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供過於求形勢沒變 短期因素難改國際油價下行趨勢

  • 發佈時間:2016-01-06 09:28: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沙烏地阿拉伯于當地時間3日晚宣佈與伊朗斷交。中東地區兩大重要産油國關係緊張的消息傳出後,紐約原油期貨價格跳漲約3%,升破每桶38美元關口,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上漲超2%。地緣政治因素促使油價出現短期階段性反彈,似乎使得國際原油走勢變得撲朔迷離,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由於國際原油市場供過於求的總體形勢沒有改變,短期因素難以改變國際原油價格在2016年繼續下探的趨勢。

  近期,紐約原油期價已經接近每桶40美元,逼近2005年以來新低。布倫特原油期價也跌至每桶44美元的近十年低位,二者今年以來累計跌幅分別高達22.6%和21.8%。

  在統計學上,美元和大宗商品價格存在負相關關係。而商品價格和美元之間又會有一種自我加強的關係,將商品價格和美元之間的相關性放大。受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和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影響,美元指數自2014年6月以來基本一路走強,而後隨著市場加息預期再度升溫,美元指數由短期低迷重拾升勢。特別是在美聯儲去年加息成為事實後,油價進一步下跌。

  從需求方來看,2015年10月初,IMF剛剛將去年和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分別下調0.2個百分點,至3.1%和3.6%。IMF表示,過去五年裏,全球經濟前景一再被下調,世界經濟面臨長期低水準增長,同時伴隨著不可接受的貧困和高失業率的風險。

  由於中國的經濟增速持續減緩,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下降改變了大宗商品市場的供求關係,近期其他新興經濟體增速明顯放緩也成為不爭的事實,而這些地區此前對大宗商品需求非常旺盛,相關産地也不斷增産。如今新興經濟體需求下降,但高企的産量暫時沒有降低,導致商品價格不斷走低。

  從供給方傳來的消息也並不樂觀。去年12月初,美國非農數據公佈之後,萬眾矚目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會議也宣告結束。如機構預期,各國沒有在石油産量上限達成一致,未來數月不會減産。在此影響下,國際油價再次下跌,紐約油價單日暴跌2.5%,一度跌破40美元大關,布倫特油價走跌至43美元,接近數年新低。六個月前,幾大國與伊朗就核問題達成協定,將解除對後者的制裁,這對油價來説並非正面資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