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瓜子二手車做中間商賺差價 天價廣告難解服務困局

  • 發佈時間:2016-01-08 09:15:4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2015年以來,熱錢不斷涌進二手車電商平臺,融資額度持續刷新和攀升。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年國內先後有17家二手車電商獲得融資,累計高達9億美金。特別是優信二手車、瓜子二手車和車易拍等二手車電商巨頭,每一輪融資都接近或超過1億美金。

  不久前,瓜子二手車直賣網CEO楊浩涌宣稱瓜子二手車在2016年將整合汽車後服務市場,預計在春節前後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然而,瓜子二手車直賣網在獲得鉅額融資、瘋狂行銷的同時,其失信于用戶、強扣服務費、售賣事故車的亂象不斷。來自上海的陳小姐在該平臺購車前後承諾“變形”,由“14天無理由退車”變成了“14天有理由退車”;山東的石先生經過“259項全面檢測”竟然買錯車,但瓜子方面對此事卻拒絕理賠。

  《證券日報》記者就前述問題聯繫到瓜子二手車客服人員,客服方面介紹,“14天無理由退車”的廣告語已變更為“14天可退車”,可退車輛也僅限事故車、水泡車或火燒車,其他情形均不在退車範圍。客服人員稱,廣告語的“微調”意在防範有人借表述漏洞生事。記者隨後登錄瓜子二手車官方網站,“14天無理由退車”的廣告承諾依然赫然在目。

  一位經銷商技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一些二手車平臺的品質檢測工作讓人很不放心,檢測服務和管控必須得到保障,否則廣告做得再好,也難抵漏檢給車主造成的傷害。”

  原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總經理蘇暉認為,天價廣告可以帶來流量,但線上市場只是服務的開始,真正最考驗各家實力的往往是線下服務和市場口碑。

  承諾食言、檢測烏龍

  瓜子二手車遭消費者拷問

  2015年9月15日,趕集網創始人、58趕集聯席CEO楊浩涌宣佈“趕集好車”更名為“瓜子二手車直賣網”,並高調吆喝“個人車主直接把車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然而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

  來自上海市青浦區的陳小姐向《證券日報》記者敘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2015年12月4日,陳小姐在瓜子網購買了北京汽車E系列轎車,成交價格4.9萬元。不同於在店內的低速試車,陳小姐發現汽車在實際駕乘過程中震動和異響問題嚴重。次日,陳小姐提出終止交易,退還車輛。

  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瓜子二手車工作人員竟然要求其繳納6000元費用。其中包括4000元的折舊費以及2000元的服務費。

  “按照當地車行的價格,租車半年折舊費也只有3000元,我開了一天就被要求支付2000元,瓜子二手車未免太過分了。”陳小姐對記者表示。

  之前在官網和工作人員口中承諾明確的“14天無理由退車”也在退車過程食言。客服表示,所謂“14天無理由退車”要求車輛為事故車、水泡車或火燒車才可以退換,其他情形均不在退車範圍之列。

  陳小姐稱,瓜子二手車聲稱14天無理由退車,實則設置了一系列門檻。平臺首先會勸説不要退車,如果執意要退,就會憑空生出若干條款和限制,比如服務費、折舊費等。

  除了“14天無理由退車”的吸睛廣告外,瓜子二手車標榜的“259項全面檢測”也是其核心賣點。然而在山東青島的石先生看來,這看似專業嚴苛的檢驗標準,甚至有些可笑據石先生透露,他于2015年10月份在瓜子二手車網站購得了一輛2015款1.5T手動尊貴型眾泰T600,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在一次車友交流中,經人提點他詫異的發現,所購車輛竟然不是官網標注的新款眾泰T600,而是2014年的老款型。2015款1.5T手動尊貴型眾泰T600較之老款在細節加工、配置增設以及性能提升三個方面有共計26項的優化。

  對此,石先生表示相當委屈,因為自己對車了解不多,才特意找到了號稱“專業檢測團隊,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的瓜子二手車。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專業”團隊居然連車型都能搞錯。

  問題還遠未結束,石先生隨後聯繫到瓜子二手車要求退換錯誤車輛或補償差額價款。然而瓜子二手車非但沒有承認工作失誤,居然讓石先生去4S店要求清償。“兩個月過去了,我多次聯繫瓜子二手車要求給個説法,但均未得到回應。”石先生如是説。

  一位不願署名的資深車商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很多二手車電商平臺的工程師水準都不過關,很多隱藏的問題根本測不出來。這一説法得到另一位汽車業內人士的證實,他告訴記者,哪怕是一些不經意的小問題,也會危及行駛安全。

  一位經銷商技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二手車業內有句老話:不用舉升機、不看底盤的二手車檢測都是耍流氓。這些平臺的所謂檢測認證只是流於形式,年輕檢測師拿個手電筒不到20分鐘就檢測完一台車,通過率幾乎100%。以這樣的檢測水準,廣告做得再好,也抵不上一次漏檢給車主造成的傷害。”

  服務和口碑乃根本

  行業規範亟待建立

  二手車電商平臺在獲得鉅額融資、瘋狂行銷的同時,二手車市場的痛點也一直存在。

  中國汽車工業諮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新車銷售有召回和三包制度,但是二手車沒有這方面的法律法規約束,二手車市場的碎片化狀況依然存在,誠信體系也未建立健全,這需要行業的共同努力。

  賈新光對記者表示,在如今二手車市場不成熟的情況下,流量其實不是各家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多方信任、交易落地、車源不足三大痛點才是各家最應該關注的重點。二手車電商平臺需要做好第三方角色,紮實做好服務,積澱用戶口碑和美譽度,通過口碑傳播打造二手車品牌。

  業內人士認為,二手車初期成長靠流量符合電商規律,但長遠往深裏做,口碑才是最重要的,流量反倒會式微。對此,原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總經理蘇暉表達了相同的看法,模式會隨市場需求改變,産品和服務才是核心競爭力。

  蘇暉稱,二手車行業的最大短板,便是服務體系,包括物流服務、金融服務以及售後的賠付服務。前期大量的融資補貼和天價廣告雖然可以帶來流量,但線上市場的搭建只是線下服務的開始,真正考驗各家生存力和續航力的因素則是線下服務和市場口碑。在當下社交化、互動化的傳播環境中,品牌服務和客戶體驗才是決定購買的最重要因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