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美國七年來因“疑含三聚氰胺”扣中國近千批食品(2)

  • 發佈時間:2015-03-10 08:32:00  來源:新京報  作者:廖愛玲 王叔坤 趙吉翔 周璇 李昊陽  責任編輯:謝淩宇

  “被三聚氰胺”創痛中國食品企業

  業內人士指出,美國是我國食品第二大出口國,“自動扣留”措施導致貨物嚴重延誤,增加額外的檢測費、儲存費等,期間還需同FDA大量溝通協調,無疑增加輸美食品企業的成本和承擔的責任,對出口企業帶來深遠影響。

  對於“自動扣留”的影響,永吉生物品質管理負責人羅女士算了一筆賬,64噸産品價值加上運費損失近150萬元。工廠60%的業務在美國,被“自動扣留”後檢測,一般要在美國口岸滯留一個月左右,客戶才能提到貨,週期特別長,也影響了正常的貿易。

  “客戶以前每年都會下訂單,現在沒辦法進口,損失有50多萬。”華普水産徐先生直接向新京報記者吐槽:“一次檢驗費用四五百塊,但出口次數多,對小企業來説會有很大的壓力。自己國內送檢一次,到那邊口岸還要再檢一次,那是很可怕的。”

  嘉士利運營管理部部長吳先生也稱,“自動扣留”給銷售商帶來滯留費用和檢測費用的壓力,增加銷售商成本,對公司擴大出口産生不利影響。

  被“自動扣留”的産品需在FDA指定第三方機構自費檢測“證清白”。許多被拒絕入境的産品,顯示的是FDA沒有取樣檢測,也沒有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很大原因就是進口商認為檢測費用過高,乾脆放棄貨物。

  多家企業還提及,雖然第三方檢測費是由進口商出,但作為合作夥伴,當進口商覺得檢測費用有壓力或對利潤造成影響時,相應也會轉嫁到雙方合作上來,有可能不進口或提出別的條件。

  “上了拒絕入境名單,對公司名譽也會帶來負面影響,這些是無法估量的。”一位被FDA通報的企業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企業也可以向FDA申請從‘進口預警’名單裏撤出,只要進入綠名單,就不會被‘自動扣留’了”,美國FDA駐京辦事處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

  但這個過程耗時不短,並非易事。FDA要有確鑿證據證明引起違規的因素已根除,且符合美國要求,可以從名單中解除。

  比如在6個月內,發貨人沒任何違規進口貨物,且提供文件給FDA證明已採取措施;或者生産商至少連續5批輸美産品,經美國當地實驗室檢驗合格,FDA審核放行,廠家或出口商可向FDA提解除申請。如果是對某個國家全國性的“自動扣留”,品質問題出現率低於10%時,由該國主管部門提申請,經FDA對整改情況評估認可後,可對該國解除“自動扣留”。

  FDA“收手”尚無時間表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三聚氰胺事件引發國外對我國食品品質的不信任,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度對中國乳製品採取限制措施,加強含乳産品的三聚氰胺檢驗。不過,隨著國內嚴控品質,近年來歐盟、日本等已相繼解除了對我國出口食品三聚氰胺項目的加嚴檢驗,但美國對中國出口食品依然未徹底解除預警,實施“自動扣留”,不按規定執行,就會以“疑似含三聚氰胺”的理由列入到每月拒絕入境名單中。

  針對多年來美國FDA對華進口食品的“自動扣留”,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有關負責人此前曾公開表示,“被美方拒絕入境的産品不一定含有三聚氰胺”,美方做法不利於中美食品貿易健康發展,也影響了中國出口食品國際聲譽。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同美國FDA多次談判,美方也派專家到中國對企業、實驗室進行了實地考察,並未發現任何出口産品存在三聚氰胺問題。此後FDA減少了“自動扣留”中的中國産品種類,但仍將70余種産品列入清單。

  2月28日,新京報記者就此事諮詢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食品安全三處一位人士稱,出口到美國的“疑似含三聚氰胺”食品如果一旦真的查出來有三聚氰胺問題,“美方一般會通報給中方質檢部門,質檢部門也會有監測”,不過目前質檢部門還沒有發現過。

  針對國內企業情況,新京報記者6日向美國FDA總部諮詢,FDA是否考慮加強和中國品質部門磋商,根據國內食品企業對美出口品質提升的現實,逐步縮減以致取消對華食品企業出口的“自動扣留”政策。對此,FDA未給出時間表。稱已與中國食品安全機構密切合作多年,共同致力於中美兩國雙方食品進出口及食品安全交流。探索更多的合作空間,以使雙方存在差異的監管系統能夠協作,共同促進食品安全。

  走出陰影需修“內功”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在其官網上指出,FDA的“自動扣留”措施有科學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主觀、武斷、片面的問題。“自動扣留”採用單項否決制,任何一項缺陷都可能成為被處理的理由。檢驗以FDA或FDA認可的實驗室檢驗結果為判斷依據,即使出口國檢驗機構對結果有異議,也基本不予以復核。

  “美國‘自動扣留’實際上是一種苛刻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帶有某種歧視性”,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各國之間檢測標準、檢測方法存在不一致和偏差,應該加強進出口所在國的監管合作,簽訂檢測合作協議,爭取互相認可,降低企業的成本。

  但爭取權益之外,另一方面,新京報記者研究美方去年通報名單時,發現除了“疑似含三聚氰胺”之外,一些出口食品還存在“含有毒有害物質”“含不安全的添加劑”、規格標簽不合格等確鑿問題。

  雲南普洱永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美國第三方檢驗機構檢測顯示,産品雖然沒有三聚氰胺問題,但都檢出三聚氰酸超標。中國目前沒有對食品中三聚氰酸有明確檢測規定。資料顯示,三聚氰酸遇到三聚氰胺時兩者會形成氰尿酸三聚氰胺,可能造成腎臟衰竭。

  新京報記者採訪中,許多出口食品企業甚至不清楚FDA政策。另一些企業則語焉不詳,回復前後不一。山東威海東旺食品有限公司去年有3次共8批餅乾“疑含三聚氰胺;未標注配料的常用或通用名”被通報。3月4日,威海東旺公司食品安全部一郭姓人士接受採訪時,前期承認有産品被通報,後又否認,公司董事長王佩君婉拒了採訪。

  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處處長種焱對新京報記者説,一般被美國FDA通報“疑似含三聚氰胺”的食品企業都不願被提及。

  一位受訪業內人士表示,這反映三聚氰胺事件後,中國食品企業認識到了食品安全風控的重要性,但企業的風險管理水準還亟待提升。

  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建議,對此項政策造成的貿易延緩,中國食品企業可以向貿易仲裁委員會不斷提出申訴,但也要研究美方要求,提高出口風險防範,加強企業的標準化管理,以管理水準提升來破解技術性貿易標準難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