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政策市場 > 正文

字號:  

五一多位遊客購物價格超五千元 抽檢沒想像中嚴格

  • 發佈時間:2016-05-03 09:53:19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相蓉 郭超 劉素宏  責任編輯:王斌

  首都機場未現大規模抽檢;多位旅客獲導遊提醒購物儘量不超五千元,抽檢沒“想像中嚴格”

  昨日,從日本回來探親的趙先生帶著四個行李箱,他表示過關時非常順利。新京報記者 李相蓉 攝

  “五一”節假日到來,不少人選擇出境旅遊。外出遊玩免不了購物,境外一些免稅的服裝、化粧品及當地特色零食受不少市民青睞。

  4月7日公佈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開始實施後,不少出境遊的市民擔心,國外購物後入境會查驗嚴格。昨日記者探訪發現,乘客入境時需過X光查驗,但並未像網傳一樣嚴格。北京海關昨日對新京報記者稱,海關檢查並沒有因為新政變嚴格,五一期間的查驗標準也並未改變。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個人旅客進境可以享受的免稅額通常為5000元人民幣,如果入境口岸有進境免稅店,則免稅額度提升至8000元。

  多位遊客購物價格超五千元

  對於海淘新政,記者前後詢問了十多位入境旅客,多數表示有聽説海淘新政,並擔心入境時會嚴查。部分旅客稱所購物品價格已經超5000元,入境時“碰碰運氣”。

  “出去玩之前,我上網查了攻略,看看什麼東西值得買。”李女士稱,自己與母親報團出遊,導遊有提示購物不能超五千,但很多人還是按照之前的購物清單來買東西。“幫朋友代購化粧品就花了兩千多元,我還給好朋友們帶了禮物,加上買衣服,零食,費用肯定超了五千。”

  昨日12點,從西班牙乘坐航班回國的胡女士,拉著2個24寸的行李箱及一個行李包回到北京。胡女士所報的旅行團共有16人,在西班牙、希臘等地遊玩一週,胡女士的箱子裏,裝的多是歐洲當地品牌的一些服裝。

  “當地便宜又好看。”胡女士稱,自己經常出國旅行,這次也是獨自報團。在歐洲時,導遊曾多次提醒購物時折合人民幣不能超過五千元,所以自己只買了些衣服。“但是入境沒有想像中嚴格,過了X光,也沒有人被開箱盤查。”

  日韓是購物遊重點區域。從日本名古屋出發,回國探親的趙先生稱,在日本免稅店購物時,售貨員曾提醒不要買太多東西回國,説會嚴查。“只幫親朋好友帶了些衣服,在機場買了兩條煙。”趙先生與家人所帶的四個行李箱裝滿了行李推車,但並未被抽查做開箱檢查。“入境非常順利,沒想像中嚴格。”

  陳女士五一之前剛從日本旅遊回來,她説唯一的變化就是,中國遊客在日本出境時,邊檢人員要求中國遊客將護照上的免稅單據自行拆除丟棄。“以前沒有過,拆除單據,你在日本買的東西就沒有票據可查了。”

  “赴日本旅行團到天津機場都要過機”

  北京海關工作人員昨日對新京報記者介紹,目前個人旅客進境可以享受的免稅額為5000元人民幣,且入境基本上會百分百過X光,但是開箱抽檢沒有概率,海關的檢查也並沒有因為新政變嚴格,五一期間的查驗標準也並未改變。

  記者昨天從三家經營出境遊的旅行社了解到,新實施的“海淘關稅”並沒有影響“五一”的出境遊熱情,“五一”南韓、日本郵輪遊仍火熱依舊。

  一位旅行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的“海淘稅”其實對旅遊活動中的購物影響不大,上個月實施以後,確實有不少遊客諮詢是否不能在出境遊的時候大量購物了,但根據他近半個月的觀察,機場的海關並沒有針對出境遊遊客進行更為嚴格的開箱查驗。“那是針對跨境電商的政策,老百姓好不容易出趟國買點東西,誰都不會刻意去查。”

  另外一家大型出境遊旅行社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海關查驗依然採取的是抽查方式,五一前據他們出境部的帶隊領隊反映,北京查驗率並沒有明顯的提高,但在天津機場,基本所有行李都要過X光機。“尤其是從日本回來的團,都會要求過機。”

  帶著42名旅客出遊歐洲兩周的一名導遊稱,入境時需要人人過安檢,這點感覺比平時相對嚴格。該旅行社一名接機人員介紹,海淘新政後,旅行社有旅客在入境時被抽檢開包,隨後也按照規定被收稅。“但是抽檢一直都有,以前也有隨團旅客被開箱,新政主要是針對代購和跨境電商,對普通進境旅客影響較小。”

  - 相關新聞

  保健品冒充藥品 日本免稅店“坑”遊客

  今年春節前,張先生一行四人隨團赴日本旅遊。2月1日,在地接旅行社日本東瀛假日旅行社導遊帶領下,他們乘坐大巴前往東京新宿A&S(全稱ALEXANDER&SUN,中文為亞歷山大和太陽)免稅店購物。途中,該導遊引用所謂電視臺宣傳照片等資料,向車內遊客宣揚納豆精、萬步力等産品療效,稱其對高血壓、關節疼痛等有顯著改善作用。張先生消費91萬日元(約合5.5萬元人民幣),其中三分之一用於購買第一酵素、深海鮫等所謂特效藥品。

  當晚張先生抵達酒店後,在網上對第一酵素等産品進行搜索,發現不少差評,甚至有網友稱“上當受騙”,於是包括張先生在內的該團23名遊客便跟導遊交涉要求退貨。

  據張先生介紹,地接導遊在得知他們要退貨後極力阻撓,甚至威脅稱要記他們“脫團”,影響其日後簽證申請。在報警獲得警方協助後,該張姓導遊才勉強答應帶他們退貨。

  退貨時,號稱是該店店長的人矢口否認賣出産品為“藥品”,稱只是“健康食品”,並以貨物已售出概不退換為由,拒絕退貨退款。但這些商品盒子上,也都專門印有“藥局專賣品”字樣。殊不知,日本根本沒有藥監局這一機構,導遊故意用此稱謂矇騙中國遊客。

  遊客張先生還發現了奇怪的現象,前一天上午購物時門庭若市的免稅店,第二天退貨時卻是門可羅雀。

  “後來我才意識到這個套下得有多週密。所有的導遊都特意選在上午10點前後帶團抵達免稅店,因此店裏才會同時聚集兩三百人,造成火爆搶購的假像。

  雖然中國駐日使館領事部曾多次就這一問題與日本消費者廳、觀光廳等部門交涉,但相關部門均以“退貨為商家額外服務,日本無強制規定”或“定價由商家決定,政府部門無權介入”等理由拒絕提供協助。張先生一行雖得到旅行社退貨承諾,但至今仍未收到退款。據新華社

  - 追訪

  德國轉機手機要收稅?

  官方:並非針對過境旅客

  近日,網友“Lydia_薛”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轉機後,發佈一條微網志分享自己的遭遇:“以後再也不從德國轉機了!一個從中國買的用了一年多的iPhone手機收了我278歐(約人民幣2000多元)的稅!”一些去過德國的網友,還留言稱有過類似遭遇。

  據《德國之聲》網站的報道,從德國前往非歐盟國家再返回德國的旅客,或是直接從第三國(非歐盟國家)入境德國的旅客,都要注意行李物品的申報事宜。

  昨日,曾在德國柏林留學的楊霖(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他之前曾在柏林機場被海關要求為使用多年的電腦補稅,自己開機向海關解釋自己是在中國購買,並使用很久,最終填了一個表格後,被海關給予通行。楊霖稱,自己也有朋友的二手筆記型電腦、照相機被收稅。

  關於此事,德國國家旅遊局中國辦事處在官網提示稱,持有旅遊簽證在德國短期逗留的遊客,在德入境時攜帶(符合規定)的物品是不會被收稅的。如果萬一齣現有疑問的收稅,請保留單據,可以申訴退回錢款。如果是在德國長期居留(生活、工作、學習等)的人士,從境外購買,帶入德國(申根境內)使用的物品,超過限額就可能被徵稅。

  德國海關官網顯示,這項制度並非針對普通的過境遊客,而僅適用於在歐盟擁有長期居留權的外國人。有媒體稱,這位網友之所以“被稅”,很可能是因為他曾有西班牙巴塞羅那留學經歷,海關將其排除在過境遊客的範圍外。

  此外,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館官網多次發佈領事提醒,稱在法蘭克福機場入、出境或過境時,請注意遵守歐盟有關海關規定:經機場入關,攜帶物品(不含郵寄)如係個人使用,且香煙不超過200根(或雪茄不超過50根),高度酒不超過1升或低度酒不超過2升,其他物品總值不超過430歐元(15歲以下總值不超過175歐元),可免稅走綠色通道(無申報通道)通關。否則,須走紅色通道(申報通道)向海關申報並繳納關稅。

  有專家表示,德國對入境旅客的行李物品申報、監管是比較嚴格的。

  德國《法蘭克福新聞報》近日報道稱,法蘭克福機場每年接待旅客達6000萬人次,去年海關沒收物品總額達49.5億歐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