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十項改革試點”引中國國企改革進入落實年

  • 發佈時間:2016-02-25 20:4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劉辰瑤)國務院國資委25日召開媒體通氣會,對外披露“十項改革試點”工作計劃。繼2015年《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與相配套的11個專項改革意見相繼出臺後,新一輪試點工作的展開正式將國企改革推行至落實階段。

  作為2016年國資委的改革首秀,“十項改革試點”除部分內容與2014年7月已發佈的四項改革試點有所重合外,國企改革中的焦點命題——混合所有制、薪酬分配、員工持股央企兼併重組等均被列入本輪試點範疇。

  根據試點工作計劃,2016年上半年將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確定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並著手制定試點實施方案,下半年正式啟動。

  “這些領域能夠實施混改,其他領域將不會再有更多的顧忌。”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喜亮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領域被納入試點是對社會關注的回應,也表達了頂層設計對改革的決心。

  2015年9月,中國國務院下發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思路理解為對“制”的突破。

  徐善長直言,過去一些金融行業引入了戰略投資人,均為只看重財務性收入的“消極股東”,與國家對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要求不相符。以本輪十點為例,徐善長認為旨在公司制、股份制的改革上有做突破,使整個法人治理結構和公司制産生變化。“通過試點,看混合到什麼程度能對公司治理結構有根本性影響。”徐善長透露,目前發改委正在上述關鍵領域做基礎性工作,進行選擇和方案的研究。

  除上述領域的“混合”外,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副局長林慶苗透露,本輪試點工作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方面還涉及三部分內容:加大中央企業股份制、公司制,在集團層面引入戰略投資者;深入推進符合條件的企業整體上市;鼓勵少數混合所有制企業進行員工持股。

  “讓員工和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成為好的長效激勵機制,這樣的試點總結經驗後可以逐步推開。”林慶苗説。

  相較國有獨資企業,張喜亮認為,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的企業,更具備實施員工持股的條件,有助於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發揮員工參與、監督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兩年前的“限薪令”出臺後,2015年起72家中央企業超過200名高管薪酬全部縮水,而象徵高薪的職業經理人卻因缺乏相應制度遲遲未能鼓起腰包。

  對此,在本輪試點中設立的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試點、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企業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均將解決上述問題。

  人社部勞動關係司巡視員茹英傑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上述試點主要是和董事會、公司制改革特別是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改革相銜接,試點的主要內容是董事會和職業經理人如何協商制定職業經理人薪酬分配機制,以及薪酬分配的水準、結構、分配形式、完善中長期的激勵機制等。

  茹英傑透露,將考慮在推行職業經理人試點和董事會試點中間選擇4至6家進行薪酬試點。“目的是為了吸引具有真功夫、被市場充分認可的職業經理人,到國有企業做一次創業。”

  記者從媒體通氣會上獲悉,上述試點企業名單將在下周上報至國資委改革領導小組,之後將很快公佈。此外,不但所有試點工作計劃在年內落地,近期還將再出臺一批國企改革文件,與此前的相關意見共同架構起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

  “試點工作更重要的實際上是一種容錯的機制。”張喜亮告訴記者,國有企業改革任務艱巨複雜,試點工作無論成功與失敗都是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貢獻。(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