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正文

字號:  

無人駕駛汽車在高速路上面臨哪些“挑戰”?

  • 發佈時間:2016-04-16 16:56: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新華社重慶4月16日專電(記者趙宇飛)執行我國首次長距離無人駕駛測試的兩輛無人駕駛汽車,16日已順利抵達北京,結束了將近2000公里的行程。記者全程跟隨無人駕駛汽車發現,面對高速公路複雜的路況,無人駕駛技術仍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

  此次行程中,無人駕駛汽車先後穿越丘陵、高山、平原等多種地形地貌。其中,在秦巴山區的崇山峻嶺中穿行,連綿不斷的隧道群和多處大彎道,是無人駕駛汽車面臨的首次考驗。

  在穿越全長18公里的秦嶺終南山隧道時,測試員李增文告訴記者,無人駕駛汽車平穩行駛的前提是能夠識別車道線,隧道內往往光線較暗,或車道線污損,對車的“眼睛”感知系統是考驗,大幅度的彎道對“大腦”中央控制系統、執行系統也是考驗,在過大彎道時,車身有時會出現輕微晃動,但都在可控範圍內。

  不僅如此,無人駕駛汽車在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區行駛,也並非不存在挑戰。在從西安到鄭州的高速路上,李增文説,進入平原地區後,道路明顯變寬變平,交通狀況比山區好了不少。但陽光斜射路面時,容易造成反光或漫射,導致車道和路面對比度降低,影響感知系統對車道線的識別。另外,光纖正對車頭照射時,無人駕駛汽車的攝像頭會跟人眼一樣,受強光影響,其識別車道線的難度將大大增加。

  “要解決這一難點,需要使用鐳射雷達等技術予以彌補。”李增文表示,鐳射雷達已在市區測試車上使用,下一步要研究如何讓其更小型化,嵌入到高速公路測試車上。

  同時,在高速路上行駛的大貨車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另一個“挑戰”。李增文説,“有些大貨車在行駛時,車輪在車道線內,但其車廂或不規則形狀的貨物已經伸到了我們的車道,無人駕駛汽車在識別時就容易産生誤差。”

  “若出現大雪、大霧等極端天氣,由於無法識別車道線,無人駕駛汽車將無法使用。”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總工程師黎予生説,“目前面臨的這些挑戰,就是我們研發工作努力的方向,隨著雷達、感測器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以及高精度地圖和定位的廣泛應用,這些難題有望逐步被破解”。(參與采寫:張琴、黎華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