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快遞三輪擬限速每小時15公里 快遞員:成慢遞了

  • 發佈時間:2016-04-14 09:52:03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李岳鋒 王途越 沈宇曄  責任編輯:王斌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放眼大街小巷,忙碌穿梭的電動三輪車可謂給當下的“網際網路購物”提供了方便,但由於標準不一、安全系數差等問題,也飽受詬病。近日,國家郵政管理局發佈《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這意味著醞釀已久的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國家強制性標準即將落地。

  但此次徵求意見稿中對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的車速、裝載品質等的規定卻引發不少快遞從業人員的擔憂。這個“新標準”究竟説了些什麼,又會對快遞行業未來的發展産生怎樣的影響呢?

  80後的小陳是中通快遞杭州公司的一名普通快遞員,一路看著中國電商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從以往只是在“雙十一”期間包裹數量較多,到現在每天都有上百件,只過了短短幾年的時間。他説,現在送快遞,沒有電動三輪車真不行:有些小巷子裏面車又開不進去,只能用電動三輪車。電動三輪車雖然説存在安全隱患,但肯定是這個方便,一趟就可以過去了。如果是人抱的話,車子停在路口,五箱貨折騰個一兩個小時很正常的,那貨就送不了了。

  可新出臺的《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卻讓小陳和他的同事們犯了難。因為意見稿對快遞三輪車車速做了細化規定,最高時速不得大於15公里。青島當快遞員的段師傅就説,跑到35公里一天能派一百多單。如果車速在15公里的話,一天少送三四十個件差不多。

  另外一名青島快遞員安師傅給記者算了筆賬,每名快遞員平均每天行駛里程在40公里左右,如果最高車速15公里,每天在路上的時間就有近3個小時。那樣的話就成了“慢遞”了,一天這麼多件怎麼送啊,光在路上趕路的時間了。

  意見稿還規定快遞三輪車整車品質要小于200公斤,最大裝載量要小于180公斤,對此從業人員又有不同説法。中通快遞青島市南區分部負責人遲梁認為,一車半箱貨拉過來,載重大約兩噸七八,一個快遞員均攤都超過200公斤了,如果是180公斤的話,要不就是我們快遞員甩貨,要不就是快遞員超載,反而也是增加了危險的情況。

  此外,《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還規定,快遞用電動三輪車必須採用封閉貨倉車體,這也就是説,現在市面上快遞員用的絕大多數電動車都是不符合標準的。

  因此,該國標一旦確定,各大快遞企業需要按照新標準採購車輛,快遞業或將迎來換車潮,這對於快遞企業來説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中通快遞遲梁説,就按中通的數據算,一天的派件量是5萬票左右,每人平均派件100票,企業採購電動三輪車大概500輛左右。快遞用三輪車標準是好事,但是對於企業來説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也希望能有一些相關的補貼之類的或者是政策上的支援。

  看來,“新標準”的實施會對當下快遞行業帶來一定的影響。但由於快遞三輪車長期存在著標準不一、安全系數差等問題,讓改革也變得迫在眉睫。而此次制定的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國家強制性標準,科學設定了快遞三輪車在安全等方面的技術底線和技術門檻,為完善相關制度規定、提升車輛生産品質、改進車輛管理、保障交通運作安全,都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相信對規範整個快遞運送鏈條都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徵求意見稿的公佈,也引起了相關行業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討論。記者為此探訪了多位業內人士,他們對這份徵求意見稿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目的都只有一個:希望能夠疏通未來快遞行業的“最後一公里”,兼顧效率與安全。

  去年,我國快遞業的業務收入、業務量分別達到2760億元、206億件,同比增幅為35%、48%,日均服務用戶達到1.1億人次。京東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總裁劉強東表示,出臺國標來規範快遞用電動三輪車,首先要解決城市快遞用車的道路行使權。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電動三輪車是最後一公里目前能找到的最適合的運載工具,現在遇到的困難是很多城市禁止電動三輪車上路,員工就不得不騎著大28自行車去送貨。

  記者調查發現,採用直營模式的順豐速運選擇採用大型送貨車加小型麵包車和小推車這樣的方式來送貨,同時通過在城市中安排大量的流動服務車和人手來解決網點快件堆積人手不夠的問題。以杭州為例,順豐速運有100多個服務點,派件員超過7000人。大件都有麵包車。大的貨車拉到點上卸完貨之後,小麵包車繼續撥過來。現在流動服務車增加了好多,一直在為點上服務。

  據了解,順豐速運這一模式對於很多推行加盟制的快遞企業來説有著很大難度,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某快遞公司員工表示,即使不考慮公司增加的人力和物力,也會對城市交通造成更大壓力。

  杭州老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設計總監王強表示,今年省政府十件實事中提到要新建3000個城市社區智慧投遞終端。這是現階段解決快遞最後一公里的很好嘗試,但真正要緩解快遞最後一公里的難題,需要社會多方面共同努力。通過E郵櫃這個項目的普及,對於用戶來講服務就能得到延續,服務也能越做越好。後面可能看到更好的服務出現。

  中國快遞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慧德表示,未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快遞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快遞配送終端必須納入城市的基礎建設中:根據小區的規模大小,在建造的時候,開發商應該建造有智慧快遞超市屋,然後幾個小區形成一個網格化的智慧快遞網,這樣有利於“最後一公里”的解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