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中國現有小水電4.7萬座 開發率58.6%低於發達國家

  • 發佈時間:2016-01-06 07:32:5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趙永平  責任編輯:吳起龍

圖為吉林長白縣在山區發展小水電站,大大減少了農民砍伐林木為燃料的需求。水利部供圖

  我國現有小水電站4.7萬座,5年發電量相當於節約3.2億噸標煤

  小水電 多了還是少了?(美麗中國·調查)

  水電是高效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瑞士、法國開發率達97%。我國小水電技術可開發量是1.28億千瓦,目前已開發7500多萬千瓦,尤其是西部貧困地區,小水電開發率僅48%,潛力還很大。只要統籌好發電和生態的關係,小水電對局部水環境的不利影響可以降至最低。

  日前水利部召開的新聞通氣會透露,目前全國建成農村小水電站4.7萬座,總裝機超過7500萬千瓦,相當於3個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目前,我國小水電開發是否過度?會不會破壞河流生態?就這些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和相關部門負責人。

  是不是過度開發

  我國開發率僅為58.6%,低於發達國家。5年發電量相當於節約3.2億噸標煤

  全國4.7萬座小水電站,是不是開發多了?

  “目前,我國小水電開發率為58.6%,低於發達國家80%左右的開發程度。”水利部農村水電局副局長許德志表示,國際社會對小水電的認識是一致的,水電是高效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瑞士、法國開發率達97%。

  根據全國農村水能調查評價,我國小水電技術可開發量是1.28億千瓦,目前已開發7500多萬千瓦,尤其是西部貧困地區,小水電開發率僅48%,潛力還很大。

  專家表示,具體到一條河流、一個區域建多少水電站,取決於河流資源稟賦和功能,需要經過科學論證和嚴格審批,首要是保障河流健康生命,而不是把水都“吃幹榨盡”。

  “我國小水電發展技術成熟、經濟可行、環境影響相對可控。”國際小水電中心主任程夏蕾説,從技術看,我國小水電開發有100多年曆史,勘測、設計、施工和設備製造都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從能源回報看,小水電投入産出比相對較高,發電量是風電的1.5倍。

  小水電減排效益明顯。據統計,我國農村生活能源消耗中煤炭、秸稈和薪柴佔80%以上,通過小水電代燃料工程,400萬山區農民實現“以電代柴”,戶均年減少電費負擔300元,保護了森林面積1400萬畝。“十二五”期間,農村小水電累計發電量超過1萬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3.2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8億噸。

  “小水電具有就地開發、就近供電優勢,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方式。”許德志説,目前未開發的水能資源大部分集中在832個貧困縣中,下一步,通過探索資産收益扶貧,股份量化,增加貧困戶財産性收入,對山區農村脫貧有重要意義。

  會不會破壞生態

  科學規劃、嚴格監管,落實生態基流,負面影響可降至最低

  有人提出,小水電開發帶來河流斷流、河床裸露等生態問題,是這樣嗎?

  “社會關注小水電的生態影響,主要集中在河段減脫水、魚類保護、水土保持等方面。”許德志坦言,受過去開發理念、技術和資金等制約,一些流域電站佈局不合理,梯級電站之間的流量不匹配,有些早期建設的引水式電站,沒有設計最小泄放流量,管理無序,導致出現河段斷流等現象,影響了河流生態和下游用水。

  “小水電造成的這些負面影響,是制度不健全、體制不完善造成的,通過科學規劃論證、嚴格監管,這些問題可以有效遏制。”許德志説。

  重要一點,是要科學確定水能開發強度。2012年起,全國3600多條中小河流水能規劃進行修編,關鍵就是落實生態基流,確保生態需水。有的嚴控最小泄放流量,有的增設生態機組,進行梯級電站聯合調度,將水生態保護上升到首要地位。

  針對河段減脫水問題,“十二五”期間,首次開展農村水電站增效擴容,改造老舊電站4400多座,近2000條中小河流生態環境得到修復;針對魚類保護問題,明確凡涉及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或特有水生生物的河段不再規劃新建小水電項目;針對水土保持問題,加強工程監理和監測,減小水流破壞力、維持河床穩定,消減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危害。

  據了解,重慶武隆縣“生態優先、適度開發”,22座綠色水電站增效擴容,山區農民用上“生態電網”;山西澤州縣綠色開發水電,嚴控電站泄量,實現了東焦河不斷流;黑龍江東寧市通過水電站豐枯調蓄,讓一度污染的“母親河”重煥生機。

  “實踐證明,通過科學規劃和合理運作管理,統籌好發電和生態的關係,小水電對局部水環境的不利影響可以降至最低。”許德志説。

  能不能綠色發展

  嚴格生態環保,落實優惠政策,解決上網難、電價低問題

  “綠色小水電是今後發展方向。”程夏蕾認為,國際上先後開展了綠色水電認證、低影響水電認證和水電可持續性評估,為小水電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借鑒。

  程夏蕾認為,小水電開發應堅持“生態優先、有序開發”,實現四個轉變:更加重視有序、有償開發水能資源;更加重視生態功能和環境效應;更加重視地方發展和農民利益;更加注重老電站的增效擴容和持續利用。

  小水電綠色發展面臨哪些難題?程夏蕾説,小水電上網電價低,適用《可再生能源法》的配套政策至今尚未出臺,享受不到優惠政策。目前小水電平均電價是0.313元/每千瓦,遠低於風電、核電等同類可再生能源電價。

  程夏蕾建議,發展農村小水電,必須在政策、技術、市場方面著力。加快落實農村水電優惠政策,解決上網難、電價低問題;走技術創新之路,做到科學實施規劃、電站建設和運作管理;做到政府主導、市場導向、加強監管。

  許德志説,目前全國百餘座小水電站開展綠色小水電評價試點,“十三五”期間,大力扶持貧困地區小水電開發,加快推進綠色水電建設,完成全球環境基金資助的增效擴容項目,嚴格落實生態環保要求,助力“民生水電、平安水電、綠色水電、和諧水電”的科學開發和可持續利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