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國企改革當前運作喜憂參半 改革試點加速鋪開

  • 發佈時間:2016-03-29 07:59:2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王俊嶺  責任編輯:吳起龍

  分類施策強監管 有進有退布全局

  國企改革從“設計圖”走向“施工場”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佈了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情況。其中,國有企業利潤數據的不佳表現引人關注。同日,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亦透露,從今年開始國企改革的重點將從框架設計轉向全面落實。專家指出,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國企改革也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未來,改革的核心要聚焦于釋放國有企業活力,使之既能生産出滿足國內民眾日益提高的消費需求的産品,又能在海外一展身手,形成良性競爭的格局。

  當前運作喜憂參半

  眼下,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很多積極信號,但國有企業的“競技狀態”卻並不能讓人完全滿意。

  數據顯示,1—2月份,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71.3億元,同比下降14.5%。而同期,我國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16.1億元,增長6.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925.1億元,增長5.6%;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03.7億元,增長高達7.5%。

  儘管整體盈利表現差強人意,但一些國有企業在技術改造、産品研發、科技創新等方面還是有所斬獲。例如,中煤集團積極開展産學研合作,在國內外無可借鑒經驗的背景下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關,最終克服了礦井逐漸向深部延伸時所面臨的地溫升高、瓦斯濃度增大等難題。再例如,國家電投嚴格按照國際核安全標準開展核電關鍵設計軟體自主化研發工作,開發出我國首套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核電廠核工程設計與安全分析套裝軟體,進一步縮小了與西方國家的差距。

  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繆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國企、民企、外企的經營機制確實存在一定差別。新常態下,無論是商業環境、外部需求,還是行業調整,都會讓原來適應“舊常態”的經營管理模式顯得“力不從心”,進而凸顯了決策效率低、行政成本高、適應能力差等弊端。

  改革試點加速鋪開

  改革“藍圖”已經繪好,加緊“施工”方見實效。日前,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表示,從今年開始,國企改革的重點將從框架設計轉向全面落實。除繼續修改和出臺還沒有出臺的文件外,重點是抓好改革試點工作,取得經驗後將儘快推開。他介紹,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抓緊制定改革試點的具體方案,下半年有望全面推開。

  在央企整合方面,“力度加大、步伐加快”無疑成為了今年改革的關鍵詞。季曉南表示,未來中央企業的重組整合將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著力解決中央企業之間同質化競爭的問題;二是著力解決部分中央企業嚴重虧損的問題;三是既有縱向重組整合也有橫向重組整合;四是重組整合與壟斷行業的改革結合進行;五是在中央企業數量減少的同時,企業的資産規模會越來越大。

  “國有企業並不缺乏人才,如何激發企業活力才是關鍵。這就需要廣大國企能夠獲得充分的‘授權’與‘放權’。”繆榮説,十多前年,中國所處的經濟環境是加入WTO後內外需蓬勃向好,而如今則是全球經濟艱難復蘇,結構調整、新經濟、新業態等成為了主旋律。因此,對國有企業的考核標準也不應再拘泥於以利潤為導向的傳統“粗線條”模式,而是應該強調企業自身的靈活性與戰略創新。

  繆榮進一步指出,與規模體量龐大、行業地位較高的中央企業相比,“主業核定”式的管理對地方國企顯然束縛性更強一些,因此改革中急需提高地方國企經營的靈活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更好地融入新業態,發揮職業經理人的創新能力。

  改革仍是“定海神針”

  那麼,國企改革在“施工”時應注意些什麼?其對轉型中的中國經濟又將産生哪些影響呢?

  在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看來,改革既要明確國企定位,有進有退確定戰略佈局,還要厘清政企關係,加強監督;既要分類設計運營機制,還要構建國有資産全民共用的受益機制。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則指出,國企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糾正行政性壟斷所導致的市場扭曲和資源錯配,具體可細化為5個目標,即:治理産能過剩、推動“僵屍企業”退出、釋放更多要素資源、釋放市場空間、支援創新企業發展。

  “我國鋼鐵産量巨大,但每年卻還需要進口不少的優質鋼材。為什麼呢?歸根到底是産品的品質和競爭力不行。事實上,由於過去中國的發展階段比較低,企業的很多生産環節乃至生産系統都是‘低成本導向’。也可以説,當前中國經濟的一大問題就是優質日常消費品和服務的供給不足。”繆榮説,國有企業不僅是供給側改革的主戰場,而且也是中國經濟穩增長的中流砥柱,因此國企改革既要堅持用好已有經驗,也要注意循序漸進。

  與此同時,專家還強調,開拓海外市場時避免國企之間的惡性競爭亦是國企改革的任務之一。

  “現在我們很多國與國之間的項目都是依託國企承擔的。未來,對於中國競爭力較強的行業,國企之間需要加強協調,避免相互壓價;而對於競爭力不強的行業,國家則可以鼓勵更多國企赴海外參與競爭,從而促進行業發展。”繆榮提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