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四省煤炭去産能路線圖出爐 去産能力度超預期

  • 發佈時間:2016-03-07 08:56:2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煤炭化解産能總綱領出臺後,各省都開始在煤炭去産能上下工夫。

  截至目前,重慶、貴州、甘肅和山東四省均公佈了煤炭行業去産能的具體規劃,去産能力度超預期。

  而隨著各省去産能速度的加快,中小煤礦和“僵屍企業”恐怕也難以再“存活”。具體來看,山東、山西、甘肅等地都在著手處置中小煤礦和“僵屍企業”。

  需要一提的是,2014年以來,連“煤老大”神華都主動限産減産,陸續關閉了12處落後煤礦。

  分析師認為,此次去産能力度超前,資源枯竭的中小煤礦和資不抵債的“僵屍企業”將難逃此劫。但是在此過程中出現的人員安置等問題,需要更多細節政策進一步處理。

  各地煤炭去産能細則正在逐步出臺。

  2月5日,國務院發佈《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要求在近年來淘汰落後煤炭産能的基礎上,從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産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

  這一意見出臺後,各省紛紛開始行動起來。

  近日,甘肅省經信委表示,根據計劃,煤炭行業將用3年至5年的時間逐步退出1000萬噸産能。

  截至2015年年中,甘肅合法礦井60座,合法産能5373萬噸。

  申萬宏源煤炭研究團隊指出,根據上述意見,甘肅省應關閉30萬噸以下礦井,按此計算關停量應該為24個礦井産能323萬噸,目前甘肅省關停1000萬噸産能大幅超市場預期。

  同時,貴州省下發《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的意見》稱,用3年至5年時間關閉退出煤礦510處、壓縮煤礦規模7000萬噸左右。

  此外,2月28日,重慶市發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方案》,明確要求將煤炭産能壓減到2000萬噸以內,煤礦數量壓減到70個以內。

  截至2015年年末,重慶合法礦井數量為403座,合法産能為4084噸。重慶方案意味著煤炭去産能比例將達到1/2,去産能時間為2年-3年,也快於國家要求的3年-5年。

  上述煤炭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已經正式發佈規劃的重慶、貴州、甘肅和山東四省總去産能規劃已達1.44億噸,平均去産能比率高達33%,預期各地陸續出臺政策後總去産能規劃將超過全國規劃。

  各省煤炭去産能規劃超預期,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將有不少資源枯竭的中小煤礦以及“僵屍企業”被關閉。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山東省委、省政府確定,下決心推動鋼鐵、煤炭、水泥、有色金屬等八個行業去産能。目前,各市提報448家“僵屍企業”,山東將從鋼鐵、煤炭入手,推動一批無效産能陸續退出市場。

  面對持續走低的煤炭價格,山東能源集團旗下很多公司虧損,屬於資金流不抵虧損的“僵屍企業”就有8家。2015年,山東能源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的號召,關停了16家虧損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甘肅省的改革思路也頗為清晰,將按照兼併重組一批、淘汰落後一批的思路,清理處置“四類控股企業”和“三類參股投資”。即:連續三年虧損企業、資不抵債企業、停業企業、三級以下控股企業;連續三年無收益投資、餘額300萬元以下投資、三級以下企業的參股投資。

  甘肅省政府國資委負責人表示,要果斷關停並轉或剝離重組一批現金流為負的企業或生産線,對兩年內不能投産的項目或投産後沒有效益的項目堅決停建和規範處置。重點針對“僵屍企業”採取以資産重組、産權轉讓等方式予以“出清”。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山西省計劃在未來兩年時間裏削減一億噸産能,主要針對高硫高灰、資源枯竭和資不抵債三類礦井。

  實際上,這幾年,隨著煤價不斷下跌,不少生産能力低下的煤礦已處於虧損狀態,不得不關閉。而如今,去産能力度不斷加大,更多處於“僵屍”狀態的煤礦也將進一步關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