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第三方支付進入洗牌高發期 未來監管將更嚴厲

  • 發佈時間:2015-09-21 08:58:14  來源:人民網  作者:陳潔  責任編輯:馬藝文

  2014年以來,預付卡行業步入轉型之年,特別是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預付卡行業依託的企業福利與禮品等傳統發展模式受到限制,預付卡發行數量逐漸萎縮,預付卡行業沉澱資金減少,這使得許多預付卡企業無奈開始轉型、投靠大企業或直接被收購。

  在這種背景下,預付卡機構只能轉型。增添網際網路支付業務、增加地域等方式豐富業務場景,根據機構的資源優勢以及企業特色推出一系列特色卡産品來優化業務格局,只有這樣,預付卡公司才能生存下去。可以預見,未來監管方面更加嚴厲,預付卡行業運營更加困難。在愈演愈烈的支付競爭中,這一舉措讓第三方支付更加聚焦于支付場景的開發,對各種違規行為有一定的心理遏製作用,行業洗牌來臨。

  第三方支付監管趨於嚴格,市場開始正視預付卡亂象。

  今年5月中旬,白領林琳來到上海黃浦區一家日式美發中心,經不住店員推銷,充值5000元辦理了一張會員卡,可享受剪髮五折及其他增值服務。結果兩個月後再度光臨,卻發現這個曾經人氣頗高的理髮店早已人去樓空。

  記者通過梳理各地典型案例發現,預付卡消費糾紛主要集中在服務業,特別是在美容美發、健身、餐飲等領域,這其中,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及個體戶逐漸成為跑路、糾紛的重災區。

  “小店往往都是借款開業,走在資金鏈上。”南通某連鎖健身會所負責人徐旭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對於剛起步的個體戶,發放預付卡可以帶來相對大額收益和固定客源,還省去了同等款項的借貸利息。

  去年初,徐旭在南通最繁華的商業區經營起一家健身會所,百餘平方米的店面加上器械總投資在120萬元,然而開業不到三個月,會所通過一系列優惠酬賓活動就吸引了近400位會員加盟,入會均儲值2000到50000元不等的費用,“光是這一項,我大概掙了80多萬元,很快就回本了”。

  而林琳遭遇“店跑跑”後,曾試著撥打12315投訴,但被告知這家店未進行任何預付卡備案登記,更沒有存管資金,“考慮到維權難度很大,想想還是算了。”林琳無奈地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2014年以來,第三方支付企業頻頻曝出危機。原先低調的預付卡行業2014年下半年以來也顯得不太平靜,知名養生機構康駿養生會館因資金鏈問題導致上海部分門店關閉、暢購卡突然被停用事件便折射出單用途預付卡的一些問題。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監管趨嚴,預計部分支付企業面臨轉型。從去年開始,隨著經濟增速下滑,預付卡行業傳統發展模式受到限制,預付卡行業沉澱資金減少,一些企業不得不裁員縮減團隊,開始考慮轉型,“抱腿”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甚至直接被收購。

  易觀智庫分析師郝竹婧進一步指出,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因此面臨巨大壓力。在受到支付寶、財付通和銀聯等大企業的競爭下,它們的支付業務利潤有限;他們曾一度以為可以當作救命稻草的P2P資金託管的業務,也已經漸行漸遠。

  第三方機構頻現挪用醜聞

  8月28日晚間,央行表示,依法登出了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支付業務許可證》,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由此,易士成為首家被登出《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其實,易士在去年下半年就出了問題,目前已經進入司法兌付階段。易士公司成立於2007年10月,註冊資本為1億元。

  央行稱,易士于2011年12月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獲准在浙江省開展多用途預付卡發行和受理業務。央行在行政執法中,發現易士公司存在以下嚴重違規問題:一是通過直接挪用、向客戶賒銷預付卡、虛構後臺交易等方式,大量違規挪用客戶備付金,造成資金鏈斷裂,預付卡無法使用,持卡人權益嚴重受損;二是偽造、變造支付業務、財務報表和資料,欺騙、掩飾資金流向;三是超範圍違規發行網路支付産品。

  浙江易士公司本質上是一家商業企業,與商業銀行不同。預付卡發行本身是企業行為,是企業代客戶保管預付資金,是一種零售支付工具。消費者購買易士卡,是在認可易士公司商業信用以及其代為保管資金能力的前提下,向其轉移了一定的預付價值。這與銀行存款有本質區別,不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易士公司應當向消費者進行相關風險提示,這也是央行對易士公司的要求。發生資金損失時,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合同約定確定賠付責任。

  有法律界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第三方支付機構存在巨大的資金沉澱,很容易被挪用投資以獲取額外收益,這就存在風險,影響客戶資金結算的安全,進而引發社會不安定因素。而且在發現風向不對的情況下,第三方支付機構還存在卷款潛逃的風險。

  2010年6月,央行正式對外公佈《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對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實施正式的監管。根據相關規定,非金融機構提供支付服務需要按規定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2011年5月26日,央行公佈了首批《支付業務許可證》,共頒給27家單位。

  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網際網路支付市場規模約為2.4萬億元,同比增長29.8%,環比增長3.4%。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約為2萬億元,同比增長39.2%,環比增長11.7%。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方支付行業迅猛擴張的同時,部分第三方支付企業將許可證認作“畢業證”或者“保證書”,一味追求規模的擴張,而逐漸忽視了對資金流的風險控制,導致盤子過大、資金週轉出現了較大問題,挪用客戶備付金、偽造財務報表、打起了監管的“擦邊球”等現象開始出現,最終將自身推向了違法違規的不歸路。

  易士的案例表明,央行此番“敲山震虎”的舉動,第三方支付行業勢必迎來一輪洗牌,優質的平臺將加強風險控制,劣質的平臺則將被市場淘汰。

  大資金沉澱易被挪用

  “融360”CEO葉大清向記者介紹,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主要包括收單手續費、備付金利息收入、預付卡利息收入、平臺搭建利潤。網路支付佣金水準和銀行卡收單業務差不多。但是,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的直接收益很少,會産生大量的沉澱資金,這些資金的協議存款利息是其收入最主要的來源。

  在近年的監管中,央行明確表示,客戶備付金不屬於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産,支付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佔用;規範客戶備付金的存放、歸集、使用、劃轉,資金要全額專戶實施銀行存管並封閉運作和使用;要求存管銀行監督備付金使用情況,拒絕違規使用。

  但事實上,發卡機構的賺錢野心遠不在這些手續費上。有業內人士透露,第三方支付機構挪用備付金來理財或者做其他經營項目已成為業界的“潛規則”。雖然央行要求支付機構必須將客戶資金交由商業銀行進行第三方資金託管。但是各家銀行為了吸引存款,並未完全履責對資金流向進行監控。而支付企業的資金根本也未能合規進入備付金專戶,不乏同時拿到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雙牌照的企業隱瞞了預付卡銷售真實記錄,多售少存。

  近日央行的一份內部報告,列舉了近年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風險案例和支付系統漏洞。這份報告稱,支付機構普遍未落實賬戶實名制、挪用客戶資金事件時有發生、風險意識薄弱、誇大宣傳、虛假承諾等。

  宏觀經濟分析師陳宇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預付卡公司出現問題,一般是託管銀行管控不力導致備付金被挪用;或是通過代理渠道繞過了備付金監管,而資金基本被挪作了投資、放貸之用。

  消費者的資金之所以會被挪用,與第三方支付的備付金管理漏洞不無關係。陳宇炎告訴記者,按央行備付金監管辦法,每一家預付卡公司都對應一家商業銀行作為備付金託管行。預付卡公司多通過商業代理和異地代理模式開展業務。不過,異地代理沒有被納入備付金監管中去,通過異地銷售獲得的資金可直接進入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其他結算賬戶。這就存在消費者資金被挪用的可能。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資金鏈斷裂這種情況一般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建了資金池,進行短期借貸式的挪用,例如過橋借貸,但是過橋資金如果沒及時回籠就會出現問題。

  除了挪用備付金,根據央行的報告顯示,支付賬戶還普遍未落實賬戶實名制。據公安部反映,不少機構為“黃賭毒”、洗錢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便利。某支付機構通過開立大量假名支付賬戶,為境外賭博機構提供支付交易高達數千億元,非法跨境轉移資金風險巨大。

  另外,部分支付機構風險意識薄弱,客戶資金和資訊安全機制缺失,安全控制措施不到位,對消費者的資訊和財産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甚至可能將相關風險引導至消費者的銀行賬戶。今年1月,某支付機構洩露了上千萬張銀行卡資訊,涉及全國16家銀行,截至7月31日由於偽卡形成的損失已達3900多萬元。

  預付卡行業自被央行“正名”以來,已經走過了5個年頭。2010年,央行發佈《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將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作為三大非金融機構服務之一後,預付卡行業逐漸邁向“正規”化,並出現快速發展。在2013年央行發佈《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後,預付卡行業野蠻生長正式結束,開始步入“自律”時代。

  而另一方面,種種跡象也表明,預付卡市場出現發展瓶頸。記者注意到,2014年以來,預付卡行業步入轉型之年,特別是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預付卡行業依託的企業福利與禮品等傳統發展模式受到限制,預付卡發行數量逐漸萎縮,預付卡行業沉澱資金減少,這使得許多預付卡企業無奈開始轉型、投靠大企業或直接被收購。

  違規不斷暴露監管更嚴格

  事實上,對第三方支付市場來説,8月簡直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劫難”。

  自2011年開始,央行開始放開牌照限制,但從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節奏來看,近年來明顯呈現出了收緊的趨勢。自從2013年7月份發放第七批支付牌照以來,到15年4月份最近一次公佈的第八批支付牌照,僅有廣東一家國企背景的平臺獲批,也就是説發放牌照這個關口以後基本上不會再輕易放開了,因為目前市場上的牌照已經夠多了,有270張,剩下的就是如何做優勝劣汰和資源優化配置了。

  而繼網際網路金融“基本法”出臺後,央行又于7月31日發佈《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第三方支付再次進一步規範監管,重點是對網路支付平臺賬戶體系的監管。

  這份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徵求意見稿”,主要涉及到落實賬戶實名制、限制轉賬額度、對非支付功能的限制等內容,直指網貸行業的命脈和第三方支付業務的重點——資金存管。同時,禁止第三方支付機構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資金託管賬戶。再次重申第三方支付機構從事的是支付結算的通道業務,而非資金賬戶業務,讓第三方支付更多地體現金融仲介服務商的性質。

  對此,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以“尾大不掉,痛加管理”來形容意見稿。葉檀指出,這是“網際網路金融暗黑日”,很多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管不好自己,於是央行開始管,可惜了好機構因此受到拖累。

  事實上,央行這次強勢登出了易士這家業務比較單一,影響力較小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公司,一方面是在第三方支付行業內起到一定的規範化整治作用,另一方面也是通過這種從嚴的舉動給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提個醒:第三方支付的管理日後會更加趨於嚴格,想要通過第三方支付的手段來實現一些業務和管理上的便利,降低平臺安全性和風控流程嚴謹性,很有可能只是一廂情願,進入銀行層次的更為安全和守規矩的賬戶管理,才是“上策”。

  的確,在央行透露出這種意圖後,一些行業內排名靠前,實力較強的平臺已經紛紛開始找銀行合作方,希望進行賬戶託管。

  有支付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第一批支付牌照的“大限”還不到9個月的時間就要到期了。隨著違規現象的不斷暴露,監管日益嚴格,首批獲得牌照的27家支付企業能否順利通過年檢存疑。

  針對此次央行出臺的新規,國內知名第三方理財機構嘉豐瑞德的理財師認為一是不允許第三方支付吸收客戶存款;其次不允許第三方支付體系內轉賬,否則金融市場就亂套了,第三方支付機構倒成標準的銀行了;同時,央行新規出臺後,不少第三方支付的大公司可能將採取多元化經營策略,對於一些小公司可能因壓力而退出市場,或者被大公司並購。

  陳宇炎認為,在這種背景下,預付卡機構只能轉型。增添網際網路支付業務、增加地域等方式豐富業務場景,根據機構的資源優勢以及企業特色推出一系列特色卡産品來優化業務格局,只有這樣,預付卡公司才能生存下去。

  而此次新規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定位,對各種違規行為也有一定的心理遏製作用,行業洗牌來臨。同時,讓第三方支付更加聚焦于支付場景的開發,讓其發展空間和業務模式創新有了清晰的方向,使第三方支付市場更趨理性。

  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

  雖然在金融政策創新的鼓勵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但隨著規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文件陸續出臺,始終走在制度之前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正在面臨一次行業清洗以及方向的調整。

  “未來網際網路金融走上法治化、規範化和陽光化。”央行金融研究所綜合部主任伍旭川指出,一是網際網路金融將告別野蠻生長,進入優勝劣汰的過程;第二,從業機構和人員將逐漸擺脫非正規、無監管這樣的標簽;第三,網際網路金融和傳統金融良性競合將是主旋律。

  作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基本法的《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落地,從監管層表態來看,傳統金融與網際網路融合的節奏或將加快。事實上,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中,券商、銀行、保險等融合理財服務正涌現更多創新。

  對此,騰訊網際網路金融相關部門表示,“我們看到了一個既開放又審慎的監管部門對創新的高支援、對風險的低容忍。我們會和央行保持緊密溝通,為正式的管理辦法建言獻策。”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網際網路金融市場整體規模超過10萬億元,預計2015年國內的網際網路金融用戶將達到4.89億人。

  在一些人眼中,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是一個門檻低,利潤高的行業,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各路資本紛紛佈局,例如“寶寶”類的理財産品和眾多的P2P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地進入行業,但由於組織結構、人員儲備、技術開發等短板,造成傳統金融的網際網路之旅舉步維艱,發展速度緩慢。

  君和永道國際控股集團董事兼首席合夥人馮錦榕預測,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將迎來一場行業洗牌,能夠生存下來的將是那些深耕細分領域,注重金融屬性的,專業化的企業。

  許多業內人士都曾指出,網際網路金融的核心在“金融”,而不在“網際網路”,控制風險恰恰是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可以預見的是,在這個行業裏,最終會存活下來並根深葉茂的,將會是用金融風控保證資金安全,定位資訊仲介維持輕資産運作,擁有創新意識和大數據分析能力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

  而在如何創新上,各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也使出渾身解數,務求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獲得一席之地。

  陳宇炎對記者表示,網際網路可以讓一些金融産品實現標準化、透明化、流水化作業,最大限度減少人工因素的干預。比如投資領域的信託、基金、證券二級市場,還有保險領域的意外險、車險等,都是標準化産品或者有標準化的基礎,這一新興業態,也是適合通過網際網路發展的産品。

  “創新走在制度之前,這是金融發展的特點,這也是很正常的,就只能通過市場不斷地磨合。監管太嚴會壓抑創新,弱化産品。”盈科律師事務所金融衍生與創新法律事務部主任高清指出,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機制,加強自律管理和相互監督,不斷提升産品品質及創新産品差異化發展,這不僅是企業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維護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行業陽光化、規範化地發展的需要。

第三方支付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石基資訊 28.20 5.11%
2 國民技術 9.55 4.49%
3 中科金財 21.45 4.08%
4 西藏旅遊 16.43 3.86%
5 信雅達 10.59 3.1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上海鋼聯 74.30 -3.19%
2 東方財富 16.47 -2.72%
3 天喻資訊 10.80 -2.44%
4 新國都 27.98 -1.58%
5 天晟新材 6.22 -0.8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