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嘉士伯"豪飲"重啤顯效 上半年中國區銷量增三成

  • 發佈時間:2014-08-25 07: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鯨吞”重慶啤酒帶給嘉士伯的“大禮”是後者在新一期財報中中國區銷量超三成的增長。

  不過,如果不算上並購業務,嘉士伯在中國市場的自然銷量面臨下滑的挑戰。“中國的總體銷量因為部分省份(地區)的特殊情況有所下降。”嘉士伯在最新出爐的2014年上半年報中提及。增長更多是受益於此前並購整合的顯效,“由於重啤集團的加入,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了31%。”

  “主要是將重慶啤酒納入了集團的財報。”昨日(8月24日),嘉士伯中國區企業事務部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去年底完成要約收購重啤後,今年將其新納入財報。

  那麼,就行業而言,並購這一啤酒業素來的增長“強心劑”未來是否會長期有效呢?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過往增長主要依賴並購、收購的模式還會繼續,但趨勢會有所放緩。因為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好的收購標的也會越來越少。”

   重啤助推嘉士伯業績

  嘉士伯日前發佈的截至6月30日的2014年半年報顯示,其亞洲區域啤酒銷量自然下滑2%。但受益於對重慶啤酒的整合,嘉士伯仍實現了在中國的銷量的高增長。半年報顯示,由於重啤集團的加入,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了31%,其中第二季度增長30%。在亞洲區域,“算上並購業務,啤酒銷量增長21%。”

  嘉士伯中國一位人士昨日介紹稱,因為去年公司完成了對重啤的要約收購,如今嘉士伯將重啤納入集團公司的財務報表中。

  重慶啤酒佔嘉士伯中國銷量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公開資訊顯示,2013年度重啤實現啤酒銷量120.20萬千升,同比增長5.41%。

  重啤為嘉士伯中國區域業績“貢獻”了不少。“如果沒有並購,(嘉士伯)銷量增長不會這麼快。”對此,啤酒專家方剛亦表示,並購是“巨頭”提升自身業績的重要手段之一。

  儘管嘉士伯在中國總體銷量有所增長,但其自然銷量下滑仍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方剛認為,拋開因自然因素導致的銷量下滑外,嘉士伯在中國還受內外雙重因素影響,“一方面是巨頭之間的市場相互滲透,搶佔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自身團隊、行銷、産品系統等多重因素導致。”

   啤酒巨頭並購將減速

  作為中國市場廠銷量最大的啤酒商,華潤雪花目前的市場份額約為23%。華潤雪花去年完成對金威的收購,如今也為其帶來較快增長。

  華潤創業2014年半年報顯示,其啤酒業務期內銷量較去年同期上升9%至約630萬千升,其中雪花啤酒銷量同比上升5%至約552萬千升,佔總銷量約90%。

  “2014年上半年,華潤創業啤酒業務錄得強勁增長,主要受惠于本集團各項有效舉措,尤其精製啤酒業務的快速增長及金威啤酒業務的成功整合所致。”華潤創業如此表示。

  全球最大啤酒商百威英博近期亦在中國動作不斷。4月,百威英博成功收購金士百100%股權;7月,又將江蘇大富豪100%股權收入囊中。

  “優質並購標的減少但仍然存在,啤酒巨頭對並購的渴望不會減輕,今年百威完成收購金士百,東北地區再下一城即是佐證。”宏源證券在6月的一份研報中指出。

  不過,目前國內好的收購標的已越來越少。“未來優質並購資源越來越少,巨頭將通過三個方面提升銷量:其一是通過品牌、市場運作提升銷售能力;其二是通過擴建、新建;此外,不排除巨頭之間有整合的可能。”方剛表示。

  “過去,一些品牌野蠻擴張,吃掉、殺掉,然後完成産量的提升。”嘉士伯亞洲區企業事務副總裁方軍濤此前曾向媒體表示,啤酒行業的戰國時代已經結束。“現在已經沒有10萬噸産量以上的、合適的並購對象”。

  方軍濤認為,現在的啤酒市場需要沉澱下來,修煉 “內功”,“想要像兩年前一樣跨越式發展已經不太可能。”

  嘉士伯中國區上述高管對此也表示了贊同,昨日,他對記者表示,“目標越來越少,收購、並購的趨勢肯定會放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