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截至明年底公立醫院在京將全面破除以藥補醫

  • 發佈時間:2016-03-17 09:38:43  來源:新華網  作者:肖瑋  責任編輯:王斌

  公立醫院改革滯後一直拖累新醫改效果,針對這一痛點,作為國家第一批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北京市昨日發佈公立醫院改革“大招”。這一醞釀多時的《北京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指出,到2017年,本市公立醫院要全面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此次北京公立醫院改革方案,可謂是一劑‘猛藥’,時間也非常緊迫,要想如期完成存在一定困難,但更重要的是,公立醫院改革向來十分複雜,要想讓效果持續,必須多方入手‘調理’,不能追求短期效應。”上海交大衛生政策與醫務管理研究所研究員汪兆平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根據方案,在總結北京友誼醫院等5家醫院的試點經驗後,全市公立醫院將加快推進醫藥分開。具體方式包括:統籌考慮各級醫院特點,制定有利於實現分級診療的醫事服務費價格政策,醫事服務費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實施醫藥産品陽光采購,改革支付方式,加強醫院內部管理,完善政府投入方式,切實降低醫藥價格;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逐步理順公立醫院補償渠道,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探索患者可自主選擇在醫院門診藥房或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的途徑,破除以藥補醫機制。

  自2012年起,北京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同仁醫院、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5家市屬醫院分三批實施醫藥分開,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北京市醫管局局長封國生此前表示,截至去年2月底,5家試點醫院門診醫保患者的藥品佔比由過去的70%下降到了現在的58.8%,門診次均醫療費用減少了54.84元,次均藥品費用(門診看一次病的用藥費用)減少了82.85元。患者個人的自付費用減少了60.4元。

  北京市醫改辦相關負責人指出,新落地的公立醫院改革方案,為達到“騰空間、調結構”目的,取消藥品加成,實施陽光采購,為醫藥分開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騰出空間。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新政對不同區域、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公立醫院,在醫保支付、價格調整、財政投入、績效考評等方面實行差別化的改革政策。

  北京商報記者也注意到,方案指出,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建立公立醫院醫藥分開的運作新機制過程中,市屬醫院、區屬醫院、國家衛計委委屬委管醫院醫藥分開工作,由各醫院上級單位負責組織實施;軍隊、武警部隊、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舉辦的醫院,由各舉辦單位負責組織實施。對此,汪兆平分析,北京公立醫院的上級單位非常複雜,且沒有一個能夠統籌管理的部門,這增加了改革的難度。

  另外,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方案中涉及“北京要改革醫院藥事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總藥師制度,開展處方負面清單管理和處方點評”的提法非常新穎,具體操作方式很可能是在醫管局藥事處下設總藥師辦公室,從市屬三級醫院中聘請藥師,負責多家醫院用藥品質與安全,防治用藥過度。不過,三級醫院中一直設有藥師一職,但對過度用藥等問題並未起到很大的管控作用,未來總藥師制度如何執行還有待細化方案。

  “其實,幾年前國家衛計委就曾提出,到2015年要破除以藥補醫,但現在來看,時間節點正不斷後移,也折射出這一政策推行的難度很大。”汪兆平説,“破除以藥補醫,不是簡單的取消藥品加成,當醫生服務價格過低、藥品招標採購存短板以及大型公立醫院長期佔據市場壟斷地位等行業痼疾難破,通過高壓手段可以短時間見效,但要想長期切斷以藥補醫的利益鏈,必須多政策共同推進,互為支撐。”(肖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