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研發前沿 > 正文

字號:  

研究稱性病導致不育 迫使原始人放棄一夫多妻制

  • 發佈時間:2016-04-14 10:10: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美媒稱,喜歡原始人色情題材的那些人要失望了——科學家告訴我們,在人類悠久進化史的某些階段,原始人實行的其實是一夫一妻制。

  據美國沃卡蒂夫新聞網站4月12日報道,按照普遍的説法,更多的性關係意味著更多的子嗣,這是自然選擇最重要的推動力之一。那麼早期人類為何要堅持從一而終,跟達爾文對著幹?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的最新論文稱,這是性病在起作用。

  科研人員通過數學模型發現,性傳播疾病的破壞力足以迫使遠古社會最終將婚配行為從普遍的多偶制轉變為嚴格的單偶制,並開始懲罰那些管不住自己的男人。性傳播疾病似乎“促使人類婚配行為出現了由社會要求的單偶制”,“這就指明瞭社會性單偶制的出現方式,豐富了我們對由嚴酷懲罰推動的進化現象的理解”。

  報道稱,時至今日,性傳播疾病仍然比較可怕,但醫學已經能夠對付一些最凶險的性病。比如,引起梅毒、衣原體和淋病的病菌在現代抗生素面前幾乎沒有還擊之力。但在現代醫學出現以前,這些疾病是原始男女出現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

  進化生物學有一條通行規律——任何物種都會盡可能增加繁殖的次數。但是如果性病氾濫成災,引起不孕不育甚至導致死亡,那麼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多偶制會喪失吸引力。

  報道稱,科研人員希望知道性病氾濫能否在影響人類社會性行為方面發揮作用,於是建立了一套有趣的數學模型,模擬不同社會婚配行為的進化過程。他們利用這一模型進行了多種模擬實驗,考察對象包括30多人的狩獵採集型社會和300人的農業型社會,以及多偶制社會和選擇懲罰多配偶者的單偶制社會。然後,他們讓模型把30000年進化期內的情況模擬了2000次。

  科學家發現,小型多偶制社會基本可以在爆發性病疫情後恢復過來,但人口較多的社會就很難翻身了。於是,人口數量的模擬結果會急劇下降,而單偶制社會在繁殖方面的表現要比多偶制社會成功得多。科研人員還發現,假如單偶制社會“懲罰”多配偶者(把他們驅逐出去),整個社會的繁殖表現甚至變得更加出色,即使有勞動能力的多配偶者的減少會導致社會整體資源減少。換句話講,在性病高發的大型社會,單偶制的效果最好——而且應當不惜一切代價懲罰多配偶者。

  報道稱,不過在現代社會,這一套做法不一定是最優選擇。至少有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現代單偶制夫婦感染性病的幾率跟多偶制夫婦差不多,這是因為所謂的“單偶制”夫婦也很少按規則辦事。且時至今日,大多數真正傷害人們的性病是由病毒而非細菌引起的,對社會整體生育能力的影響沒有那麼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