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去庫存,不會畢其功於一役

  • 發佈時間:2016-04-15 03:32:40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週下跌36%!繼創紀錄的“金三月”後,進入4月的杭州樓市,市區上周(4月3日-4月9日)新房成交量比前一週(3月27日-4月2日)少了2172套,下降36%。

  聯繫滬深兩地樓市調控下的表現,4月初杭州樓市這一風吹草動甚至引起了全國市場的關注。如何看待這貌似“冰火兩重天”的樓市表情呢?

  4月回落屬於正常

  進入四月,隨著上海、深圳兩地調控措施加碼,樓市降溫效果立竿見影,成交量明顯回落。

  易居研究院最近比較了3月25日“滬9條”實施前後四週上海的樓市變化,新房成交面積和價格分別下降了56%和4%,部分區域如虹口降價幅度達29%。同時發佈調控新政的深圳,“量價齊跌”態勢更加顯著,新房成交面積已降至去年以來除春節外的新低,均價從年初的每平方米5.1萬元降至4.6萬元。4月以來,深圳二手住房成交面積環比連續2周下跌,跌幅近50%,七成房東降低掛牌價,降幅在5%至10%。

  一線城市調控後,南京、蘇州等二線城市成為新的熱點。4月12日晚22時45分左右,僅2個多小時,位於南京奧體板塊某樓盤推出的90套房子,被超過1500組的客戶一搶而空。這些面積250平方米左右的大戶型,最終成交價為4.4922萬元/平方米,只有4套房源的總價低於1000萬元。

  對杭州來説,3月杭州市區商品房成交24774套,其中商品住宅成交21124套,刷新了所有歷史紀錄。之後,“降溫”也成為4月上半月的主題。透明售房網的數據顯示,上周(4月3日至4月9日)杭州市區商品房成交3862套,相較前一週(3月27日至4月2日)的6034套,減少了2192套,成交量下跌36%。

  衝高回落,是杭州樓市“降溫”的主因。“24774 套是不正常的,回落才是正常的。”浙報傳媒地産研究院院長丁建剛表示,出現近2.5萬套的成交量是因為2 月下旬開始,多重政策的窗口效應和一線城市的傳導效應,杭州樓市出現了市場預期大逆轉,大多數人認為房價將要上漲的産物,“但即便是4月成交量‘腰斬’,1.2萬套仍然是巨量”。

  另一個原因,來自於金融方面。3月,人民幣匯率趨穩,外匯儲備轉而回升,降準預期降低。同時,CPI進入“2時代”,豬肉、蔬菜價格創新高,降息空間全面收窄,貨幣環境對樓市的支撐力度也在下降。同時,近期金融監管部門加大了首付款來源的監管力度,仲介、小貸公司及P2P平臺等樓市首付“場外配資”被叫停,投機炒作也開始退場。

  去化週期降至8.8個月

  根據省建設廳提供的數據,到3月底,杭州市區商品住宅庫存面積1053.7萬平方米,去化週期已經降到8.8個月。那麼,杭州的房子夠賣嗎?

  今年上半年,杭州樓市預計有15個新盤將入市,入市房源量3500余套。其中新盤供應量最多的是主城區,佔總量的一半左右。比如拿地近5年的中企艮山府,目前已是準現房狀態,首開預計在6月份。濱江集團2016年首個將入市的新盤,是位於大江東板塊的大江之星,計劃上半年一次性推400套房源。上半年入市新盤數量最多的當屬杭州萬科,共有4盤計劃在6月底前開盤。

  好地網數據顯示,2015年出讓的住宅地塊中,僅三分之一的地塊已入市或計劃在上半年開盤,餘下三分之二的地塊,上半年皆沒有推盤計劃。有開發商年初曾表示,今年新項目的銷售指標主要集中在四季度,前三季度還是以銷售在售房源為主。

  上半年入市的新盤數量雖不多,但有不少熱銷樓盤乘勢加推,僅4月份就有近30個樓盤有加推計劃。比如二期被熱搶的綠城楊柳郡,第三期八百多套房源會在4月下旬加推。

  有漲有跌分化明顯

  3月,在一線城市房價迅速上漲時,很多杭州購房者也在杭州房價會大漲的預期支配下,迅速出手。但當一線城市的房價在調控下被抑制住時,杭州的購房者,也變得更加理性。

  透明售房網數據顯示,3月,杭州全市住宅成交均價環比2月份上漲了6.8%。這是杭州房價在經過6年盤整後迎來的一次明顯上漲。

  O2O購房平臺吉屋網,最近做了一項各城市降價期望指數的調查,在43個被調查的一二線城市中,東莞以27.3%位例榜首,杭州的指數是12.2%,排在第38名。

  同時,“漲價”並非普漲,一些庫存量較大的偏遠板塊,雖然也賣得不錯,但成交價格變動並不明顯,甚至有一些板塊還出現了下跌。

  據克而瑞房價數據顯示,在今年1季度,杭州商品房住宅有30余個板塊房價出現上漲,其中12個板塊房價上漲5%以上,3個板塊房價漲幅達到10%以上。漲幅最明顯的是之江旅遊度假區,1月區域內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9507元/平方米,3月均價約為23537元/平方米,漲幅20.6%。錢江世紀城板塊,一季度商品住宅成交均價也有近12%的漲幅。杭州最受認可的市中心板塊,1月成交均價約為50257元/平方米,3月上漲到55617元/平方米,漲幅為10.7%。此外,半山田園、桃源、橋西、蕭山經濟開發區等板塊在今年一季度的漲幅也在5%以上。

  但是,杭州全市有近20個板塊房價屬於持平或下跌狀態,其中富陽的東洲和銀湖板塊、下沙的沿江板塊、蕭山的湘湖聞堰板塊、余杭區的老余杭、良渚和臨平等板塊,均降幅明顯。

  外地投資客加快賣房

  在二手房方面,3月杭州主城區二手房成交10208套,環比上升365.9%創下歷史新高,成交均價1963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2.2%,同比上漲9.6%,並再度刷新2014年以來主城區二手住宅的成交均價。進入4月份後,二手住宅成交也放緩明顯,據透明售房網的數據,截至4月13日,杭州主城區二手房簽約2540套,與3月同期相比下降44%。

  誰在賣房?杭州“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梳理了從2016年開年到3月28日這100天樓市出售房源的業主資訊。這100天中,杭州“我愛我家”共成交二手房7000余套,約佔一季度杭州總成交量的四成。

  從成交套數看,市中心範圍內的二手房成交量最大;從近期出售的房源分佈看,大城西、大城東、三墩有增加;濱江、拱宸橋、下沙出售佔比下滑。

  從成交金額看,市中心和大城西兩個板塊非常強勢,分別佔比25%和20%,第三位的是濱江板塊17%。此外,錢江新城、之江這兩個傳統豪宅區,交易也十分活躍。

  從賣房者的籍貫看,杭州籍依舊是主流,佔53%,外省籍業主佔據了14%。此外,溫州籍業主也佔到了11%。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早年在杭州大量投資房産的溫州籍投資客,如今活躍在賣房大軍中。在下沙板塊中,已賣房的溫州籍業主佔比達到了1/4、濱江板塊溫州籍已賣房業主佔比接近1/5、在錢江新城板塊中溫州籍已賣房業主佔比為15%。

  > 連結

  百城住宅均價

  漲幅明顯擴大

  3月3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3月份百城住宅價格指數。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1303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90%,漲幅較2月擴大1.30個百分點;同比上漲7.41%,漲幅擴大2.16個百分點。綜合近一年來的數據,這是百城住宅均價連續第8個月出現雙漲。

  對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顯示,3月份,從漲跌城市個數看,受監測的城市當中60個城市環比上漲,38個城市環比下跌,2個城市持平。與2月相比,3月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減少1個;3月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與2月持平。

  同比來看,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較去年同期上漲7.41%,漲幅較上月擴大2.16個百分點。按中位數計算,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價格中位數為7017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06%,同比上漲1.24%。

  (據新華社)

  > 延伸閱讀

  一二三線城市成交均回落

  4月1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公佈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上周(4月3日-4月9日)受監測的重點城市中近九成城市樓市成交量下滑。一二三線城市均呈現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北上廣受調控措施影響,成交量下滑均超過三成。

  數據顯示,中指院方面重點監測的28個主要城市上周樓市成交量環比平均下降23.2%。一線城市平均降幅27.4%,其中北京降幅達30.0%,上海下降17.2%,深圳降31.1%,廣州則達到37.8%;二線城市降幅達20.9%;三線城市下降35.1%。

  同日,中原地産研究中心公佈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市場成交有所回落,4月上旬54個城市合計簽約住宅9.76萬套,環比3月的11.28萬套下調了13.5%。其中,一線城市回落較為明顯,跌幅為18%。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針對樓市成交量的下滑,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3月多個重點城市成交量和房價攀至新高,且漲幅達到歷史之最。“市場在衝高後在4月有所回落,但依然處於高位。其中,受市場關注的滬深兩地,在嚴厲的新政出臺後,上周市場均出現顯著回落。”他説。

  值得一提的是,化解高庫存仍是許多城市當前的重中之重。3月,多個城市陸續出臺針對房地産市場“因城施策”的措施。例如,上海、深圳、南京、武漢、合肥、廊坊等先後出臺了力度大小不一的約束性政策,這些政策對於市場的影響也正在表現出差別化。

  鏈家研究院李巧玲認為,近期北京二手房市場降溫,業主前期的高預期出現回落,表現在價格方面出現鬆動,報價逐漸向市場價位回歸,買方的議價能力也有所增強。預計後市價格會逐漸趨於平穩。

  張大偉也分析表示,“目前來看,未來可能會有多個城市將出臺不同力度的調控約束性政策,限制樓市過熱上漲”。在他看來,滬、深兩地報價下跌的房源數量已經超過報價上漲的房源,政策的短期效應已經出現,市場將逐步進入調整。

  (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