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地方環保問責加碼:多地主管領導被紀檢機關追究

  • 發佈時間:2016-02-24 07:12: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彪  責任編輯:王斌

  “將全面開展環境保護督查,強化督政問責。”在今年2月中外媒體見面會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介紹2016年環保工作安排時説。

  近日,因大氣治理不力,石家莊市紀檢監察機關按照管轄許可權,對9個縣(市、區)的8名縣(市、區)主管領導、54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責任追究。

  與此同時,因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執行問題,衡水市紀委監察局立即啟動了問責機制,責成相關縣市區紀委監察局調查核實,對23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追究問責。湖北省紀檢監察機關近期聯合環保部門,共有23名幹部和相關人員被問。2015年底,廣安市紀委也首次問責揚塵污染防治監管責任人。

  記者注意到,相比於此前由環保部參與的環境問題問責,此次地方在環保督政問責上的主動性明顯加強。

  3年督查所有地市

  陳吉寧指出,2016年環保領域改革將深入推進。將全面開展環境保護督查,強化督政問責。

  同時,陳吉寧介紹,各地去年共對163個市開展了綜合督查,對31個市進行了約談,對20個市縣實施了區域限批,對176個問題進行了掛牌督辦。希望用3年左右的時間對全國所有地市進行一次督查,真正落實地方政府的責任。

  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十四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的《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提出了“黨政同責”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央環保督政問責力度加大,環保督查趨嚴的背景下,環保問責也在快速向地方傳導。

  據了解,在前一段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有關縣(市、區)應對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被省、市督導組通報。對此,石家莊市紀檢監察機關成立調查組,對有關問題進行了調查核實,並根據《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問責暫行辦法》,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分別對晉州市、靈壽縣、趙縣、藁城區、裕華區、橋西區、平山縣、鹿泉區、礦區的主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進行了責任追究。

  今年初,湖北紀檢監察機關聯合環保部門,對部分地方政府及企業環境違法和項目建設審批監管不力問題進行調查,並責成相關地方紀檢監察機關進行了處理,共有23名幹部和相關人員被問責。一名市級人大常委會委員因阻攔執法及毆打環保執法人員,被罷免職務。

  記者梳理髮現,去年底以來,河北、湖北、河南等多地針對環保不力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問責,相比于一年前,環保督政問責的力度明顯加大,且地方政府表現得更加主動。

  有業內專家告訴記者,通過問責的手段強化地方政府的環保責任,對於推進環保工作將起到更為關鍵的作用。

  多地相繼劃設問責“紅線”

  綠色發展成為“十三五”發展理念之一,如何扭轉地方政府重經濟、輕環保的慣性思維,環保問責覆蓋正不斷向基層延伸。

  今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在福州與該省九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黨政主要領導簽訂了《2016年度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意味著,除了市長,各設區市的書記也要簽訂環保“軍令狀”。同時,責任書包含七項內容,分別是:堅持綠色發展、改善環境品質、強化節能減排、加強生態保護、強化環境監管、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目標責任。

  與此同時,江西省在建立省、市、縣三級“河長制”組織體系的基礎上,2016年進一步建立覆蓋到鄉鎮的“河長制”,將環保問責覆蓋至鄉鎮一級。

  除了問責覆蓋面的不斷擴大,各地也在紛紛劃定自己的環保問責“紅線”。

  長沙市出臺《長沙市較大環境問題(事件)責任追究辦法(試行)》,明確環境問責5種情形和問責對象,對落實環境保護責任過程中不履職、不當履職、違法履職,導致較嚴重後果和惡劣影響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問責。

  包括發生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的;在環保工作中失職瀆職,或對已發生的環境敏感問題不重視、應對處置不當,導致事件惡化,造成較壞社會影響的;未完成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任務,或發生其他較大環境違法事件,導致上級對長沙市實行全市域區域限批或局部限批、扣減環保專項資金等懲罰性措施的;不執行市委、市政府有關環保重大工作部署,情節嚴重的;發生其他較大環境問題(事件)需要問責的。

  今年2月,株洲市也發佈《株洲市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及《株洲市環境問題(事件)責任追究辦法》,確定對6種情形將啟動環保問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