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韓娛産業鏈從首爾到北京:中國視頻網站是推手

  • 發佈時間:2014-10-13 09:07:36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韓娛産業鏈從首爾到北京 新一輪攻勢更猛烈,收穫也更豐碩

  當滾燙的資本攜裹著製作精良的內容團隊,當專業甚至苛刻的經紀公司遇到土豪般的中國廠商,一場熒屏下的商業盛宴熱鬧開場。瘋狂的粉絲甘之如飴的為偶像買單,熒屏上的偶像也成為“吸金”工具。從首爾到北京,韓劇為何這麼紅?在這場造星運動中,誰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韓劇為什麼這樣紅?

  中國視頻網站是推手

  早在十年前,《藍色生死戀》、《大長今》等代表南韓娛樂文化的經典作品就在中國擁有相當大的受眾群體。但隨著視頻網站的加入,相比十年前,今年2月由《星你》掀起的新一輪韓娛攻勢更加猛烈,影響力更大,收穫也更加豐碩。

  在南韓,大多數韓劇的版權屬於KBS、MBC、SBS這三家主流電視臺,他們每年會各自選擇一家中國視頻網站,獨家授權所擁有的電視劇版權。國內視頻網站買劇後,會尋找廣告主,靠貼片廣告的方式賺取收益。廣告的投放方式一般分為定投和通投兩種,即指定劇目投放或者打包投放。由於不能提前確定某一部劇的最終收視結果,無論是視頻網站還是廣告主,都只能憑藉經驗和運氣。

  隨著韓劇版權價格的水漲船高,購入韓劇的視頻網站一方面會通過各種宣傳活動把韓劇推銷給中國觀眾,另一方面也會盡力遊説廣告主進行投放。如果一部劇火了,也會提升劇中明星的商業價值,敏感的經紀公司便與內地有意向的廣告主談判,商討明星代言事宜。視頻網站雖難以從經紀公司那裏直接分享代言紅利,但由於聚集了大量人氣,協調明星來華參加商業活動、籌備粉絲見面會等活動,一樣可以成為視頻網站的經濟來源。明星越紅,劇越熱,對潛在的廣告主而言商業誘惑也越大,因此,一部劇未播先紅,播出前後話題不斷,也就不難理解了。

  韓劇為何漂洋過海?

  南韓移動視頻尚未發展成熟

  南韓SBS Plus Entertainment本部長金桂弘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南韓視頻網站的移動項目開發還不是非常完美。目前,南韓KBS、MBC、SBS三家電視臺開創了一個叫POOQ的App和網路網站,此外還有一個叫Tving的APP,專門播放南韓節目內容,SBS Plus與他們有過合作。金桂弘認為,韓劇移動視頻的發展成熟,還要等兩三年。南韓採取的是付費觀看的節目模式,與中國免費觀看電視劇,通過廣告收益提高利益的方式完全不同。

  在金桂弘看來,中國強大的“韓飯”(南韓粉絲)力量也是韓劇走出國門的重大基礎。由優酷馬鈴薯聯手SBS電視臺、SM娛樂共同打造的明星與粉絲共同參與的旅遊真人秀節目《Guest House》讓他見識到了中國粉絲的熱情。面對人口眾多的中國消費市場,如何把南韓娛樂節目向外輸出,讓更多的人觀看是南韓製作方要思考的首要問題。“南韓電視臺進入中國頻道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中國保有大量的人口和市場,與視頻網站共同製作是符合時代需求的。”金桂弘説。(晨報記者 韓元佳)

  ■獨家對話

  馬鈴薯總裁:傳統商業模式必須轉變

  “以前是領養,後來是單親,現在是雙親”

  直播互動蘊藏巨大商機

  《北京晨報》:馬鈴薯與SBS首次聯合製作的同步直播的K-Pop(南韓流行音樂)節目《The Show》第四季即將播出,能否透露馬鈴薯在此次節目的投資比例?

  楊偉東:這檔節目是一個全新的合作方式,由雙方共同投資、共同製作。共同投資的比例是一半一半,共同製作這塊,三分之二是南韓的製作團隊,三分之一是中國製作團隊。我不能講具體金額,只能説是八位數。

  《北京晨報》:《The show》最大的特色是在節目中平衡中韓雙方粉絲的感受,您如何看待粉絲經濟的力量?

  楊偉東:這個節目不只是簡單的版權購買、播放,花這麼多心思在直播互動上,是因為直播互動意味著巨大的商業機會。如果像以往那樣把版權買過來在電視臺或者在視頻平臺播放,是單純的廣告模式,但是如果加入直播互動,讓粉絲參與到節目內容製作過程中去,粉絲的參與能夠影響結果,就會存在很多商業機會。我們不能保證這樣的一個探索一定能取得巨大成功,但是,我覺得這個方向是存在的,只是説我們執行的路徑和執行的方式是不是能夠更加的精準,這是我們想去探索的。

  版權成本高企不是馬鈴薯自製原因

  《北京晨報》:您剛才提到了商業模式的轉變,這幾年韓劇的版權成本越來越高,這是不是也是馬鈴薯做自製內容的另一個考量?

  楊偉東:不是,完全不是。

  《北京晨報》:這麼大的版權成本怎麼平衡?

  楊偉東:我覺得隨著國家政策的改變,從配額制到先審後播,我認為海外的成本會有一定的變化。

  《北京晨報》:您認為版權價格會趨於理性嗎?

  楊偉東:合理不合理,那是市場決定的。先審後播的配額制,至少會導致海外劇在中國不能那麼快同步了。是不是有其他的空子會鑽出來?比如盜版,這些都會最後影響到價格。馬鈴薯在制定韓娛戰略裏絕對沒有料想到有這一天,不是因為版權越來越貴造成的。從我進馬鈴薯的第一天,我跟VKoo(優酷馬鈴薯集團CEO古永鏘)講的很清楚,我希望馬鈴薯變成一個年輕人的文化品牌,不只是一個視頻播放平臺。我並不是覺得價格太高了所以做自製,我想定位做這個事情。你看現在很多的視頻網站建電影公司也好,還是幹別的事情也好,其實思考的是如何打造一個文化生態,絕不僅僅停留在自己只是一個播放平臺或者一個發現平臺。

  探索2C端

  商業模式的方法論

  《北京晨報》:馬鈴薯借助哪些資源對節目進行推廣?

  楊偉東:我覺得,跟南韓的內容合作分成三個階段,如果更直白的比喻就是,以前是領養,後來是單親,現在是雙親。以前是領養,所有東西都是領過來,播一下就完了。後來是學習一方的模式,電視臺跟南韓內容方的合作也好,視頻平臺跟南韓內容的合作也好,都是雇傭關係,我買你的模式,或者我雇傭你過來給我製作。到了《The Show》,馬鈴薯和SBS是這個節目的爸爸媽媽,我們共同投資,共同規劃,是雙平臺。

  我想最重要的是,通過一檔節目,在2C(面對顧客端)端的商業模式能夠看到一些端倪。比如粉絲參與到節目當中有沒有商業機會,衍生互動,這次節目投票需要註冊登錄,後面可能還會有些投票等級的劃分,這些都是2C模式的探索,不一定是獲得巨大的回報,但是可以獲得方法論,既包括線上2C端的一些模式,也有線下的,包括衍生産品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