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錫文:中國現有糧食供給中約1000億斤為無效供給
- 發佈時間:2016-01-10 18: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中央農村工作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10日在此間表示,在中國的糧食供給中,有大約1000億斤糧食屬於無效供給。
陳錫文是在當日在京舉行的第七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作出上述研判的。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糧食總産量62143.5萬噸,同比增長2.4%,中國糧食産量歷史性地實現“十二連增”。
“但是(中國的糧食)進口量新世紀以來也在持續增加,預計2015年全年的糧食進口量會達到1.2億噸,即2400億斤。”陳錫文説。
從供需層面分析,陳錫文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糧食供求缺口大約為500億斤,這一數字與約2400億斤的進口量差距巨大。面對這一怪相,陳錫文指出,這主要緣于中國國內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存在明顯的偏差。
陳錫文指出,在去年進口的2400億斤糧食中,大豆佔據多數,進口量預計達到1600億斤,超過國內總供求缺口約1000億斤。
“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我們的供給中有1000億斤的糧食是無效供給。”陳錫文説。
陳錫文指出,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糧食生産結構上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大豆的産量不斷降低,而大豆是中國國內需求增長最快、供求缺口最大的一個品種。與此同時,國內玉米的産量卻急劇增長,15年來翻了一番,而其庫存在持續增加。
“增産的未免是需要的,減産的恰恰是必須滿足的需求。這是當前糧食供求當中突出矛盾。”陳錫文説。
有鋻於此,陳錫文指出,必須推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供給側機構改革,提高供給側效率,才能根本上解決供需偏差這一問題。
與此同時,陳錫文稱,新的糧食庫存不能再增加。他指出,要放活市場、實行多元化的主體和多渠道的流通,讓市場主體都願意採購糧食,庫存的壓力才會減下來。
10日舉行的“第七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經濟時報社主辦,本屆論壇的主題是“開局十三五:新階段新動能新機遇新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