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智慧汽車業績可望爆發 無人駕駛商用還很遙遠

  • 發佈時間:2016-04-12 07:38:2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節以來,無人駕駛汽車概念熱持續發酵。但從中國上市公司研究院調研的情況來看,未來5年內,無人駕駛大規模商用的概率很低,而智慧汽車今明兩年即可出業績。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關注智慧汽車要比關注無人駕駛實在得多。

  無人駕駛短期商用無望

  2015年11月,谷歌提交了無人駕駛汽車的設計草案;2015年12月,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完成首次路測,並提出了3年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化,5年實現量産的目標。百度還預測,未來10年的新增汽車中80%將是新能源汽車,80%的汽車將會用到自動駕駛技術,與之緊密相關的無人駕駛汽車的市場規模可達萬億。看來,無人駕駛萬億盛宴即將開席,資本市場由此興起了一股無人駕駛熱。但事實上,無人駕駛起碼5年內難以實現商用化。

  首先,短期內高昂的成本將制約商用化。比如,目前百度無人車的一台車載雷達的成本就要70萬元,一輛無人駕駛汽車的成本需要幾百萬元,這樣的製造成本將嚴重制約商用化。

  其次是技術問題。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最為先進,但目前也只能在美國西部等地理環境較好的地方使用,還未實現在東部地區的雨雪環境下行駛。即使在西部,近期也出現了無人駕駛汽車的交通事故。而在中國和東南亞一些地方,各地的交通標識差異大,路況複雜,短期內無人駕駛技術難以達到如此高的路況要求。去年,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京市內的路測取得成功,平均時速達到105km/h。但有業內專家認為,百度無人車團隊在30多公里的測試道路上大約測驗了12個月,實測之前的勘察和路況資訊都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而且由於路測時間較短,其自動駕駛系統與所改裝的車輛的長期相容性、穩定性都存有疑問。

  最核心的問題是法律法規上的障礙。無人汽車一旦發生事故其保險責任如何認定,以及汽車廠商和保險公司的利益如何分配,目前遠沒有解決方案。去年10月,為了加快自動駕駛立法進程,沃爾沃、谷歌與賓士首先表態,如果自動駕駛車在自動駕駛狀態下發生事故,或者因為技術原因發生事故,廠商願意承擔責任,但這只是第一步。而從國內來看,法律和保險問題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協調。

  ?智慧汽車有望成熱潮

  2012年之後,車廠將關注點轉移到智慧汽車電子。截至目前,在汽車內部的電子技術上,現有的通訊技術還很落後,現在99%的汽車內部通信線路都是1兆的,難以滿足汽車內部大量資訊傳輸的需要。所以,如果將汽車變成一個移動智慧終端,人們出行的方式與體驗隨之會徹底地改變,市場空間也非常大。可以説,在無人駕駛技術與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全成熟之前,基於輔助駕駛的移動互聯智慧汽車電子將是未來幾年的熱點。

  全球各大汽車廠商都在4G智慧汽車領域積極佈局,德國賓士、寶馬和奧迪于2013年10月開始採用高通平臺的4G模組用於前裝的智慧汽車電子市場。特斯拉在去年9月發佈了採用基於Nvidia Tegra 4加高通4G晶片平臺的Model X車型。國內大眾、東風等已開始使用4G平臺的汽車電子系統。因此,相對於無人駕駛,智慧汽車方面今年將有業績出現。

  市場前景方面,隨著汽車智慧化、電動化和共用化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汽車電子産品在新一代汽車製造成本中的比重越來越高。數據顯示,當前新能源汽車中汽車電子的成本佔比大約是47%左右,遠高於緊湊型汽車的15%和中高檔轎車的28%,而一些純電動汽車的汽車電子成本佔比甚至可以高達65%。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爆髮式增長,將拉動智慧汽車電子很快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中國相關企業的機會

  目前,全球汽車電子産業鏈不在中國,以德國、美國、日本和南韓的汽車電子巨頭為主,一線的汽車電子品牌包括哈曼、德爾福、大陸、博世等,主要給一線汽車品牌供貨。但是,在汽車智慧化時代,中國企業已在智慧汽車的各個關鍵領域積極佈局,有望在未來的市場格局中實現彎道超車,在車聯網、智慧駕輔系統等幾大領域獲得大片市場。

  作為用戶來説,車聯網通常的使用場景有兩個:一方面是通過車載電腦把車輛的實時數據通過車輛自檢系統與雲端進行交互,例如車輛出現故障的情況下用戶不用將車開到4S店,而是通過車聯網連結維修廠商,線上排查汽車故障,並提示車主和4S店進行處理,大幅度降低了維修成本,提高了行車的安全系數。

  另一方面是作為人機交互的入口,車主人群的消費習慣有非常大的價值,車聯網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建立一個O2O或者LBS的消費入口,對於消費者和商家而言有非常大的意義。比如百度推出的carlife,整合行車數據,未來在定期服務、加油、後期的保養整合方面將創造很大的價值。車聯網還可以催生創造出新型的商業模式,例如汽車租賃和現在國外流行的UBI車險,利用車聯網、大數據模式下收集的高品質數據,根據駕駛習慣來制定租賃費率和保險標準,這是對傳統風險定價模式的顛覆。

  對於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來説,車聯網也具有極大的價值,如交通管理部門通過車聯網實現道路事故的實時監控和責任認定。目前的問題是,車聯網聯上的汽車還很少,一旦在一個小城市都有上萬輛車聯上網後,價值就出來了。

  智慧駕駛輔助系統是實現智慧化和無人駕駛的前提,由此帶動安全控制系統(包括ADAS、TPMS 等)市場需求快速增長。

  常見的駕駛輔助系統有車道偏離警告、車道保持警告、盲點監測、自適應巡航等。駕駛輔助領域的剛需可能是倒車影像技術,美國等一些國家已經強制要求乘用車配備倒車雷達,中國現有車輛的裝配比例還不高,前後裝市場上的空間很大。由於駕駛輔助系統是實現無人駕駛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中國汽車電子企業通過引進國際一流的汽車安全系統團隊等方式,結合車聯網和其他關鍵零部件技術,提供完整的智慧汽車解決方案。

  國內如保千里歐菲光這類公司在汽車攝像頭領域走在國內前列。車載雷達技術上如亞太股份的毫米波雷達和巨星科技的3D鐳射雷達都是未來實現無人駕駛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汽車安全控制系統正處於導入與成長期,德勤預測2020年ADAS市場規模將近400億美元,車載資訊系統市場規模超800億美元。

  目前,大眾和東風已開始在新車上配置基於4G平臺的中控臺等,預計明年將大規模配置,相關配套企業的業績可能將隨之爆發。(研究員 顧惠忠 見習研究員 雷晨昊)

無人駕駛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浙江世寶 7.01 10.05%
2 路暢科技 31.85 10.02%
3 東軟集團 15.94 10.01%
4 德賽西威 40.25 8.93%
5 中科創達 38.25 5.5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雙林股份 18.51 -5.61%
2 星宇股份 53.31 -3.28%
3 東風科技 11.99 -2.68%
4 金龍汽車 12.88 -1.83%
5 中威電子 14.66 -1.6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