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正文

字號:  

2015年全球PC銷量下滑 中國品牌份額提升

  • 發佈時間:2016-01-16 09:02: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日前,來自市調機構IDC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個人電腦(PC)出貨量同比下滑10.6%,跌至7190萬台,創下了“歷史新紀錄”。受此影響,2015年全年全球PC出貨量也下滑10.4%至2.762億台。而來自另外一家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的數據要稍微“好看”一些,其統計的2015年四季度全球PC銷量同比下滑幅度為8.3%,全球銷量同比下滑幅度則為8%。過去一年中,PC行業的相關廠商“救市”舉措不斷,但實際效果仍有待觀察。

  Windows10和二合一筆電能否提振市場

  “下降幅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IT行業資深分析師孫永傑在談到這組數據時坦言。對此,IDC研究報告給出的原因是,PC産品更新週期長,同時受智慧手機、平板等終端的影響,尚未能找到新的消費痛點,所以出現到銷量下滑,而未來的一段時間,這種艱難時光或許還將繼續。

  去年微軟隆重發佈了全新的作業系統——Windows 10。這個重磅産品曾一度被普遍認為可以讓用戶更有熱情來更換他們手頭的PC,從而提振整個市場,但結果收效有限。

  “PC市場的硬體性能過剩是一個老問題了,很多用戶幾年前購買的老電腦其實完全能夠很好地支援Windows 10的運作。”孫永傑説。不過,在易觀智庫分析師朱大林看來,由於低配置的電腦在運作Windows10時體驗不佳,當Windows10在未來成為主流作業系統時,會帶動一個新的購機潮。對此,IDC的預計是,在2016年,PC更新率有望上升,推動PC發貨量增長1%至2%。

  除了Windows10的發佈外,二合一筆電的上市也曾被業內人士寄予很高的期望。在去年,二合一筆電的成本和售價都有明顯降低,聯想、蘋果、微軟先後發佈YOGA 4 Pro、iPad Pro、Surface Pro 4二合一筆電,同時多家廠商聯合斥鉅資打造“PC Does What”廣告來推介二合一筆電。但是二合一電腦對PC市場的拉動並未達到預期。

  “最大的問題還是PC廠商沒有找到消費者新的痛點,人們對PC的定位依然是工具,而非時尚品,更換週期長。同時,目前的PC市場依然處於飽和狀態。”在孫永傑看來,未來會對人們生活産生重要影響的虛擬現實技術因為對PC的配置有更好的要求,可能會成為新的PC消費點,“但這還需要幾年”。

  中國市場仍有巨大需求

  去年11月,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曾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的電子産品市場幾乎處於“手機—PC”倒挂的結構。中國的PC在滲透率較低的情況下,智慧手機衝了進來。這使得PC的功能並未完全被取代,市場上對PC依然有大量潛在的需求沒有被激發。

  聯想中國區總裁童夫堯亦認為,中國每年的PC需求是5700萬台,其中3400萬台臺式機,2300萬台筆電,這是2000億美元的市場。惠普和戴爾等國外品牌亦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增長。

  IDC預測,到2017年全球PC市場才會重新看到溫和的市場增長。據其統計,聯想依然是目前最大的PC廠商。去年第四季度聯想在全球PC市場所佔份額同比上升140個基點,至21.4%,繼續穩居首位。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聯想的日子會好過些。相反,由於過度依賴PC市場的利潤,使得它與戴爾、惠普等廠商相比,壓力要大很多。聯想2016年的第二財季財報也顯示,6年來,聯想首次出現單季度虧損。根據當季財報,PC業務的營收幾乎佔據聯想總營收的八成。而戴爾、惠普等企業,PC的營收佔比均已低於五成。

  對此,孫永傑表示,對於廠商而言,無論PC市場是否會迎來換機潮,其已經成為了一個低利潤的行業,因此轉型對於PC巨頭來説已經迫在眉睫。去年11月份,惠普完成了拆分,將惠普分為惠普公司和惠普企業,前者主要經營PC業務,後者主要經營企業級業務。此前,戴爾也宣佈用670億美元的總價收購了美國資訊存儲公司EMC,並在完成私有化後,就將業務重心從PC行業轉移到為企業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上。

  孫永傑稱,作為人們生活工作的必需品,PC的發展雖然放緩,但是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未來某個産業鏈的變化,或許會給PC廠商帶來新的春天。(王偉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