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王石“拜把子”共同謀劃千億級合作
- 發佈時間:2015-05-22 00:32: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屬於地産商的熱浪似乎還僅在傳説中。炎夏即將到來,萬達和萬科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卻讓人感受到了抱團取暖的含義。
萬達王健林與萬科王石,兩個“50後”,在網友們“在一起”的調侃聲中,真的走到了一起。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萬科總裁鬱亮不僅稱此次合作為“門當戶對、一見鍾情”,還互相套近乎,稱“兩家公司都姓萬,創始人還都姓王”。
據記者了解,“二萬”合作是基於戰略和集團層面的長期性合作,圍繞項目和業務層面展開。具體來看,擬合作的方向包括共同拿地開發、輕資産運營與金融創新、社區消費O2O等方面,區域則可能涉及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
殊途同歸的兄弟倆
王健林做地産是科班出身,棚戶區改造是他掘得的第一桶金。1987年,如今的大連萬達房地産總公司的前身——大連西崗住宅開發公司不過是西崗區區屬的全民所有制企業。1988年,時任西崗區政府辦公室主任的王健林“跳槽”來到了這家公司。
在王健林接手前這家公司虧損數百萬,王健林接手後的第二年即實現了營業收入1285.8萬元、利潤291.2萬元的業績。這只是開始,從股份制企業成立到2001年這十年,萬達仍在大連從事著舊城改造項目的開發,建成了大連歷史上一次性動遷人數最多的新開路校區,並在1997年這一年開始向全國大規模擴張,最終形成了王健林的萬達帝國。2013年,胡潤百富榜發佈,王健林以1350億元財富首次成為中國大陸首富。
和王健林不同的是,如今的地産大佬王石,當年差點成為“飼料大王”。1983年,王石到深圳尋找機會,很快,他發現只要解決了交通運輸的問題,玉米就不愁銷路,於是他一頭扎進了倒賣玉米的生意,短短幾個月就掙了40萬元。王石在玉米生意裏賠賠賺賺多次後,竟然實現了300多萬元的盈利。
他憑藉這300多萬元創立了主營視頻器材的“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也就是萬科的前身。談及這段經歷,王石笑稱:“如果當時我不轉行,‘飼料大王’的名分怕就是我的啦。”
本來各自不同發展的道路,終於在1988年,遇到了屬於他們人生中最大的契機:1988年1月,全國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宣佈將房改正式納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計劃,分期分批加以推行,在3年或多一點的時間內在全國基本推開。4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規定,土地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同年,中國第一個土地拍賣、按揭貸款真正完全意義上的商品房小區東曉花園在深圳竣工,當時售價1600元/平方米。
如果彼時有編劇“亂入”,王健林和王石一定會聽到這樣的畫外音:“屬於房地産業的20年黃金時代開始了……”
網際網路帶來的悄然轉變
20年轉瞬即逝,轉眼又過去七八年,所有傳統經濟都面臨著網際網路的“顛覆”,地産業也不例外。萬達于2015年順應潮流地和阿裏合作,成立了萬達電商,據不靠譜傳言説,是因為王思聰在京東買了一張需要等N久的電腦桌,從而導致了“一個電腦桌引發的投資”。
王思聰,是萬達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個“副品牌”,他的身份是王健林的獨子,也被網友戲稱為“國民老公”。一次媒體訪談中,王健林表達了對愛子的期待是“希望王思聰更穩重”。百度搜索“王健林”的搜索詞條數是“約4980000個”,而王健林的兒子,江湖人稱“國民老公”的“王思聰”的搜索詞條數是“約8350000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被王健林期待更穩重些的王思聰,實際上以非常遊刃有餘和穩重的方式,將萬達在網際網路時代的轉型變得順理成章。在他吐槽電影《小時代》很糟糕的微網志下,有郭敬明粉絲擠對他“電影院又不是你開的”,跟帖網友善良地向不知情粉絲介紹説,“電影院真是他們家開的”。一則吐槽幫助業外人士加深了對萬達的了解,更讓年輕人記住了萬達這個品牌。
網際網路時代,産業大佬如果不能跟網紅微網志互動一下,出門都不好意思説自己是適應網際網路時代轉型升級需求的大鱷。王健林有愛子王思聰,王石則有紅粉知己田樸珺。
田小姐從熱播劇《甄嬛傳》裏並非主角的敦親王福晉,變成了文能提筆寫專欄,武能自製影視片的全能人才。她拒絕了王石的求婚,她使得“王石女友”這個詞的搜索條數達到了“2710000個”,而“王石”本人的搜索詞條不過“1380000個”。
網際網路使得傳統的父子關係、情侶關係變成了資源,而這些資源又轉化成企業的影響力。因為王思聰和田樸珺,以及新浪微網志這個公眾平臺,兩家傳統房産公司的一舉一動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人們在八卦的同時,也關注到了傳統房産企業的轉型和升級。
而兩家公司也以網際網路的方式迎來了合作。5月13日晚,從萬達內部流出的一份《關於“萬萬”合作事件的宣傳要求》顯示,萬達要求所有項目公司當天全部微信頭像換成集團LOGO,並轉發同一內容。
由於非常成熟的網際網路資訊披露模式,很多人懷疑,此次合作是否是一種炒作,在披露合作消息時,甚至沒有停牌。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萬達以三四線城市為主,萬科則以一二線城市為主,雙方在國內合作範圍有局限;二是同為行業龍頭,合作後出資比例、利潤分配、話語權等必將産生爭奪。
有消息人士稱,“二萬”的合作提出方是萬科,而萬達給予了積極反應,最終促成了這項合作的落地。“萬達目前只會和萬科合作,不會找其他家。”王健林在5月14日的發佈會上説。鬱亮則表示:“我們的合作不排他,但是實際到府當戶對的只有我們兩家。”
14日的發佈會王健林還透露了一個有趣的資訊:雙方將會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專門進行未來的聯合投資。同時他還強調,類似的合作將會只限于萬科一家,並且後續還有規模超千億級的合作。很多人推測這一合作的領域可能是要搶食舊城區改造,也有人認為是進入社區商業。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此次合作,另一位地産大佬潘石屹表示看不懂,“合作什麼呢?萬科會幹的萬達也會幹,萬科不會幹的萬達也不會幹。房地産公司的合作和轉型,大勢所趨。但要尋找互補的合作夥伴。”潘石屹在微網志中稱。
抱團取暖的市場邏輯
對於房地産業來説,最近幾年並非好時光,黃金時代已經逐漸被白銀時代所替代。對於未來的預判,所有參與者都略有茫然。就在“二萬”合作前,王健林和王石曾分別對2015年房地産的走勢做出了判斷,結果略有不同。
對於未來,王石是樂觀的:“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産會有很好的前景。不過‘買了就能賺錢’的階段已經過去了。2015年,萬科真正穩定持續、有效率、有品質的增長才開始。也就是説,實現我的抱負和理想,2015年才剛開始。”
王健林則略有悲觀,他認為, 2015年下半年再現高潮的想法不切實際,中國房地産不會崩盤,城鎮化是最大的利好因素。房地産行業將進入新常態,還剩10年的轉型時間。
對此,國際評級機構們也有不同意見。標普指出,中國房地産銷售顯示出初步的復蘇跡象,但利潤率依舊面臨壓力。一線城市銷售和價格顯示出暫時性復蘇,儘管一二線城市價格上漲,但全國房價由於去庫存依舊低迷。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報告將中國房地産行業評級由“有吸引力”下調至“謹慎”,稱該行業融資風險增加,潛在購房者減少。這是摩根士丹利繼七年來首次下調中國股市評級後,對中國經濟的另一重要産業發出警告。
儘管王健林認為這次合作不是抱團取暖,而是代表了競爭向競合的趨勢轉變。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卻認為,“從目前還只是傳統業務上的合作來看,兩個領頭羊,是在用專業化應對利潤下滑的市場現實。”
“在國內方面,將加大拿地議價能力。尤其是對於三四線城市的地方政府來説,同時引入萬科和萬達,品牌效應的疊加能增加與地方政府談判的籌碼,也有利於對大體量區域開發模式的嘗試。” CRIC研究中心朱一鳴認為。
當豪情遭遇現實
房地産業,甚至包括房地産業在內的所有傳統工業製造業,當下均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不是産能過剩,就是技術無法實現突破。在網際網路+的背景下,在中國製造2025的催促下,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顯得尤為迫切。
列數萬科之前的戰略級合作名單,基本都是百度或者鏈家這樣的上下游關係企業,萬達是唯一一家同行業龍頭公司。對於王石豪情壯志要做行業老大的心氣而言,這次的合作十分微妙,如魚飲水。有人將之評價為這是萬科一次功利而現實的選擇,卻是精神的倒退。
就在“二萬”合作的當天,一則消息傳來,樂視網在之前一天A股的市值超過了萬科的1429.221億元,兩年前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曾豪言要打造市值千億公司,曾被認為是癡人説夢,因為當時市值距千億還差一個零。
無論是萬達還是萬科,市值的增長速度已經不能與創業板的財富神話們相比。他們面臨著限購、加稅、貸款等種種麻煩,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也累計下大量的遺留問題需要解決。
托任志強不斷科普的福,飽受高房價之苦的民眾早已發現地産商只是加高房價的一部分,萬達和萬科的合併並沒有招致集體起鬨和質疑他們要壟斷市場抬高價格,這是市場經濟教育的一個進步。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並不新奇。1988年在深圳創業的王石,和1988年在大連創業的王健林,他們當時肯定沒有加過QQ,聊過微信,談過理想,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他們從不同的道路推向了同一個高度,因為拿地競爭過,因為售樓嘴仗過,現在他們坐在一起説合併後應該怎麼辦。頗有種江湖兒女江湖老的畫面感。
這一輪黃金時代如同他們的年紀一樣走向日暮,老兄弟們還在,江湖卻已經不是那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