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國企稱霸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 中集集團麥伯良居首

  • 發佈時間:2014-08-25 07:36: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國企老總們的薪酬,向來是公眾關注的焦點。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特別審議《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又一次聚焦了公眾視線。有消息稱,針對央企高管的“限薪令”預計將在年內頒布。

  隨著改革的深入,A股市場上那些“中字頭”或“國字頭”企業,其高管們居高不下且旱澇保收的薪酬,極有可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縮水。未來央企負責人究竟該領多少工資,有待明確;不過在過去的幾年,國企老總們究竟掙了多少錢,值得梳理。

  國企高管稱霸A股CEO薪酬榜

  來自同花順的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4月28日,2013年年報收官,A股上市公司中披露總經理薪酬的央企共計323家,這些家上市央企總經理的每人平均薪酬達到77.3萬元,同比上漲了4.33%。此處的中央企業,採用了廣義的定義,即經營性質屬於中央企業,控制人類型包括國資委、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中央國家機關、中央國有企業以及大學。

  今年7月末,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主任馬小麗在“2014中國薪福金融高峰論壇”披露,2013年A股2502家上市公司,職工總數18778295人,這些上市公司薪酬總額是2萬億元。其中領薪高管為29048人,高管薪酬總額130.2億元,平均年薪是44.8萬元。

  從以上述數字看,77.3萬元的平均薪酬,高出A股高管平均薪酬約四成;是全部A股上市公司職工平均薪酬(約10.65萬)的7倍。

  央企高管平均薪酬稱霸A股,高管們個人的表現也不示弱。同花順的數據還顯示,中集集團總裁麥伯良,以869.7萬元的年度薪酬,奪取了央企總經理薪酬之冠。不僅如此,麥伯良還居於所有已披露總經理薪酬的上市公司首位。麥伯良2012年也曾以998萬年薪居央企總經理之首,連續兩年蟬聯央企“打工皇帝”。事實上,麥伯良年薪已連續4年超過500萬元。2010年至2013年中集集團凈利潤分別為28.51億元、36.59億元、19.30億元和26.34億元。

  “能源央企高管薪酬排行榜”最惹眼

  分行業來看,在收入過百萬的央企總經理中,製造業、金融業、房地産業和批發零售業佔比較多,過百萬總經理薪酬中有近三分之一齣身製造業,其中以電子設備製造業最多;其次是金融和地産。

  金融、地産行業“最土豪”,能源類央企的薪酬也格外引人關注。wind數據統計,69家能源類上市公司高管2013年年度報酬總額超過1000萬元的上市公司共有13家,包括中國神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冀中能源兗州煤業昊華能源永泰能源上海能源等。其中,中國神華以1839萬元的高管年度報酬總額位列第一位。前三名高管報酬總額超過300萬元的上市公司共有10家,中國石油、冀中能源等位列其中。

  煤炭企業在央企隊伍中算得上大戶,相關媒體披露的“能源央企高管薪酬排行榜”顯示,排名前三的均為煤炭行業高管。其中排在首位的是中國神華執行董事、總裁淩文,稅前年薪為159.56萬元;中煤能源董事長、執行董事王安,以年薪150.6萬元隨後;第三位是冀中能源副董事長、總經理祁澤民,年薪111.81萬元;第四位至第十位,分別為中國石油集團執行董事、總裁汪東進,國電電力董事、總經理馮樹臣,大唐國際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周剛,中海油總裁、首席執行官李凡榮,華能國際總經理劉國躍,兗州煤業總經理尹明德和華電集團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霍利。其中,第十名上榜高管霍利的年薪為48.58萬元。

  與煤炭央企高管高高在上的薪酬相比,2013年煤炭市場並不景氣。從煤炭行業上市公司2013年年報來看,42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持續下滑,營業總收入9029.4億元,同比下降7%;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683.4億元,同比減少290億元,下降幅度29.8%。

   農業類國企高管年薪墊底

  與金融、地産、能源等相比,農業類國企高管的薪酬顯得似乎平民化一些。來自《證券日報》的統計顯示,按照證監會對行業的分類來排序,19個行業的年度報酬均值排行中,農業排在倒數第三位,排在其後的是教育業以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不過,教育類顯示僅有一家上市公司,不具有行業代表性,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則未顯示相關數據,據此推斷,兩市所有行業裏,農業上市公司高管的報酬乃是“墊底者”。16家農業類國企公司中,有12家公司董事長報告期內從公司領取報酬,其餘4家公司的董事長並不從上市公司領取報酬。2013年度,這12家公司的董事長共領取報酬總額為315.59萬元,平均每位董事長領取報酬金額約為26萬元。

  16家公司中,前三名董事報酬總額超過100萬元的僅有一家,前三名高管報酬總額超過100萬元的有6家,綜合來看,16家國有控股的農業上市公司裏,前三名董事報酬的平均值為61.52萬元,前三名高管報酬的平均值為94.17萬元。

   鋼企業績欠佳 拉低高管年薪

  受累于近年來整個行業的不景氣,鋼鐵企業高管們的“腰包”也相對遜色。這些鋼鐵企業,以寶鋼集團轄下上市公司寶鋼股份高管年薪最高。2013年,寶鋼股份董事、總經理戴志浩在上市公司取得的報酬為150.27萬元,從股東單位獲得的報酬為38.73萬元,副總經理儲雙傑為178萬元,另外還有寶鋼股份董事諸駿生及副總經理李永祥、周建峰、王靜在當年度的薪酬均為170.1萬元,但前任董事長何文波的年薪未披露。

  鞍鋼集團和武鋼集團的上市公司高管年薪更輸于寶鋼。鞍鋼股份董事長張曉剛去年在股東單位獲得的報酬為66.28萬元,副董事長康復平、楊華分別為58.89萬元和57.44萬元;武鋼股份披露的13位高管中,最高者鄒繼新報酬為59.17萬元。

   巨虧也拿高薪 旱澇保收是常態

  理論上,高管收入也應與企業業績直接掛鉤,不過從多家央企高管薪酬來看,高管們的薪酬無關業績,不少企業巨虧之下高管年薪依然高企。

  2013年,中海集運虧損超過26億元,但其董事長李紹德拿到了79萬元年薪。2012年的A股最貴CEO麥伯良,其所在的中集集團,2012年凈利潤同比大降47.46%,但麥伯良當年拿到的薪酬高達998萬元,除此,另6位副總裁中有3位報酬超過350萬元。中國遠洋2011年至2012年虧損分別達104.5億元、95.6億元,董事長魏家福年薪分別達到120萬元和60萬元;該企業董事、監事、高管兩個年度合計領取年薪分別為1547.05萬元和1543.68萬元。

  目前已經退至新三板的長航油運,連續多年虧損數十億,總經理李萬錦依然享有50多萬的薪酬。*ST大荒去年虧損上升至3.7億元,但其總經理賀天元薪酬從上一年的2萬元增至54.55億元,漲幅極為可觀。

  股權、兼職等成為隱性福利

  無論是同花順還是wind的數據,央企上市公司高管中都不乏“零薪酬”者,即這些高管並不從上市公司中領取薪酬。2013年,*ST吉炭南方航空天地科技恒天海龍、中海集運的總經理,均為零薪酬,但進一步查閱年報可發現,零薪酬的總經理,或持有大量的企業股票,或從股東單位領取薪酬,不排除領取基本薪酬但不在年報中列示。

  實際上,部分央企高管甚至職工被普通公眾所艷羨的,並不僅僅在於其可見的薪酬,更在於那些“發錢愁找不到名目”的看不見的福利。2013年初,十家央企的審計曝出驚人“隱性福利”,從健身卡、購物卡、買保險到蓋大樓,這些新名目、新花樣令人大開眼界。被點名的,如華能集團所屬的扎賚諾爾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在2008年至2011年將計提的煤炭生産安全費用、煤礦維簡費逾1000萬元違規用於職工住宅樓等;國電集團下屬公司,超範圍發放技術獎約1362萬元;中國移動下轄的24家單位,通過應付福利費科目為職工購買商業保險近4億元;中國移動集團設計院等兩家單位在中國移動集團已統一購買補充養老保險的情況下,另行購買補充養老保險。

  職工尚且如此,高管的福利無論從規模還是隱蔽性,更勝一籌,如持有股票或身兼數職。據悉,不少央企負責人擁有大量上市公司股票,形成鉅額隱性薪酬的一部分,如中集集團總裁麥伯良,截至2013年底,其持有中集集團股票達49.4萬股,以中集集團最新股價14.35元計,持股市值708萬元。

  保利地産董事長宋廣菊,2013年從上市公司領取年薪298萬元。這一數字與麥伯良雖相差不少,但以持股計算,宋廣菊的“身價”卻遠在麥伯良之上。年報顯示,宋廣菊持有保利地産1419萬股,以該股最新收盤價5.66元計算,對應市值達到8031萬元。此外,央企高管身兼數職現象普遍,比如集團的高管在二、三級企業以及該央企投資參股的其他企業任職,有的每年從兼職企業領取大量分紅

  專家觀點

  央企高管薪酬應與同級公務員掛鉤

  對於央企薪酬中的諸多現象,財經評論人士葉檀稱,超過77萬元的每人平均薪酬,在大型企業主要高管眼裏“不算啥”,他們不會滿足於這樣的薪酬,而是通過種種福利,成為真正的高收入群體。

  葉檀表示,一些央企高管轉向仕途,追求政治目標。但央企高管絕對不能與公務員系統混為一談,否則,央企怎麼可能建立市場化的企業激勵機制?還有一些央企高管獲得資本市場的鉅額獎勵,薪酬不過是零花錢。原中石油股份副總裁兼崑崙能源董事局主席李華林,其2012年薪酬總計就達1100萬元,此外,2007年,李華林等崑崙能源高管獲得了8000萬股管理層激勵期權,而李個人即掌握2500萬股期權,當時行權價格4.19港元/股。2012年期權到期時,公司股價最高升至17.32港元/股。

  此外被卡住的職務消費,有可能轉入地下。2013年5月14日,港澳資訊統計的數據顯示,252家帶“國有”背景的上市企業,2012年報中公開披露的業務招待費一項,總計65.25億元。由於社會輿論以及反腐壓力,2013年報披露,中國鐵建等央企建築工程巨頭紛紛隱報這一數據。

  葉檀認為,央企負責人薪酬多少合理,不是個定數,只要有利於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就是合理的。如果激勵機制不建立,臺面上的規定臺底下被推翻,最終央企高管獲得的總體財富,一定與其資源掌控能力相匹配。進行根本性改革,不以利潤為目標的公益性央企,其高管薪酬、福利應該與相同級別的公務員掛鉤,事實上,這樣的央企高管並不是企業家,只是從政府剝離了一部分公共服務功能。

  以利潤為目標、參與國際國內競爭的央企,高管薪酬應該與企業盈利規模、盈利品質相結合。股票期權的方式,可以防止獎勵退潮時的“祼泳者”。一個有漏洞的激勵機制,薪酬高低在高管眼裏真不算什麼大事。正確的激勵機制是獎勵該獎勵的企業家。良幣驅逐劣幣,央企才不會惡化。

中集集團(000039)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