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美元走強的“底氣”已然增加

  • 發佈時間:2015-11-19 01:30:5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新工場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張靜靜

  月初公佈的10月美國非農數據超預期,將美元送上99;全球風險偏好惡化,再次助長了具有避險功能的美元。但這些不過是短期因素,最終決定美元未來的還是美國經濟前景和以此為依據的美聯儲貨幣政策。近期市場對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強烈,但同樣的預期在今年6月和9月兩次議息會議前也出現過,這次靠譜嗎?

  首先,若長期跟蹤美聯儲掌門人講話則不難發現他們極少給出極為肯定的措辭,然而一旦出現強烈暗示則基本都會兌現。今年5月以來耶倫多次強調年內稍晚時間存在加息可能,並表示首次加息可能會引起長端利率的急劇上升。7月耶倫再次表示若等較長時間再加息,加息節奏會更快。上述資訊可以被理解為:第一,耶倫並不希望太晚加息,否則過快的加息節奏會産生更多隱患;第二,首次加息對長端利率的影響很大,或許對市場形成衝擊,希望被避免。美聯儲既需要足夠長的時間讓金融市場消化或者淡化首次加息的影響,又不能讓這件事拖太久。

  其次,如何評估加息的衝擊已被淡化?最簡單、直觀的方式是,看多次加息預期升溫之際金融市場壓力指數的變化。以聖路易斯聯儲編制的美國金融壓力指數為例,0表示該指數的歷史均值,正負值則表示高於/低於歷史平均水準。在QE退出後該指數出現了趨勢性反彈,但始終低於歷史均值,9月、10月加息預期升溫之際該指數曾創出三年新高,但仍處於歷史較低水準。過去的3次QE已經為美國金融市場面對貨幣政策常態化預留了足夠的壓力釋放空間。只要12月中該指數不顯著接近0軸,美聯儲應該都不會放棄12月加息的特權。

  此外,12月加息的另一個必要條件是美國勞動生産率的上升。筆者根據美國GDP、就業人數和平均工作時間粗估的勞動生産率指數顯示,2009年3月後的6年當中該指標遭遇瓶頸未現增長,今年二、三季度該指標則連續兩個季度上升,反映了美國經濟復蘇的可持續性。

  回看市場,3月美元指數站上100點的根源利好在於市場形成了今年上半年加息的共識,此後的回落也是基於這種預期的降溫。一旦12月加息預期繼續升溫,並最終變成事實,則美元指數勢必再度破百。與此同時,歐洲央行12月降息的概率也極高,為美元指數走強再添籌碼。預計年底美元有望挑戰106新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