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樓市降溫邏輯:降低實體成本應對脫實入虛

  • 發佈時間:2016-04-29 08:38: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宇嘉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一季度經濟“開門紅”,樓市和基建“托底”的作用最為顯著。全國商品房一季度銷售面積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3%和54%,而去年同期則分別為-9.2%和-7.6%。自2014年“9·30”以來,重點城市樓市已回升18個月,中指院監測的36個重點城市一季度成交同比增長48.3%。

  銷售端火爆直接推動開發商“補庫存”,帶動開發投資觸底向上。一季度新開工同比增長19.2%,去年同期則下降18.4%;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11.7%,比去年底收窄20個百分點。新開工和拿地“V形反轉”,直接表現為開發投資快速回升。一季度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2%,增速比1、2月及去年底提高3.2和5.2個百分點。樓市回暖疊加基建全面“發力”,帶動大宗商品“週期”歸來,穩定了製造業投資,並帶動全社會投資連續2個月回升。

  儘管在樓市回升趨勢得到確認,但種種跡象表明,二季度後樓市回升動力減弱,對開發投資的支撐在下降。首先,樓市一季度超預期爆發,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貨幣政策和樓市結構性刺激的結果,特別是“3·30”新政以來,降成本、降首付和降利率等的政策非常密集。只是一季度全國房價上漲22%,重點城市房價同比上漲50%左右,不僅造成經濟運作成本高漲,擠壓本已孱弱的實體利潤,也加重了資金“脫實入虛”的趨勢。

  民間投資3月增速5.7%,僅為全社會投資增速10.7%的一半,而地産投資資金來源卻同比增長70%,資金明顯涌入了樓市,“脫實入虛”勢頭不容小覷。全國一季度新增貸款4.61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近三分之一(1.5萬億)投向了房地産;新增貸款比去年一季度多增9300億,其中近一半(46.3%)投向了住房按揭;購房貸款餘額增加了1萬億,而2015年全年新增個人購房貸款僅2.66萬億。再清楚不過,我國經濟“上半場”的發動機——“樓市+貸款”的金融加速器已再次啟動。這其中,房貸首付比例下調、房企債券爆發,促成貨幣乘數放大(3月貨幣乘數已達到2006年的歷史最高值),銀行放貸能力擴展,是流動性放量的主因。

  由於大宗商品價格週期反彈趨勢確立、輪動上漲,PPI對CPI的傳導顯現,CPI中非食品部分抬高,CPI中樞上臺階,物價整體向上是大概率。未來,食品價格將呈現“漲幅回落、高位徘徊”的局面。加上前期貨幣政策寬鬆的溢出效應,以及近期國內外對於“放水”、新增投資低效、宏觀債務率攀升的擔憂,貨幣政策未來繼續寬鬆的空間已大大壓縮。

  因此,在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上,貨幣政策或轉向後者,近期央行強調要關注CPI和房價,窗口指導銀行壓縮信貸是重要信號。對樓市而言,貨幣風頭轉向意味著金融加速器弱化,資金溢出減少,對樓市的衝擊首當其衝。此外,基於結構性收緊的政策,如近期各大城市清理“首付貸”、打擊眾籌炒房,滬上打擊仲介和銀行合作炒房,二線城市反向調控等,4月樓市顯著回調,40個重點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9.3%,一、二、三線城市增速為-18.4%、0.15%和-14.3%。

  另外,從量價走勢、人口增長(一線城市人口減少或增速放緩)、區域分化(樓市回暖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上看,去年以來樓市火爆透支和炒作成分很大,而進入4月後,去年的低基數效應在減退。因此,二季度樓市銷售放緩應屬大概率事件。一旦銷售放緩,房價上漲的動力將趨弱,這事實上是去年以來樓市火爆邏輯的逆轉,即政策利好下銷售和房價相互推動、商品房金融屬性凸顯。

  當然,由於銷售對於新開工、拿地的影響通常要滯後6個月左右,今年二季度甚至三季度,開發投資或還將依舊保持增長的態勢,但增速將會逐漸平穩回落,對經濟托底的貢獻自然也會下降。不過,隨著城投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放量(一季度城投債增長200%),今年地方債務置換(5萬億)近乎去年的兩倍,若再加上去年總投資6.8億的地方PPP項目相繼啟動,韌性很強的基建或將代替房地産成為穩增長的主力。(作者係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