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假一賠三竟收到四雙冒牌鞋 電商購物假貨維權難

  • 發佈時間:2016-03-17 09:38:0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薛松  責任編輯:王斌

   假一賠三竟收到四雙冒牌鞋

  “新消法”實施兩年來,不少網購消費者吐槽:買到假貨可“退一賠三”看起來很美,但實際上獲得賠償並不容易。記者從一些網購投訴平臺上了解到,大量消費者要求“三倍賠償”最終無果,艱難漫長維權之後,也僅僅獲得退還貨款的補償。

   買到假貨僅獲象徵性補償

  賀先生在某電商買了一台空調,産品介紹頁面稱該款空調採用全直流變頻技術,內外電機均採用高效塑封電機。結果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此品涉嫌虛假宣傳。投訴到電商,客服稱廠家拒絕賠付,説是生産批次問題。最後電商依然沒有承認是虛假宣傳,只是給了500元消費券作為補償。

  張女士在某電商平臺上購買了鑽石吊墜,“網頁上明確標明是18K金18分的,發貨單標注也是18分,結果收到的實物卻是5分的。”最終該電商按原網頁宣傳重新發貨,另外給用戶50元象徵性補償。

  還有消費者稱:“在網上看到耐克運動鞋688元一雙,賣家説假一賠三。可是等今天快遞來了,我打開一看,竟然是4雙假耐克鞋。”

   “退一賠三”成本高執行難

  以前,消費賠償原則是“退一賠一”,“新消法”則變為“退一賠三”,而且還規定了保底金額為500元,即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按500元算。此賠償原則僅針對經營者存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但不少電商平臺卻執行低於“退一賠三”懲罰性賠償標準,而且該服務還對賠償商品的範圍進行劃定,買到假貨的消費者要獲得賠償並不容易。在某電商平臺上,規定消費者只有購買了支援“假一賠三”特色服務的商品才可以申請賠償,否則消費者只能與賣家協商處理。

  更為惡劣的是,一些商家跑路了事。記者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看到,涉假問題最突出的是賣家出售假小米和假iPhone手機,多家店舖售假後關店跑路,部分投訴人獲得電商墊賠款。

  IT知名律師趙佔領指出,即便參與了“假一賠三”,消費者維權也比較困難,比如有時難以證明賣家的真實身份、維權成本高、執行難。

   中消協:

   17家電商平臺重點處理

  中消協日前宣佈,從即日起,在京東、淘寶等17家電商平台啟動電商消費維權綠色通道(直通車)平臺。該維權平臺將依託中消協現有的投訴與諮詢系統,增設電商企業(平臺)處理投訴連結通道。今後,消費者無論身在何地,如果在網購時遇到消費糾紛,可以投訴到有管轄權的消費者協會。當地消協組織在接到投訴後,如果發現投訴涉及這17家電商,就可以通過該平臺將投訴直接轉移到電商的售後服務系統。電商收到投訴後將會把該投訴提高一個級別,進行重點處理。

   離奇賠償1

   補償消費券

  賀先生在某電商買了一台空調,結果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此品涉嫌虛假宣傳。最後電商只是給了500元消費券作為補償。

   離奇賠償2

   象徵性賠50元

  女士在某電商平臺上購買鑽石吊墜,“網頁上標明是18K金18分的,收到實物卻是5分的。最終電商重新發貨,另給用戶50元象徵性補償。

  離奇賠償3

   直接發4件假貨

  還有消費者笑稱:“在網上看到耐克運動鞋688元一雙,賣家説假一賠三。可是等今天快遞來了,我打開一看,竟然是4雙假耐克鞋。”(記者薛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