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雲南白藥等被點名購非法銀杏葉提取物 回應喊冤

  • 發佈時間:2015-05-22 02:31:3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被責令召回用非法提取物生産的銀杏葉製劑;雲南白藥喊冤,稱未使用過通告中所提及的銀杏葉提取物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報稱,桂林興達藥業有限公司擅自更改銀杏葉提取生産工藝,非法生産提取物,並將産品銷售給其他企業。包括雲南白藥、仟源醫藥方盛制藥等3家上市公司在內的24家企業被捲入該事件,食藥總局通報要求,上述藥企凡發現使用桂林興達藥業有限公司銀杏葉提取物生産銀杏葉製劑的,要立即責令企業停止生産和銷售,主動召回相關産品。

  21日,涉事上市公司仟源醫藥、方盛制藥先後公告稱,已啟動對相關藥品的召回。但雲南白藥大呼冤枉,表示,公司及其所屬生産單位以前不生産含銀杏葉提取物的任何製劑産品,也從未使用過通告中所提及的銀杏葉提取物。

  多家上市公司受牽連

  仟源醫藥公告稱,公司已于2015年5月20日對桂林興達供應的銀杏葉提取物展開內部調查,並停止生産和銷售所涉及的産品銀杏葉分散片,同時啟動了召回工作。其還表示相關産品佔營收比例極低:“2014年度,公司銀杏葉分散片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1.23%,佔公司營業毛利0.62%。”

  5月21日,方盛制藥公告表示,已成立調查小組對該事件展開全面的內部調查,終止與桂林興達的所有業務往來,並表示“將依法向其索賠。”方盛制藥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涉事藥品佔公司營收的比例非常微弱,對公司業績不會有顯著影響,至於為何選擇不符合生産工藝的桂林興達作為供應商,以及接下來如何解決該原料的採購等問題,該人士表示,需記者發送採訪提綱方能作答,截至發稿,記者尚未收到公司回應。

  與上述兩家企業不同,同樣遭到點名的上市公司雲南白藥“大呼冤枉”。21日午間,雲南白藥發佈澄清公告稱:“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屬生産單位以前不生産含銀杏葉提取物的任何製劑産品,也從未使用過通告中所提及的銀杏葉提取物。”

  違規提取或影響藥品安全性

  制藥行業專家耿先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對藥企而言,銀杏葉的萃取工藝是一項相當簡單而普遍的技術,藥典中對其提取方式和步驟有著嚴格的規定。“必須完全按照藥典來,任何企業在製備過程中都不能擅自改變其中任何一個細節,否則可能會對藥品的藥效甚至安全性産生影響。”

  其強調,“擅自改變工藝,可能與技術水準和設備水準有關,也很可能是出於成本考慮。”

  耿先生分析稱,按照上市藥企的技術實力來看,“如果真要下工夫檢測,是應該不難發現問題的。”他説,至於上市公司為何沒有發現問題而是被監管部門首先查出,原因很難説,“可能跟相關標準有關,比如只看其中某些指標,這幾個指標過關,就算合格”。

  “這也是一種普遍現象,拿10塊錢檢測一下就符合規定了,為什麼要拿1000塊錢做檢測?”耿説。

  ■ 連結

  太極集團涉違規遭監管關注

  據上交所網站最新披露,太極集團、其控股股東太極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公司時任4位高管因其子公司之間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往來行為,涉嫌違規而遭到上交所監管關注。

  經查明,2014年4月1日至12月22日,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與關聯方未遵守《關於規範上市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若干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在無交易背景情況下,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往來的行為。”

  其中,太極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藥廠有限公司、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控股股東太極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阿依達飲料有限公司、重慶市涪陵太極印務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大易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重慶市涪陵區醫藥總公司提供非經營性資金18筆,總計1367.23萬元。

  通報顯示,在違規行為被發現後,雙方採取了一定補救措施,于2014年末收回全部被佔用資金,並收取資金佔用費74.21萬元。

  5月21日,太極集團股價漲停。

雲南白藥(00053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