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上海352套千萬級新房一天搶光 房東瘋狂跳價

  • 發佈時間:2016-02-22 08:16:49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450萬、490萬、500萬……購房者看中房子後,上海內環附近一套老公房的業主卻在一天內連續跳價三次,最終價格比春節前掛牌的430萬貴了70萬。

  春節後的首個週末,一線城市雖然並未實行央行的房貸新政,也只享受了契稅及營業稅優惠政策中的一項,但樓市卻出奇火爆。

  “我從春節前一個禮拜開始看房,節前的某天上午看中一套房子,下午便交了定金,並和房東簽了協議,就是擔心房價還會漲。這週末想抓緊時間辦手續,結果發現交易中心的人比春運還要多。”購房者趙莉(化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趙莉還算幸運的,上週六只用兩小時就辦好了房産的審稅手續,當天多數前往上海楊浦房地産交易中心辦理業務的購房者,光排隊就花了3個多小時。

  “任何一個利好政策都會快速傳遞給市場,很多政策實際效果沒有購房者心理效果大,但卻加速了購房者的決策,這樣就會造成房價波動。”多位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此前一線城市房地産市場的波動大致按年計算,現在波動速度明顯加快,每個季度、每個月,甚至每週都會有變化。

  比房東跳價和交易中心爆棚更驚人的是,上海虹口區一新盤昨天推出的352套總價上千萬的新房,在一天內就被搶光了,銷售額高達36億元。

  房東一天跳價三次漲70萬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方採訪了解到,節後的第一個週末,上海各區縣房地産交易中心均出現人滿為患的情況,楊浦、閔行等區域的購房者因為擠不進去,只能在門外排隊等待辦理手續。

  2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上海靜安區房地産交易中心,雖然已經到上午下班時間,依舊有6組購房者在一個窗口排隊辦理過戶等手續。“下午這裡的人還會更多。”現場一位購房者告訴本報記者,“年前年後國家都有一些利好房地産的政策出臺,於是就趕緊來辦過戶。”

  年前首付門檻的降低及年後房地産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的出臺,雖然主要針對的並非一線城市,但市場心理開始發生變化,一線城市二手房交易已進入“賣方市場”,更多房東開始惜售觀望,市場房源越來越少。

  “房東惜售從今年1月就開始了,很多購房者因為節後才開始看房,因此在節前感受並不明顯。而到了節後,隨著購房者增多,房東開始頻繁跳價。”上海中原地産控江分行蔣經理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上海內環附近一套2000年建好的老公房,春節前的掛牌價格是430萬,上週四有購房者看中了,但房東卻馬上漲到了450萬,購房者同意加價20萬後,由於房東接到購房者的諮詢很多,他再度漲到了490萬,並再次獲得了新購房者的成交意向,隨後房東還是不願賣,並將掛牌價漲到了500萬。”

  蔣經理遇到的房東漲價案例很多,他發現大部分房東在節後都將房屋的掛牌價上調了5%~10%,“目前市場可以交易的房子非常少,節後又是大量購房者開始看房的時候,自然導致了市場價格暴漲。”他説。

  趙莉很幸運,節前下定後,房東並沒有跳價,上週六雖然重感冒,她依然帶病辦完了房屋的審稅手續。“交易中心都是人,根本聽不清周圍的人在説什麼,每個窗口的隊伍都排到了門外。”趙莉告訴記者。

  “我本來去年6月就準備買房,當時腦子一熱,把錢放在股市裏,虧了不少,後來想想還是買房,就全部虧本賣出。由於我們之前的房子都是父母的名字,因此準備再買一套,用來投資。”趙莉透露。

  政策利好大戶型

  日前,財政部等三部委為促進市場交易,出臺了《關於調整房地産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旨在降低房産交易成本。其中,一線城市僅適用一條契稅優惠: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範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徵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徵收契稅。

  以上海為例,此前契稅稅率為3%。對個人購買普通住房且該住房屬於家庭唯一住房的,90平方米以下的,減按1%稅率徵收契稅;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稅率徵收契稅。上海市地稅局解釋説,以前的政策中,必須是普通住房才有可能享受契稅優惠,新政取消了“普通住房”這個條件,也就是説,無論是不是普通住房,只要符合新的規定條件,都可以享受契稅優惠。

  “上海此前144平方米以上(含)的住房需繳納3%的契稅,此次調整後,將降至1.5%。以一套1000萬元的房屋為例,此前需要繳30萬元的契稅,而現在只要繳15萬元,這類中高端房産交易將受益。”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本報記者。

  上週五公佈的這一政策已經開始影響一線城市週末的樓市交易。上海川沙某樓盤銷售經理在朋友圈表示,由於週末客戶很多,如果客戶15分鐘沒有認籌就會直接接待下一組客戶。截至2月21日14時18分,該樓盤的認籌數已達70個。

  市中心房價邁入千萬時代?

  過去一年,上海以超過1.4萬億元的總成交金額成為全球最大房地産市場,成交量也創出歷史新高,成交均價同比上漲18%,而對於市區的中高端樓盤成交均價同比不乏超過50%的增加。比如普陀位於中環的某樓盤,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屋,2015年初銷售價格為500萬元,今年初則賣到了800萬元。

  2月21日,上海虹口區內環內某新樓盤推出的352套房源銷售一空,一天完成了36億元的銷售額,每套房屋的銷售均價接近1000萬元。該樓盤本身的單價在8萬元左右,購買人群主要是改善型購房者。北京、深圳也同樣瘋狂,伴隨著土地價格走高和市場火爆,房價也是節節攀升。

  “兩年前一般1000萬的房子都可以算是豪宅,但是從今年的情況來看,這些房屋多半隻能算是改善型住宅。一線城市保持限購,很多家庭都會選擇購買一套住宅,而置換型客戶近年明顯增加。”上海鏈家市場研究總監陸騎麟告訴記者。

  多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一線城市教育、醫療等條件都更好,工作機會更多,隨著人口的不斷導入,房價自然水漲船高。此前很多七八百萬的房子都已經賣到了上千萬。很多人為了留在一線城市,更是舉兩代人之力購房,並加入銀行杠桿,進一步推高了房價。

  一線城市房地産市場的瘋狂也引發了業內的警覺。上海中原地産一位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我們認為今年的情況可能需要謹慎看待,去年上海樓市的交易量很大,已經開始透支,目前的房價由於交易標的較少仍在上漲,但如果漲到購房者不願意接手,市場自然會回調。而且,當房價需要靠三代人的力量才能買得起的時候,購房者也會猶豫。”

  中信證券 地産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指出,房價急劇上漲之後,是否還存在足夠的有效需求支撐市場的熱度,值得投資者審慎看待。報告認為,如果宏觀經濟需要,2016年出現超預期的降息,則房地産市場可能會因此得到提振,推動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如果2016年不出現降息,一線城市全年的樓市熱度可能不如2015年,深圳等房價絕對水準和漲幅相對透支的城市,甚至可能出現下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