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深圳樓市成寬鬆信貸下另類繁榮 下半年部分或降價

  • 發佈時間:2016-01-17 08: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曉玲 楊悅祺  責任編輯:張少雷

  剛過去的2015年,可謂是樓市政策紅利年。從中央到地方,各項寬鬆政策全面為樓市“護盤”。

  作為一線城市的深圳,2015年走出了迥異於北上廣的曲線,在全國普遍低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情況下,依然一枝獨秀,遙遙領先,新房全年上漲約40%。

  深圳中原將之稱為寬鬆信貸下的“另類繁榮”。進入2016年之後,不少購房者還停留在房價高增長的慣性裏,在房産投資路上越走越遠。

  但深圳業內對於深圳樓市的過快上漲已經開始警惕。接受採訪的多數人士認為,今年上半年樓市還可能慣性向上,但下半年若整體經濟狀況還處於低迷狀態,就很可能高位盤整,甚至部分區域會出現降價。

  寬信貸下的繁榮

  根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2015年深圳新房成交量價齊升。全年成交面積超過66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65%,全年均價增長近四成。

  同時,深圳市規劃國土委數據顯示,2015年深圳二手房成交13.99萬套,是2010年限購後的歷史新高,較2014年增長109.7%。

  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鄭叔倫表示,以極端比例測算,2014年11月份深圳新房均價2.6萬,2015年11月份已經超過4.4萬,房價增幅69%。

  而2015年深圳全市二手住宅共成交約1064萬平方米,是2009年之後首次突破1000萬平方米,與2014年相比增長118%。二手房全年成交均價提升了59%,達到48239元每平方米。

  深圳的地價與房價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2015年年末,泰禾以高達7.99萬元每平方米的折合樓面地價,一舉成為深圳乃至全國的單價地王。

  鄭叔倫分析,2015深圳樓市的狂歡與其獨特的經濟、人口和供求關係等多方麵條件不無關係。

  深圳外來人口比例超過80%,其中大多數是年輕人。截至2015年末,深圳25-35歲人口比例為36.85%,而上海的這部分人群佔比僅22.35%。

  近年,金融業和網際網路業的發展也使得人口結構在不斷“換血”,含金量提升。新增人口當中,有資源及能力的人比例不斷提高,同時高房價也讓部分競爭能力較弱的人口被篩出。

  “現在來深圳的都是高新産業的一些高管,或者是資本家,他們的購買力是超出想像的。”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説。

  人口不斷流入也帶來了大量新增需求,且人口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建房體量。這與深圳有限的房屋供應産生矛盾,“深圳的供應其實不多,去年算下來7萬多套房,深圳是一個約有2000萬人口的城市,每年新房只有6萬多套,肯定不夠。”鄭叔倫説。

  但一個疑問是,上述因素在2013-2014年同樣存在,為何沒有帶動如此規模的上漲?

  多位深圳業內及開發商人士指出,引燃這樣的樓市,寬鬆調控政策功不可沒。2014年“930新政”和2015年“330 新政”都催生了一大批購房需求。

  “930新政是去年深圳房價上漲最重要的原因。” 深圳鏈家市場研究中心總監肖小平説,該新政刺激了換房需求。實際上,在去年的購房群體中,只有1/3是新入市的購房者,其餘2/3為換房族,而這個群體在整個2015年中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一邊買一邊賣。肖小平表示,正是這種換房遊戲以及高杠桿,導致了深圳樓市如今狀況。

  貨幣和信貸政策是另一大助力。央行自2014年11月以來連續四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六次下調基準利率,大量資金涌入樓市。深圳銀行界人士預計,2015年深圳住房貸款餘額預計會超過6000億。

  2015年是深圳樓市熱烈的一年,量價齊升,置業者集中入市,不少需求提前釋放。在寬鬆信貸政策下,購房者動用住房貸款的高杠桿行為增加,深圳鏈家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深圳91.2%的置業者選擇貸款買房,達到了近年來最高值,比2014年增加3.9%,其中平均貸款成數達64.6%。

  此外,由於房價的不斷上漲,深圳投資風氣盛行,投資型置業比例也在增加,且有部分置業者充分利用金融“杠桿”購房。綜合中原、鏈家等機構數據,分析購房人群可發現,2015年深圳投資置業佔比高達26.7%,比2014年增加3.0%,更是2011年的3倍,其中個別月份投資超過30%,同時有不少跟風者入市期望短期獲得收益。

  但伴隨而來的,是房價抬升給購房者帶來更大的月供壓力。在2015年,深圳樓市出現了用現金供房的現象。這類人群認為自己未來的收入足以支撐月供,當下則留出一年甚至是三年的現金用於月供。

  肖小平指出,用現金來供房是不安全的;這部分現金不一定會存在銀行,大部分人用這筆資金進行再投資,分分鐘可能會被蒸發掉。

  房價上漲空間將變窄

  2016年,深圳樓市是否將持續這種形勢?深圳業內人士目前傾向於認為,2016年樓市降溫是大勢,房價上漲空間將變窄。

  對於2015深圳房價近40%的升幅,施永青認為有一定的泡沫存在,“2015年其他城市大概是15%左右的升幅,深圳超升的25%裏面,我覺得有15%是有實際支撐,另有10%是興奮過度的結果。”

  施永青認為,一線樓市和宏觀經濟之間出現了“蹺蹺板”效應,“經濟不是太好的時候,一線城市房價反而升得快;經濟轉好,增幅就會壓低。現在因為經濟下行,政府才不得不重新依賴房地産方面的動力。”施永青分析,因為國家的貨幣政策在2015年是寬鬆的,所以會出現一線城市逆市上漲的情況。

  但當前經濟現狀已經接近2008年金融危機水準,一旦數據繼續下行,深圳樓市也難獨善其身,樓市將受其拖累。

  施永青提醒,深圳市場的特色是調整較快,敏感度較高。同時,深圳樓市投資者的比例相對高,“投資者可能一剎那之間改變了看法和行動,風險比較高。我覺得現在需要謹慎一點,找機會減持,減少借貸比例”。

  施永青通過自己對資産配置結構的調整予以解釋,“我一貫的資産分配是4:3:2:1,就是40%是房地産,30%是股票,20%是債券和現金,10%是貴金屬。但是,在香港,我的資産比例做了一個調整,改成3:3:3:1,就是房地産從4成改成3成,增加了債券和現金的部分。”

  但同時,施永青也表示,他對深圳樓市仍有信心,“現在是反映未來,如果現在的勢頭不變的話,我認為起碼今年還是會好的。”

  鄭叔倫也預測,2016年上半年深圳房地産市場將大概率繼續慣性衝高,延續2015年的高漲勢頭。2016下半年,樓市漲幅將更多取決於全球經濟復蘇能力及中國經濟轉型結果。

  鏈家市場研究中心總監肖小平認為,在相關政策沒有較大變化的前提下,預計2016年成交會高位回落至8-9萬套的正常水準,房價漲幅在15%到20%。

  深圳一位資深投資客則判斷,在過去的2015年裏,想換房的人換了,湊熱鬧的也湊了,深圳樓市已經透支了未來1-2年的購買力。“我對今年上半年的市場相對樂觀一點,但對於下半年不怎麼樂觀,好的話,高位盤整,有價無市;差的話個別項目還會出現下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