的角度,加碘鹽能預防碘缺乏病,非常確切。專家建議,如確實擔心碘過量,一方面可控制吃鹽量,另一方面可到醫院做個尿碘檢測,查清體內碘水準。

  專家釋疑

  低鈉鹽有什麼好?少鈉高鉀有利降血壓

  黃薇指出,鈉和鉀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是體液中主要的電解質,對機體體液的均衡分佈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人體需要它們來維持正常生理功能。

  高血壓是目前人類健康的大敵,我國成人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30%,而防控高血壓,減少心腦血管受損害,日常飲食需要減鈉、增鉀。因為鈉鹽過多對人體可升壓,而鉀恰恰可抵抗其升壓作用。

  研究證實,鉀離子可誘導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增加患者尿中鈉的排出,使血容量降低,還可軟化血管,二者皆助降血壓。

  以成人計,人體每天其實只需要2.3克-3克鹽(氯化鈉)裏的鈉就夠了。因為人體攝鈉量不止從用鹽而來,人體每天需要2200毫克的鈉,但其中400毫克可從天然食物內獲得,用鹽需要折扣走這一部分。如100克麵包裏鈉含量達400毫克;經蘇打發酵的饅頭,100克裏就含160~200毫克的鈉。

  一般而言,只要不偏好腌肉、鹹魚等腌製品,食物攝鈉每人平均400毫克左右,扣除後仍可從鹽中攝鈉1800毫克,換算成食鹽量4.5克。如果愛吃發酵類、腌制類食品,則確實要稍減用鹽量。

  除了減鹽量,還有更好的辦法是改善鹽的結構,讓其“低鈉”“高鉀”。因此,低鈉鹽添加一定量氯化鉀,與普通鈉鹽相比含鈉低,富含鉀,即氯化鈉70%左右,氯化鉀30%左右,有助於人體鉀鈉平衡。

  我國人群鉀日攝入量僅為推薦量的40%

  其實我國目前還沒有鉀攝入的推薦標準,但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膳食指南均推薦鉀攝入為4.7克,成人尿鈉/鉀排泄比低於1。然而,我國人群鉀的日攝入量約為1.9克左右,僅為推薦量的40%,而平均尿鈉/鉀比為6,是歐美人群的2~3倍。

  因此,心功、腎功正常的人群,不僅無須擔心血鉀高,反而建議多吃含鉀量高的色彩鮮艷的水果,比如香蕉、橙子、橘子、橙子、蘋果、西瓜,建議每天吃2個蘋果的量。此外,堅果、豆類、瘦肉及海帶、木耳、蘑菇、紫菜都是含鉀高的食物。

  小連結:怎麼吃鹽才健康?

  健康人群:

  老年人:吃低鈉鹽為主,可以適當換換鈣鹽和硒鹽。

  孕産婦和兒童:以鋅鹽為主,並可以不定期吃些鈣鹽、硒鹽。

  青少年:鈣鹽為主,配合一些鋅鹽、硒鹽。

  中年人:最好幾種鹽交替吃。

  病人:

  甲狀腺疾病患者:低碘或者無碘鹽

  腎臟功能正常的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低鈉鹽

  尿毒症、心血管疾病患者、肝硬化腹水患者:少吃鹽

  特別提醒:

  無論選擇哪一種鹽,重要的是控制用量,儘量減少鈉的攝入,才是關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